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舞龙:舞出精彩世界

时间:2022-08-08 04:16:53

浦江舞龙:舞出精彩世界

每年春节,中国各地各式各样的舞龙平添许多热闹。

在浙江中部的浦江县,舞龙舞出了大世界——2012年下半年,浦江民间艺术团参加了第62届法国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其间,浦江乱弹、民间舞蹈、古典舞等节目让国外观众大饱眼福。特色舞龙项目《滚地龙》作为演出的压轴大戏,博得外国友人的满堂喝彩。

多年致力于民间项目保护工作的浦江县文广新局余镇海科长对我说,这已经不是浦江舞龙第一次舞出大世界。这几年,随着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推进,浦江的两项舞龙 —国家级的板凳龙和省级的滚地龙,已经多次亮相大舞台,单单法国就已经去了两次,此外,还舞到了天安门广场、舞到了长城。

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

浦江县外事办公室张碧桃副主任是这次舞龙赴法演出的牵线人,她向我们介绍了这次赴法的详细情况:“法国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闻名世界,设立60多年来,几乎每年都有10多个世界各地的艺术团参加表演。能在那里演出的项目,都是各国文化的佼佼者。”

张碧桃说,2012年8月29日下午,浦江民间艺术团的演员们出现在我的家老人院、棚架老人院、沃居艾宅院、蓬塔耶市政厅外草坪、第戎市政厅广场和第戎最热闹街区,进行了精彩的滚地龙表演。只见一条中国龙忽而凌空飞舞,忽而翻江倒海,达到 “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的人龙合一境界,一个个精彩亮相令法国观众惊叹声不绝于耳。法国媒体多次对浦江民间艺术团的演出进行图文报道。

在9月2日晚上艺术节闭幕式上,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主席多米尼克亲切会见浦江民间艺术团全体演员。评审团给予滚地龙“演出节目丰富多彩,舞蹈优美,乐队演奏民族性强,感谢你们带来的精彩演出”的评语,并授予“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大奖。

浦江的滚地龙始于南宋,现在具有代表性的有寺前龙灯、虞宅龙灯和文溪九节龙。它的最大特点是造型粗犷,舞姿优美,以“滚地”为特色。虽然后来一度毁失,但经过这几年的恢复和创新,又开出新花。如今,光檀溪镇寺前村就有22条彩龙。每个灯节用细篾丝条编织而成,长1米,直径65厘米,两头封,再用皮纸糊好龙灯蒲,外面画上龙鳞片,龙鳞片像麻糍一样,故叫“麻糍块”。每条龙灯节加上龙头、龙尾共9节,也有13节的,节与节之间,用1米长的圆筒形红布连成,因距离短,迎龙头的人只需跨两步半就能咬住龙尾。

1995年,滚地龙参加了第一届中国浦江书画节民间艺术表演;1999年,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华舞龙”大赛,获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此后,还参加了八达岭长城“龙舞大中国”艺术片的拍摄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澳门回归大型文艺表演;2004年,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民间晚会“风从东海来”,获金奖。

让滚地龙更上档次的是,2004年,浦江舞龙队赴法国参加第32届法国蒙图瓦尔国际民间艺术节首演。人龙合一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喜爱。法国《新共和国报》两次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舞龙队的精彩表演;中国驻法大使赵正年亲切接见舞龙队队员,充分肯定了舞龙队的技艺,赞扬他们的演出对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有重大意义。

寄托美好祝愿

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一直以来,龙在中华民族代表着吉祥、尊贵和勇猛。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象征。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舞龙来表达良好祝愿,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洪国荣副主任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非遗专家,在他的介绍下,我了解了滚地龙之外的另一种浦江舞龙特色项目 —板凳龙。

洪国荣说:“浦江位于浙江中部偏西,西汉武帝时代已有‘漫衍鱼龙、纸角之戏’的群文活动兴起。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成了浦江民间习俗,县志载称为‘灯节’。浦江板凳龙在唐代为孕育期,在宋、元为成熟期,在明、清为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弘扬传承期。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龙身)凳板上的设置造型,分别取名为龙彩灯、托盘灯、百花灯、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板凳龙逢年过节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 ”

郑家坞镇溪东村是板凳龙最流行的村镇之一,每逢新年,当地男女老少就会全体出动舞起在村里流传了500多年的三姓塔盆板凳龙,热热闹闹地庆祝。每一节板凳上会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精美的图案,每一节板凳都寄托着村民的美好祝愿。村民们将自家的板凳与街坊邻居们的板凳,连成一条长达300多米的长龙。阵阵锣鼓声敲响,高达3米多的龙头腾空跃起,一节节龙身也随之奔腾起来。造型威武、白须飘逸的老龙王追着龙珠引领方向,金光闪闪的小龙王紧追其后。大小龙王在汉子们的舞动下,时而盘旋时而飞舞,气势磅礴、神采高扬。村民们在翻动的龙灯中祈福新年。长龙在村庄半空腾飞,每经过一户人家,村民们总要放起鞭炮迎接龙的到来。

上一篇:鄞州:文化养老乐融融 下一篇:宝岛台湾的市井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