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8-08 08:58:24

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问题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文章在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结构、层次、能力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在软件服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体制、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87-02

Application-oriented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Training Model to Explore

GAO Shu-ting,YUAN Chun-xia,GAO Guang-ya

(Henan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50, China)

Abstract: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nd services indus? try, however,alent problem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restricting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demand for software services outsourcing talent structure, level, ability,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software servic? es of the existence of institutions, teacher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other issues, then explo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model of soft? 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Key words: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of teaching; training Person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产业结构已经向软件和服务外包方向发展。软件外包是一个新兴事物,最大的特点是绿色,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符合我国产业更新升级的大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的新机遇。然而,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迅速兴起,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各个国家和地区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怎样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软件外包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1软件服务外包

软件外包是指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将合意或者部分非核心软件开发业务,通过外包的形式给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优秀软件企业进行开发,从而自身能更专注于其核心业务。而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企业,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软件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研发中心外包三大类型。

2软件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结构

在软件外包项目开发过程中,接包团队一般由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和项目成员构成,人才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低层是程序员,也称“软件蓝领”,约占56.5%,主要工作是听从项目组长的指导,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代码。这个岗位要求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外包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和项目管理的专业技能。这一层次的人员需求量最大,缺口也最大,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层是项目组长,也称“软件白领”,约占35%,主要工作是准确了解客户需求,对软件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协调各种资源并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控制。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人员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较强的沟通和决策能力,解决外包项目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一层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层是项目经理,也称“软件金领”,约占8.5%,主要工作是参与软件外包市场竞争和市场开拓。这个岗位要求人员既懂管理又懂业务,具有开拓能力,了解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项目管理经验和行业专业知识,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悉国际化企业运作模式,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熟悉对方的文化。这一层次的人员需求量最少,但所起的作用最大。

目前中国软件产业稀缺的是“高精尖人才”与“实战型人才”,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普遍沿用传统学科式体系的教学思想和课程框架,这种培养模式是无法打造“软件蓝领”即“实战型人才”的,根据这一现况我校及时对计算机类软件专业的培 养方向进行了重大转型,把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定位在应用型的软件外包初级人才上。

3校企合作双向教学模式

与企业合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接受到企业标准化的培训,还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动向,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质量,并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进而达到促进专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一方面,高校破除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主动与企业联系,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岗位标示增设或变更课程屋基玉雕放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章程体系、联合教材开发、联合建设初衷基地、软件类教师和软件服务外包专家的互聘、确保高校的教学实施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高校在科研和人才综合能力、人才素质平头上的优势,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尽心尽力为培养企业“准员工”,让高校在技术升级、人才储备、提高竞争力方面而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动力。

4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就目前调查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的,教师没有“做项目的经历”和“承接项目”的经验,不可能紧跟行业发展将行业所需的技术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是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2)现在高职院校中学科教育元素偏多,职业活动元素不足,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软件工程品质保证、项目规划和管理、I T职业素养和行为优化等方面的培训。

3)在学习中学生缺乏以项目或工程为中心系统的能力训练,学生难以把零散的理论知识集成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教师在学校相对封闭,软件技术每年都会有重大技术革新,实际是教师很少能在课堂上讲授的IT技术能追踪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就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软件外包人才。

5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建议

参照我国建设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1】,以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本课题针对校企合作方式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管理模式。在教学方面,高校应当注重学生交际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层,同时在设计培养计划时,应该考虑到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比例恰当,正解处理原有实践课程与实训的关系,避免理论脱节或实践重复。

2)特色专业的设置。包括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授课方式的设置,在实践课时的设置应该达到理论课的36%以上,另一个特色就是注重学生操作能力锻炼,增加一些实用课程以丰满专业,使得该专业课设置上完全顺从企业导向。

3)开设服务外包行业语言课程。发达国家是外包行业的主要发包国,可能的话开展双语教学,既可以缓解社会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软件人才奇缺的现状,也可以拓展高校人才就业渠道,提升人才的就业层次。

4)落实实训环节。培养软件外包服务人才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实训,强化在校期间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接受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职业道德,打造“一专多能”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5)创建校企合作双向培养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学校借助与行业协会,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究伙伴关系和实训就业基地,学校投入机房等场地和教学设施,企业投入培训师资,从项目案例、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

5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1)学院的教学能够对市场的需要做出迅速的反应。教务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能够对企业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满足企业需求,可以采取“1+1+1”的教学模式,1年基础课程学习,中间的1年是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最后1年是以实训与实习为主,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课程与内容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2)外包学院的师资要能够满足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外包学院的教师队伍实现“引得进来,走得出去”。学校必须让真正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企业人员走上讲台,同时也要为教师创造机会与条件,使教师能够到企业去实习锻炼,接受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能够胜任学生实训的教学工作。

3)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保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大力开展与国外外包市场和商业活动的交流,邀请外包客户来做业务学术报告,随时更新知识内容,根据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指导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必须引进企业项目资源,结合企业师资,完成校内企业实训中心的建立,最后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以校内实训为主的实践训练体系,从而保证学生最终的培养质量。

6结束语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逐年不断的增加,就业困难的问题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而中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需求一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制约,建立校企合作双向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了软件外包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很好的处理课程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关系,使得毕业生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问题也就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教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杜卫新,王慧才.高职工学结合“2 + 1”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0):49-50.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李红梅,卢苇,张红延.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产学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 ].南京大学学报,2009,45.

[5]傅建球,张瑜.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J ].工业技术经济,2010,9(5):35-38.

[6]陈平生,陈兰生,沈华峰.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93-96.

[7]田岭.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探索与实践[J].软件学刊,2011(5):43-45.

[8] CDIO[EB/0L].[2011-02-12]. www .省略.

上一篇:基于CDIO对软件技术教育的启示―以柳州城市职... 下一篇:结合体育特色,培养体育类专业学生文字处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