利用插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8 10:00:51

利用插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鲁迅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不足。”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插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的基础,学好汉语拼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各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

插图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形象有趣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例如教学“a o e”,课文中配有鹅在水中的倒影图,其鹅的倒影与“e”十分相似。看到图学生脱口而出“这是鹅”,我便借“鹅”的读音教学生记“e”的读音,又让学生用鹅的倒影记“e”的字形,十分方便而且有效。在老师的引导和孩子们的探索中,学生们发现了图画里不仅藏着“a、o、e”的形状,还暗藏着它们的发音,最后老师为图画配上优美的儿歌:“张大嘴巴a a a,圆圆嘴巴o o o……”这些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图画,让学生牢固地记住了字母的字形和读音。

二、插图在词义教学中的应用

理解词义是词语教学的重点。只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特别是意义比较深刻或者抽象的词语,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

低年级课文中有些词语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是不容易讲清楚的。他们对概念的掌握常需要直观形象事物来帮助,而插图正是这样一种载体。因此在词语的教学中,利用图画把观察和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能促使学生准确掌握概念。

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弄清“上游”和“下游”两个词的意思。这对于缺乏地理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有关句子,先弄清楚句子中的“您”是指狼,“我”是指小羊。然后让学生仔细看插图,明白水从哪里流到哪里以及狼和小羊分别站在哪儿,启发学生思考哪里是上游,那里是下游。学生明白了,狼站的位置是上游,小羊站的位置是下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这样借助插图来理解词语,就很容易让学生明白了“上游”和“下游”两个词语分别所指的具体方位和意义。

三、插图在说话训练中的应用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迭能力和听说的习惯,既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又为他们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做了有益的铺垫。

说话训练的方式很多,除了专门的说话训练课,也可借助媒体、实物、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差不多每课都配有彩图来帮助学生建立文字和事物的联系,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又使他们产生说的兴趣,培养说话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如《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时,让学生找出文中与插图相应的段落,再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蝌蚪怎样找妈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身有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及在这过程中自身的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四、插图在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新力中的应用

老师可以恰当地运用插图上动人的情节、美丽的风景、逼真的形象,培养学生合理而丰富的想像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力。

如教学《夏夜多美》时,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水塘,静静的水塘里有睡莲、小蚂蚁、青蛙、水草、莲蓬,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像“夏夜多美”,除了有这些景色。你还能想到夏天的夜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由这个画面会想到水塘周围与之相关的事物,如:四周有绿色的草地,有密密的树林,有小昆虫在唱歌,有星星在眨眼睛,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课文结尾也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的是小蜻蜓和萤火虫将小蚂蚁送回了花坛,教师又引导学生想像,假如你是小蚂蚁,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学生以蚂蚁爸爸妈妈的口气,说:“你们救了我的孩子,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还有学生说:“请您转告睡莲姑姑,谢谢她了。”最后,我还让学生想像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会经过哪些地方,学生大胆想像,纷纷发言,有的说会经过公园,有的说会经过我们学校的门前。两幅图画与文本有机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让学生自由发挥想像。不仅开启了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同时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发掘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趣,让学生的思维活了起来。

插图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动的形象和明快的色彩格外有兴趣,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如何成为优秀的家长 下一篇:天路道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