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飞花雨

时间:2022-08-08 08:59:31

五、澄清疑点

很多文本常有一些疑点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澄清,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总结式语言能渐渐引导主体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深刻性和关联性。

譬如笔者教《一个文官的死》,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从一个喷嚏走向死亡,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都是什么惹的祸?

生①:唾沫星子!

师:很好!唾沫星子!切尔维亚科夫觉得自己的唾沫星子溅到了将军的身上,所以惶惶不可终日!但……他的唾沫真的溅到了将军身上吗?这件事情是确定的吗?

(大家略感意外,低头看文章,沉默有顷。)

生①:不一定。

师:何以见得呢?

生①:因为第1段中说他“低下头去,于是……啊嚏!”他是低下头去打的,将军坐在他的前一排,不可能溅到他的身上。

师:那将军为什么要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呢?

生①:可能戏太精彩了,他看得太投入了,出了汗。(生齐笑)

师(亦笑):分析得有道理!很会读书,注意到了文中的细节描写。大家再看看还有其他依据吗?

生②:我觉得可以从将军的几次答话看出来唾沫根本没溅到他身上。

师:哪几处答话?

生②:“简直是胡闹。……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后面的,“你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

师:哦,从对话中发现。对这件事情,他简直觉得莫名其妙!天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前面为什么他会接受道歉,说“没关系”呢?

生②:他可能根本没听清对方在说什么,他聚精会神地听戏,不想被打扰。

师:很好!可怜的切尔维亚科夫本来很有绅士风度地小心翼翼地打了个喷嚏,他本来“一点也不慌”,没觉得有任何不妥,然而当他发现前面坐着一位将军,他的安全感霎时消失殆尽,随后便为了这样一个并不确定的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赔罪,执著地追求得到将军的谅解与宽恕,为此绞尽脑汁费尽唇舌,没料到反而招来了毁灭。所以我们可以说,都是唾沫惹的祸,不仅仅是之前的唾沫星子,更是后来唾沫横飞的解释与赔罪!然而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你会发现真正惹祸的不是唾沫,而是为了唾沫犯的错而想用唾沫去纠错这一行动背后的心理,是这种心理惹了祸。

教师最后的总结语言其实是师生共同探索得出的结论,过程中的思考是有针对性、深刻性和关联性的。

六、化解难点

用总结语言化解教学难点,也是一种艺术。

笔者教《胡同文化》一文时,谈到怎样看待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忍”。

生①:“忍”,心字头上一把刀。

生②:小不忍,则乱大谋。

生③:勾践的卧薪尝胆,终得雪耻复国;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成全汉家四百年江山。

师:等等,这种“忍”与文中所说的北京市民的“忍”,是否是一个概念?

生④:显然不是。文中市民的“忍”是为了苟安,而勾践和韩信的“忍”都是以图将来。

师:嗯,从动机上来说,“忍”有两类:一为王者之忍,二为奴隶之忍。前者是为了跃出更远而暂且退让一步,这种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天然的王者之风;后者是为了坐稳奴隶,逆来顺受,乞讨生存。

生⑤:如果说“忍”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那么,前面说到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是否也与之相关?那种知足常乐究竟是美德还是一种落后?

师:问得好!中国人的忍确实也体现在对物质的微薄需求上。19世纪的美国人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他们像骡子一样坚韧有力,有像鸵鸟一样的食欲与消化能力……《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就是说中国的百姓千苦可吃,万难可赴。19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一位力倡排华的议员萨根特诅咒说,中国人的坚忍抢走了白人的饭碗,当时正在修建第一条横贯美国的铁路,华工的日工资只有十美分,华人苦力可以靠几个死耗子与两把大米便可以生存,而白人没有每天一到两个美元是无法过活的。

(生齐感叹唏嘘。)

师: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国人生命的微贱,并为之深感悲凉。但是,同样是对于物质的微薄需求,也有一些值得我们仰望的生命。譬如历史英雄苏武,譬如革命英雄杨靖宇,他们又用自己的坚韧与高贵佐证了中国人有着怎样伟大的生命力!所以,忍的价值定义,关键在于忍的动机。即便是王者之忍,当忍作为官僚们的权术的时候,忍无疑就是阴谋,《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就给这个忍作了最深刻的注解。

生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那种以忍为权术的人未必是真正的王者。相反,他恰恰是权欲的奴隶。

师:你能看到这一层,实在了不起!所以所谓“王者”和“奴隶”,并非专指现实的身份而言,而要看精神与信念的持定。

生⑦:我想到了日本动漫《火隐忍者》。那是不一样的忍。是对于人生当中困难与挫折的极强的耐受力和对抗精神。

生⑧:那么,汪曾祺对于北京市民的这种“忍”的态度到底是怎样呢?是嘲讽,还是表示理解?

师:你们说呢?考虑一下。

生⑨:有批评,但又不太尖锐。

师:用一个什么词概括比较恰当?

生⑨:“调侃”吧。

师:非常好。调侃。善意的批评、幽默轻松的口吻。每种生活都有它自己的美,就好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不必强求一律。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要想成为“礼”之人,就要时常克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到“礼”,就需要忍,在忍中去舍。元代许名奎、吴亮有一部《忍经》说:“帝王以忍得天下,将相以忍得长久,商贾以忍得富贵,常人以忍得知己。”据史书记载,唐代郓州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全靠“忍”字,因而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誉,其后人以“百忍”为堂号。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此为堂号,并列为祖训。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是需要这种“忍”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为汪曾祺的情感是复杂而含蓄的,所以在这里,教师需要有层次地用总结语言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忍”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内涵和意义。

七、摸索结点

文本内或不同文本之间常常隐藏着一些结点,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摸索并用总结语言将它呈现出来。

譬如笔者曾经将龙应台的《目送》和安宁的《父亲在拐角处等我》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在课即将结束时,笔者有一段陈述:

龙应台的《目送》主旨是宏观的,反映了人类共性的问题;《父亲在拐角处等我》则是微观的,表现的是个体的生命反思。联系起来看,其实两位作者都在慨叹一样东西:爱的有限与无限。

人间的爱是有限的。

有限额。人与人相处的时间是有份额的,而且你不知道属于你们之间的份额究竟有多少。所以每一天都珍贵,它有可能就是那最后的一份。

有限量。当我们爱的人消失在转弯的地方,奔向他自己的海阔天空,或者阴阳两隔,我们的爱便无法全数抵达,它是限量供应的。

有限度。人性是有弱点的。就像龙应台,对儿子的过度依恋无法放手;就像《父亲在拐角处等我》的安安,出于自私和虚荣心而不愿让同学看到做三轮车夫的父亲……因为人性是有弱点的,所以,人的爱,是有限度的。

然而,爱又是无限的。

因为爱,所以“在那么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因为爱,所以父亲将廉价的小货车停在侧门的窄巷边,以虔诚的心灵仰望做大学教授的女儿的尊严。

因为爱,所以骑三轮车的父亲会为了那个因为自私和虚荣心而拒绝他在校门口出现的女儿而在拐角处饥肠辘辘地等待女儿的出现,而且老远看到女儿就会开心地摇铃……

注重对结点的发现,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品质。

“小园芳草,短篱修竹,点点飞花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满园春色中,总结式语言就是点点飞花雨,它们不是主体,却让春天更生动,更滋润,更鲜活,更美丽。

上一篇:说说《背影》的教学 下一篇:这么年轻,这么“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