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车市――世界

时间:2022-08-08 05:56:49

1月车市――世界

美国 雪后看真章

去年12月,美国新车市场饱受大雪肆虐的极寒天气之苦,在2014年的第一个月里,新车销量依然没有摆脱这种“白色”的阴影。1月,全美新车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滑3%,遭遇去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销量下滑。年化销量为1520万辆,低于去年12月的1540万辆。

很多销量下滑的车企认为,大雪天气是抑制新车需求的主要原因。丰田北美区域总监Bill Fay在分析1月销量下滑的原因时表示,受降雪影响的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销量下降幅度很大,尽管西部和南部地区销量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增不抵降,其全美销量下滑7%。俄亥俄洲东北部的某个经销日产、起亚和福特的车行经理在媒体采访时抱怨:“这个月有好多天,店里除了店员之外基本没有其他人出现。如果一旦有‘勇敢’的客人上门来,那么十有八九会买走一辆新车,因为在这种天气出门一定是基于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出来遛弯、看热闹的。”

大雪之下尤有“幸存者”,例如克莱斯勒。严寒的风雪天气似乎对克莱斯勒的销量没有太大影响,旗下的Jeep和Ram明星品牌本月新车销量都有超过2位数的增长。

积雪覆盖下的市场需求状况到底如何?行业高管认为,需求依然旺盛,新车销量将会随着天气一起转暖,在2月和3月出现反弹。分析认为,1月份新车销量的下滑,不会影响美国新车市场多月来的良好走势,自金融危机以来汽车行业一直领跑经济复苏。

美国新车需求是否真的如此有底气?正方认为,美国在用车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已经高到不但可以支持目前的销量增长,甚至可以确保2015年市场都不会出现萧条。反方认为,目前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新车打折力度,高额优惠似乎表达了车企对新车需求的不自信。

来自当地媒体报道的一些市场变化和数据支撑了“大雪影响论”。首先,随着1月份天气从大雪转晴到再度下雪,新车销量也出现了一个降-升-降的趋势。这种亦步亦趋的紧跟现象似乎说明,销量确实跟着天气起伏。另外,分区域市场看,雪最大的中部地区销量下滑超过两位数,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销量下滑低于10%;而没有雨雪天气的西部地区销量增长超过10%。地区销量之间的差异与当地天气之间出现强烈的相关性。

分车企看,1月企业销量呈现“降多增少”的局面,豪华品牌逆市大增。

价格战?操纵汇率?

销量下降必然造成库存压力,去年四季度已然开始出现的大打折扣、以价换量的现象,经过2个月大雪的积压,貌似有发展到价格战的嫌疑。

随着中型车Fusion的库存增至97天,福特开始为消费者提供低息融资、低租赁费率和2000美金返现等优惠选择,经销商更以每辆平均高达2581美元的折扣出售其2014新款。甚至连一向畅销的F系皮卡都有较大的折扣提供,通用雪佛兰Silverado皮卡的折扣也很可观。日系车打起折来也不手软,本田雅阁的库存已经升到114天,遂提供实惠的租赁价格(优惠可达2500美金)和低息融资(例如0.9%,60个月)以吸引消费者。丰田凯美瑞也不遑多让,消费者可以选择零息融资和其他优惠,丰田放言,必要时可能采用更高的刺激政策。

让底特律大佬们不爽的是,尽管大家都同样打折促销,但是日本同行却依然保持超高的利润。财报显示,丰田公司本财年第三财季(2013年10月至12月)获得了2600亿日元(约合24.7亿美元)的汇兑收益,在此期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较2012年同期下跌了23%。对此,福特汽车美洲业务部总裁Joe Hinrichs就日本汇率问题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声明,特别指责丰田从日本政府的汇率操纵中获益,“当丰田说他们一半的利润都来自日元汇率变化时,这就是个大问题”,他指责丰田支持安倍晋三以索要更多的汇率支持。Joe Hinrichs称福特将敦促美国国会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中加入强硬的汇率准则,否则将对这一协定进行抵制。

日元贬值不光在美国市场给美国车企带来压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亦形成广泛的影响,给日本车的各路竞争者都带来竞争劣势。但是,显然货币政策源于日本整个宏观经济状况和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会单为某个企业或者行业考虑,不会因丰田的“索要”而给。况且日本官方根本不承认政府有干预汇市的行为。至于福特的抗议和敦促能否有效果?反正国际社会对日元贬值已经怨声载道了,也许不差这一家吧。甚至连日本国内亦有声音反对,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拉动效果日益受到质疑。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实施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日本结束了之前长达十五年的通货紧缩。

日本 增税前的狂欢

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的数据,2014年1月,日本市场销售新车29.2万辆(不包含排量660ml及以下的微车),同比增长27.5%,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4万辆,同比增长28%。新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增长,且增速皆为两位数,行业分析认为消费者赶在4月消费税增加(从5%升至8%)之前购买新车是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日本企业对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认为目前的高增长建立在透支未来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消费税增加之后,新车销量或将出现断裂式下滑。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估计,届时销量下降幅度可能达到9.8%。丰田章男在采访时表示,增税之后日本国内市场将不可避免出现低迷,企业会通过提高生产经济性来应对增税,并希望政府提高对环保车型的支持力度。日产的高管则表示增税带来的萧条不会持续太久,由于日本经济向好、各大车企持续投放新车型,下半年很可能会止跌回升。

1月,丰田汽车销量增长19%,达到12.6万辆;日产汽车销量增长1.8%,达到4.5万辆;本田销售新车2.1万辆,同比增长136%,销量大增是由于其刚刚推出两款新车型。

根据日本微车协会的统计,1月日本市场销售微车20.4万辆,同比增长32%。

韩国日元贬值的受害者

据韩国媒体报道,由于农历新年的假期导致韩国1月份的工作日少于去年同期,当月韩国五大车企(现代、起亚、通用韩国、雷诺三星及双龙)在全球范围的整体销量同比出现了下滑。1月,韩国五大车企在全球总计销售新车74万辆,较去年同期下跌了2.1%。五大车企在韩国本土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1.9%;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同比降低了2.7%,跌落至63万辆。

1月,现代汽车全球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降0.3%,本土的销量为5万辆,同比增长2.6%,海外市场销量为36万辆,同比微跌0.7%。起亚汽车全球销量为25.7万辆,同比下降1.3%,本土销量为3.4万辆;同比降低6.2%,海外市场销量为22万辆,同比小幅下降0.5%。通用韩国公司1月全球销量为5.4万辆,同比骤跌20.2%,;该公司在韩国本土表现良好,销量同比增长8.4%至1万辆;海外市场同比锐减25.3%至4.3万辆。双龙汽车1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9.5%,达到1.2万辆;其中在韩国市场销售了5000辆汽车,较去年同期飙升了34.9%;海外市场销量则下滑了6%,跌至6000辆。

由于韩国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韩国大车企一直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但是近期以来,由于日元贬值和韩币强势,韩国汽车行业在海外市场受到很冲击。韩系车针对日本车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市场占有率降低,利润水平与日本车更是无法相比。现代汽车产业研究所去年的“日元贬值长期化与汽车产业动向”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韩元对日元每升值10%,韩国汽车企业的出口额将下降12%。为应对日系车的低价攻势,现代等汽车企业欲在产品品质和品牌营销上提高竞争力。可是众所周知,单论产品质量,韩国车在日本车面前可以争取的优势实在有限,所以韩国车能否扛住压力,有待进一步观察。

欧洲 开门红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的统计结果显示,1月欧盟二十七国乘用车注册量为93.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5%,连续的销量上涨表明欧洲车市的复兴前景已经越来越清晰和真实。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地区较大规模的汽车市场都实现了销量增长。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也终于在本土市场实现了全面的增长,例如大众集团、PSA集团和雷诺集团1月新车销量分别增长8.2%、6.9%和13%;比较遗憾的是风头正劲的菲亚特集团销量下滑2%;通用、现代、日产新车销量分别下滑5.4%、5.5%和4%;而同为外来和尚的丰田,新车销量却大涨16%。

欧洲车市已经经历了长达6年的下滑,即使增长也是从谷底开始攀爬。尤其在近几年,因金融危机而严重萎缩的地区市场,曾经跌得有多惨,就意味着有多少购买需求被压抑,如果欧洲经济在复苏的跑道上跑起来,购买力反弹是必然现象。例如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等国家1月新车销量增幅分别达到32.8%、31.8%和15.4%,有强势反弹的迹象。但同时有行业分析师质疑,目前欧洲新车市场的增长数字部分源于政府和汽车企业的干预和刺激,并不能反映市场真正的需求。一些国家的政府老早就出台了刺激新车消费的政策,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也一直习惯通过打折让利吸引消费者。

德国1月新车注册量为20.6万辆,同比增长7%,增长幅度为2011年9月(8%)以来的最高速。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指出,若不是因为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一天,增速可能更高。行业分析认为实际的市场需求可能并不像数字显示的如此强劲,因为销量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大力度的价格折扣。科隆附近的大众经销商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直言:“如今的游戏规则是打折,销售数字只是看起来很美,单车利润就没那么好看了。市场依然处于低压状态。”因此 VDA的负责人Matthias Wissmann表示,“很庆幸2014年的首月能取得开门红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谨慎乐观。”

法国1月乘用车注册量为12.5万辆,同比增长0.5%,法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4年法国新车销量会保持低速增长。法国两大车企雷诺和PSA在本土市场实现正增长。在新车紧凑型Captur和达西亚车型的带动下,雷诺在法国本土的新车销量增长了12.4%。PSA的新车销量增长6%,众所周知,PSA为摆脱其在欧洲的困局和拓展海外市场,已经获得其中国合作伙伴东风集团的入资。而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在法国的销量下滑9%。当然跌得最惨的是韩国的现代汽车,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的总销量跌幅高达27%。与此同时,现代的强劲对手丰田汽车的销量却增长了10.5%。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显示,英国新车销量为15.5万辆,同比增长7.6%,已经连续增长23个月。刚刚过去的2013年,英国以两位数增速超越法国成为欧洲第二大乘用车市场,新车销量达到多年来的最高值。今年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是否能够延续? SMMT预测,英国车市的增速将放缓,以较低的速度持续增长。

意大利1月销售新车11.8万辆,同比增长3.2%,连续2个月保持增长。2013年意大利新车市场基本处于下滑中,全年销量下滑7%,直到去年12月才止跌回升。1月,意大利车企菲亚特在本土表现不太乐观,销量同比下滑2.6%,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29.97%跌落至28.27%。雷诺集团旗下达西亚成为上个月意大利市场增长最为强劲的品牌,新车销量同比激增97.3%。

西班牙1月新车销量为5.3万辆,同比增长7.6%,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同比增长。今年1月份,西班牙政府宣布拨款1.75亿欧元延长其“高效汽车刺激计划”,目前西班牙已经四次延长该消费刺激项目,总投入资金达到了4.65亿欧元。得益于该计划的长期实施,2013年中期,西班牙新车累计销量扭转了下滑态势。

新兴市场

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的统计,1月,印度市场轿车销量为16万辆,同比下降7.6%,连续四月个下滑;乘用车(轿车和多功能车)总销量下滑9.3%,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1%。显然在新的一年里,印度消费者由于经济迟缓、利率和油价高企而继续收紧钱袋。

仅仅在一年之前,多功能车还是印度车市的亮点,但是现在由于出厂税的增加以及柴油价格不断走高,多功能车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销量降幅甚至超过轿车。印度一家行业研究机构预测9月份之后印度车市才能止跌回升。在一片黯淡之中,印度车市也不乏一些小利好。例如,今年充足的雨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汽车行业不断呼吁政府取消出厂税,新德里车展的召开和新车型上市可能提升市场人气。

巴西新车市场结束多月以来的连续销量下滑。根据巴西汽车经销商协会的统计,1月,巴西市场销售轻型车30万辆,同比微增1%,其中乘用车销量下滑1.2%,轻型商用车销量增长8.5%。行业认为即将举行的巴西世界杯将会拉动当地汽车消费,外加巴西对汽车进口的政策限制,各汽车企业纷纷加大在巴西市场的投资建厂和本地化生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是综合看,巴西汽车市场前景并不被十分看好。首先,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们对巴西宏观经济增速大多不甚乐观;其次,汽车行业面临的税费和技术门槛又相对较高。1月,巴西新车销量最高的五大车企依次是菲亚特、大众、通用、福特和雷诺,江淮、奇瑞等中国车企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

根据欧洲商会的数据,1月,俄罗斯销售新轻型车15.6万辆,同比下跌6%,连续了2013年的下滑趋势。俄罗斯车市的两大品牌拉达和雷诺的销量均出现两位数的下滑。与此相反,在俄罗斯市场打拼的中国车企大多销量增长,比如吉利、力帆、长城和奇瑞等。欧洲商会预计2014年俄罗斯轻型车市场规模将略低于2013年。

上一篇:扎实 开放 有趣 下一篇:技能迁移规律在高校田径课程设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