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的对称美学

时间:2022-08-08 04:18:00

《呼啸山庄》中的对称美学

摘 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唯一的一部代表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备受关注,经久不衰。本文从对称美学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详细解析了小说中家族、地域场景、情节和人物等方面的对称,探讨了艾米莉在创作时的巧妙的设计

关键词:对称 呼啸山庄 凯瑟琳 爱情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极具魅力,在问世之初并未受人关注,反而是招至严厉的批判,认为这部作品“乱七八糟”。连著名英国小说家毛姆也批评“《呼啸山庄》的结构臃肿笨拙,她要讲的是一个牵涉到两代人的复杂故事,这是一桩很困难的事,……艾米莉做得不成功。”[1]直到20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公正的看待这部作品。这部哥特式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对人类充满激情和奇异的情感的剖析,对爱情和复仇的主题的探讨,让人百读不厌。“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呼啸山庄》是唯一的一部没有(即使是部分地)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2]其实在仔细研读作品时,我们也会发现这部小说的魅力也来自于作品中的平衡美学,对称之美,整部作品结构对称,布局均衡。

一、对称美法则

对美的追求在大多数人中间都存在着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提炼、概括出来的能引起人的审美愉快的形式的共同特征,称之为形式美法则。”[3]而对称与均衡正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核心是指平衡或布局和谐而产生的美。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对称美或是平衡美,如蝴蝶的翅膀,鸟的双翼,树叶等等。比例适当,布局均匀这也是西方美学家公认的原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可以说西方对美的研究从未离开过和谐与均衡。而在文学创作上均衡对称也会给作品带来美感。《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中就有着丰富的对称与均衡。

二、家族与背景对称

《呼啸山庄》通过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描写了两个家族,呼啸山庄主人的恩萧家族和画眉田庄的林敦家族。小说中的这两个庄园在当地具有相同的声望和背景,可谓门当户对。这是凯瑟琳矛盾的根源,以她的血统和出生她未来的丈夫理所当然的应该是和他身份地位对等的画眉田庄的继承人埃德加・林敦。可她内心真正爱的是希斯克利夫,这也正是她成为了爱情牺牲品的原因。在小说中我们曾见证了这两个家族的兴旺,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希斯克利夫报复的对象,有着相似的结局,都几乎遭到了覆灭。

小说中主要的空间域是这两个庄园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这个空间域俨然如舞台上的布景遥相呼应却又各不相同。艾米莉笔下的呼啸山庄既温柔又狂野,在春天可以嗅到空气中“温馨宜人的果树中飘来的一股股紫罗兰和桂竹香的芬芳,”[4]“那些群山环抱的幽谷,那些耸然壁立的荒原,在冬天,哪儿也没有它们枯燥沉闷,房屋那头有几棵矮小的枞树过度倾斜, 还有一排瘦削的荆棘都朝一个方向伸展着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 就可以猜想到北风吹过的威力了。而在夏天,哪儿也没有它们超凡出尘。”[4]在艾米莉笔下的呼啸山庄窗子窄小、大块的石头深深地嵌在墙里,整个庄园充满了自然原始的气息,粗旷而不精致。而画眉田庄则风格迥异,第一次看到画眉山庄后的反应:“啊!可真美――一个漂亮辉煌的地方,铺着猩红色的地毯,桌椅也都有猩红色的套子,纯白的天花板镶着金边,一大堆玻璃坠子系着银链子从天花板中间吊下来,许多光线柔和的小蜡烛照得它闪闪发光。”[4]如果说呼啸山庄是粗旷不羁的,那么画眉田庄就是静谧和谐,即华丽又高贵。一个庄园代表着自然,一个代表着文明,相得益彰。

三、情节和人物的对称

从故事结构和情节上来看《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萧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书的前半部分讲述的是希斯克利夫,埃德加.林顿和凯瑟琳三人之间的故事,而书的后半部分同样的故事也在第二代人小凯茜,林・希斯克利夫和哈里顿・恩萧的身上上演。

在上一辈的爱情里凯瑟琳喜欢和她从小一块长大的西斯克利夫,可西斯克利夫只是他父亲收养的孤儿。而且在父亲死后她哥哥辛德雷把他当作仆人来用,甚至更糟。随着凯瑟琳慢慢长大也被埃德加・林顿身上的那种有教养文明的气质而吸引,权衡之下因为虚荣,她还是选择嫁给了有地位、有钱财的埃德加・林顿,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但她并未感觉幸福,连凯瑟琳她自己都说:“无论我俩的灵魂是用什么做成的,我的和他(希斯克利夫)的都是一样,而林顿的则全然不同,就如同日月不同辉,水火不相容一般……我对林顿的爱像是树林里的叶子,将随时令的变幻而改变,我很清楚,就像树木遇严冬而变化一样――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如同脚下永恒的岩石――欢乐的清泉虽然不多,但却不可缺少……”[4]由于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的刺激,最终在她患病时生下七个月的女婴而死。这个女婴就是小凯茜,也是下一代爱情的女主角。

两段爱情中的女主人公有着同样的名字都叫做凯瑟琳,连性格上也有相似之处。小凯茜和母亲一样美丽,勇敢,大胆而不屈服。出生于富裕的画眉田庄,她的性格上也有傲慢和虚荣的成分。也如她的母亲一样被她的表弟小林顿身上的高贵的气息、文明的素养所吸引。所以希斯克利夫才能利用小凯茜对表弟林顿的喜爱,鼓动他们见面,并让凯茜陷入爱情中。又在在埃德加病重时骗走了凯茜,逼迫她与快死的儿子结婚。在婚后,她才发现自己被哈里顿淳朴善良,坚韧的意志所打动。哈里顿本应是呼啸山庄的继承人,出于对他父亲亨德雷的报复,希斯克利夫也将他变成了一个野蛮、粗俗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下等人。而小凯茜却将他导向了文明社会。可以说在故事的第二段爱情中哈里顿是希斯克利夫的延续,“哈里顿幼年失去父母,沦为奴仆,没有文化,缺少教养,被人歧视和嘲弄,同希斯克利夫有着相似的遭遇。”[5]仿佛从他身上,希斯克利夫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仿佛是他青春的化身,他比自己的儿子更像自己,他的人性也开始渐渐复苏。“等到了第二代人,两种世界的组成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6]在这样的趋势下第二代人的爱情终结了悲剧,化解了仇恨,也让这段爱情有了结果。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两个故事是多么相似,这也在结构上构成了小说前后的对称和小说中的人物对称。

四、结语

《呼啸山庄》是一部奇特的小说,故事中充满了悬念。艾米莉用她的笔触刻画了入骨的痛和炙热而绝望的爱,通过两代人的感情纠葛,两个故事的重复增加了这部作品的神秘感。故事中的一系列的场景,家族,人物,情节的对称更为作品增添魅力。《呼啸山庄》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凄厉哀婉的优美画卷。

上一篇:网络文学发展中的“草根文学”形态与改变 下一篇:儒家传统政治思维中的公民理念及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