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实验

时间:2022-08-07 09:11:55

一项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实验

一、认识和开端

我们最初知道周德藩先生关于“科学认读”的构想,认为思路可行,意义重大,从而决定组织实验,是1998年底的事情。周德藩先生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而锡山区当时还是“锡山市”,市教委领导陪同周德藩主任到荡口中心幼儿园和荡口实验小学,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介绍实验构想,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响应。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几点共识:

1.“科学认读”构想的首要目标,是“让八岁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进而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升。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确定的教育目标,而且可望有一定程度的超越,相应地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也会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整个义务教育将会因此而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2.“科学认读”构想的实施,必须从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要充分利用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生活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汉字认读”因素,把“前阅读”的内涵拓展与提升到能够认读相当数量的汉字,并且能够阅读一定数量的幼儿读物,养成相应的阅读素养。接着在小学低年级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识字教育先进经验,提高其效率。如果这样,那么,“让八岁儿童实现自主阅读”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幼儿教育中能不能引入汉字认读因素,怎样引入,引入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做到既拓展和提升“前阅读”素养,又有利于幼儿原有教育活动的开展,或者说不仅不背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而且是它的一种有益拓展。对于这个关键性问题,荡口中心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作了慎重的思考和深入的讨论,初步的判断是肯定的,这让老师们觉得既有方向,又有信心。

得出这个初步判断主要是基于下列两方面的事实:一是周德藩先生关于识字教育科学化的理念,老师们都能理解从而相信。例如“从‘字’、‘人’和‘环境’这三个方面着手”优化识字教育,才是“科学的”,而科学的识字教育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教育的效率。这一点在老师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只是以前没有这么明确的意识,没有提高到理论层面上加以认识,没有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加以运用而已。又如“一个三周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在生活环境中整体认读汉字、词的形、音、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让他们开始汉字认读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一点老师们也很容易理解,平时的现象观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依据。二是对于如何保证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汉字认读因素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周德藩先生提供了几条“实施原则”,其要点是(1)幼儿园的汉字认读,同其他幼儿教育活动一样,要“以语言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幼儿生活为内容范围,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2)幼儿的汉字认读,必须在“教者有心,学者自然”的状态中进行;(3)严格限制教育要求,只认读,不写用;(4)充分尊重幼儿个性,不考核,不攀比。

但这样的判断和认识需要实践来加以证实,因此我们决定确立“幼儿园‘科学认读’实验研究”课题,把荡口中心幼儿园作为周德藩先生倡导的“科学认读――培养儿童语言素养”总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实验点,从1999年秋季入园的“小班”正式开始实验,并用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工作。课题实验小组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工作计划,筹措实验资源等。最终随机确定一个实验班,主要实验老师是时任荡口中心幼儿园副园长(现任园长)的华立萍,其余平行班自然成为对照班。

在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实验小组进一步把问题具体化:(1)在荡口中心幼儿园的现实条件下,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进行汉字认读?(2)以上各种途径,分别可以实施哪些认读活动,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读,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和有效的?(3)怎样安排工作进程,使各个实施途径逐步运用起来?各种活动开展起来以后,又怎样处理相互关系?期间要运用哪些教育资源,怎样及时有效地筹措?

针对上述问题,初步的解决方案是:(1)适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环境中具体事物的汉字标牌;在幼儿经常活动的地方,例如活动室、休息室、走廊、大厅、庭院等,设置作为所见事物标识的汉字名称,随机告知读法,鼓励孩子相互指教;(2)在原有的“游戏角”依主题设置实物和相应的汉字标牌,让孩子在不断接触之中自然感知,逐步学会认读;(3)在原来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各项教育活动中适当“渗透”汉字认读,强化孩子对活动中关键性事物的感受和理解;(4)每周安排一次二三十分钟的“认读游戏”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巩固对接触过的汉字标识的认识,激发幼儿的认读兴趣;(5)发动家长布置家庭认读环境,引导孩子关注家庭、社会、自然环境中的汉字符号,并且在给孩子讲儿童故事的时候,让孩子适当接触读物上的汉字,逐步进入认读状态。

就这样,我们走上了“科学认读”的实验之路。历经三年,到2002年9月,在实验班的孩子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实验小组对实验过程资料及实验结果(包括分阶段实验小结,幼儿群体和个体行为的观察记录,家长反映,个别了解以及这个班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所做的认字量“前测”数据等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综合,得出下列实验结论:

1.周德藩先生关于“科学认读”的构想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原则,在荡口中心幼儿园一个实验班的三年实验中得到了初步证实。这个班39个孩子经过三年“科学认读”,平均认字564个,最少188个,最多1001个;阅读素养得到发展,表现在能关注生活中常见的汉字符号,主动认读;所有孩子都喜欢阅读幼儿绘本,能主动找来读,一边看图一边读文字,能安静、有序地翻阅,平均读过幼儿读物18本;乐意与同伴分享,口语发展显著优于对照班。与此同时,其他各项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身体成长、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对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感知能力,艺术兴趣与表演能力等都见长于对照班。实验全程,没有因为引入汉字认读而增加孩子的活动负担。当然,在开始阶段,教师的工作负担有所增加,主要是理论学习、资料准备,活动设计等,但经验积累到相当程度,这种负担便相应减轻了。

2.所取得的实验经验可以在后续年级推广应用。

3.需要进一步研究上述第二、第三层面的问题,进一步积累实施经验,并开展深层问题的探索。

这是实验的第一阶段,实验在幼儿园一个实验班开展,时间三年。

二、积累和提升

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是实验的第二阶段,在幼儿园和小学同时开展。荡口中心幼儿园的实验拓展到后续年级的各班,逐步变成全园开展。所研究的问题除了上述三个层面以外,增加了第四个:“引入科学认读以后的幼儿园教育管理”,主要解决全体老师参与以后怎么保证“实施原则”的贯彻执行,防止出现偏差,也就是防止“小学化倾向”的问题;而第一个实验班39人进入荡口实验小学以后,按原班级进入小学阶段的“科学认读实验”。学校建立了实验领导小组,组长是时任校长邹雪亮,主要实验教师是语文老师司马黎。同年级其他班级也自然成为“对照班”。除了语文老师专业水准较高,并且按“科学认读”实验方案开展教育工作以外,实验班的其他各方面教育条件同对照班相当。

小学阶段的实验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分别制定实验方案。低年级“科学认读”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阅读”。所谓“自主阅读”,不仅反映在识字和阅读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阅读的意愿和能力上,即对生活中的语文因素较为敏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较为准确,感悟和想象较为丰富;基本掌握了朗读、略读、默读和熟读背诵的方法;养成了借助工具书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习惯;具有热爱母语,积极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意向。

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爱好,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主动找书、买书来读;认字量达2500个左右,能利用拼音、字典等工具认读生字;阅读文本从绘本转向纯文字书籍,内容由寓言、童话、故事向文学、社会、自然等各方面拓展;读书与交流成为多数学生课余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

为达成这样的目标和要求,采取下列实验措施:

1.改革语文教学。包括(1)适当延长一年级开头的拼音教学时间,同步开始阅读教学;(2)综合运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识字教育的先进经验(语文新课标及其教材已经体现了这个精神,现在要充分利用并且在实验班具体条件下运用得更好),提高识字教育效率;(3)改革语文阅读课教学,积极实行课内、课外拓展阅读。2.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识字教育或者课本阅读。3.进一步开展亲子共读。4.开展各种评价激励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持续动力。邹雪亮校长从学校领导的角度,将其概括为“学科全覆盖,教师齐参与,家校共配合”。

中高年级的实验则是在实现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使学生以阅读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比《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水准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阅读素养要有这样的表现:认识常用字3000个以上,阅读量累计四年级达到100万字,六年级达到300万字;阅读内容加深拓宽,重视并喜欢阅读经典作品,诵读大量古今优秀诗词,并且向各科学习和校外生活延伸,开始出现阅读内容的个性化爱好;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对文本内容有独立的感悟,有自己的评价,有创造性因素,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实现这样的目标的措施,实际上是低年级相关措施在中高年级条件下的提升和发展,包括了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实行“生活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让语文因素渗透到校内外各种场合的学生生活之中。

到这一阶段结束时,第一个实验班39人小学毕业,荡口中心幼儿园和荡口实验小学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分别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且由省里有关专家和区教育局(2001年锡山“撤市设区”)有关部门做了检测和评估。结果表明,荡口中心幼儿园后续班级乃至全园教育,因为引入“科学认读”实验,幼儿的阅读素养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发展,保持了第一个实验班的水准,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越。荡口实验小学的第一个实验班,在二年级结束时的阅读素养全面达成了“自主阅读”目标,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优于非实验班。到六年级结束,第一个实验班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素养,显著优于非实验班,连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乃至个性特长、社会活动能力和文明行为表现,也显著超过非实验班。由于这个成效的影响,荡口实验小学的后续年级也开展了“科学认读”实验。

在这六年实验过程中,实验小组每年都依据实验过程资料,结合平时观察,进行阶段总结,不断修正与充实行动方案,归纳实施经验。

三、盘整与拓展

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实验进入第三阶段,盘整与拓展。

“拓展”之一:第一个实验班39人小学毕业以后,17名优秀学生升入其他初中,其余22人升入荡口中学初中部,另外编入12人共34人组成实验班,继续开展初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结果,这个班的中考成绩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优于非实验班。“拓展”之二:张泾实验小学等7所小学参与“科学认读实验”,这些小学原本有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与“科学认读”有相当大的“交集”,借鉴了“科学认读”以后,三年之中都取得显著成效。“拓展”之三:东湖塘中心幼儿园等12所幼儿园参与“科学认读实验”,结果,与荡口中心幼儿园的初期实验一样,都取得相当好的成效。在这过程中,我们建立了骨干学校课题研究中心组和区教育局课题实验指导小组,加强了对实验的研究和指导。

“盘整”是指在荡口中心幼儿园和荡口实验小学,分别对前几年的实验措施加以梳理。凡重复实施证明有效而且可行的措施,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坚持实施,使它们常态化;存在问题的经过调整以后继续进行实验。分别编写了科学认读实验的经验汇集,荡口实验小学的名为《科学认读十年》,荡口中心幼儿园的叫做《让孩子快乐认读》。

存在的问题中,最难的是“差异问题”。人际差异客观存在,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既是教育的难题,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用好这种资源是我们的任务。科学认读实验中的“差异问题”起始在幼儿园,但因“尊重个性,不考核,不攀比”的原则要求,只能使之自然存在,而在小学一年级面临新的“教学起点”时,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例如第一个实验班幼儿园三年实验结果,认字数最多的1001,最少的188,后来的班级最多认字达两千多。这里面有一个“敏感期”因素,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读敏感期”出现有先有后,与“智商”关系不大。一些孩子对汉字认读暂时不敏感,认字少,一旦敏感期到来,会很快赶上去。荡口实验小学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基本对策是:1.语文课堂教学“关注中下,落实《课标》;同伴合作,各有所获”。2.课外拓展阅读“激发聪颖,鼓励超前;帮助后进,个别关怀”。3.经典诵读,“全员参与,一个不落”。实践效果相当不错,即使是“最差的”也比不搞实验要好得多。

2011年6月,也就是这项实验进行了十二个年头的时候,江苏省教育学会在我们区召开了“‘科学认读’实验研究”课题的结题鉴定会,在考察了荡口中心幼儿园、荡口实验小学以及张泾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实验成果以后,与会专家对我区“科学认读实验”的实验设计、实施成效和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有先生给出这样的评价:“‘科学认读’课题虽小,但意义重大”,而锡山区实验学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巨大”。对于前一句,我们认为恰如其分,至于后一句,我们觉得相当程度上是一种鼓励。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验成效虽然显著,但问题还有不少,需要在以后的推广实验中继续研究,不断解决。

四、推广与深化

2011年9月至今,实验进入推广与深化的阶段。由于实验成果的广泛影响,全区所有幼儿园和小学自愿参与“科学认读”实验,形成了区域性推进的局面。为了保证实验在面上的有序、良性发展,同时组织力量研究解决实验中的重点问题,区教育局于2011年调整充实了“科学认读实验”指导小组,现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副局长、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领头,规划办、教研室及教育学会的同志为成员,周德藩先生始终给予关注与指导。指导小组的任务在于了解情况、分类指导,同时组织力量对当前重点问题进行协作研究,以保障指导的有效性。当年编写出版了《一项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实验――从效果看‘科学认读实验’的意义》一书,修订了《区域性推进“科学认读实验”实施方案》《幼儿园“科学认读实验”指导意见》和《小学低年级“科学认读实验”指导意见》等文件,总结12年来开展科学认读实验的基本经验,给各实验学校参考采用。同时,组织各实验学校的实验骨干成立协作组,幼儿园和小学各三组,分别研究一个重点问题。幼儿园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幼儿绘本阅读问题、认读环境的创设与利用问题和“家园共建”问题;小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低年级语文识字教育高效化问题、课内外拓展阅读问题和识字教育的“学科渗透”问题。

通过近三年的协作研究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形成了相应的机制与制度。指导小组对于“科学认读实验”的区域性推进,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始终要把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怎样更好地“让八岁中国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这个核心目标上。其中,小学低年级的“区域性推进”条件比较成熟,只要在重点问题上坚持协作研究,丰富研究成果,并且通过教育行政和教科研组织力量加以推广就行了。而在幼儿园大范围开展“科学认读”,却仍然必须十分地谨慎,难度在于要确保每一项措施的实行,在每一位实验老师那里,都不会“走偏”。“科学认读”的关键是认读要“科学”,科学性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幼儿认读。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这有利于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我们也不会因为难度大就畏缩不前。本着科学的精神,探索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也是研究的宗旨。为此,区课题实验指导小组已经研制并准备下发《锡山区“科学认读”实施纲要》,以保证“科学认读”实验的各项工作在全区有序开展和健康发展。周德藩先生所倡导的“科学认读”,在我们锡山区的实验虽然已经进行了十六个年头,在规模上也由点逐步扩展到面,然而在区域性推进的成效上,还只是跨出了第一步,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以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还任重而道远,同所有成一定规模的教育实验一样,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行进在路上。

(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科学认读实验”指导小组,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214101)

上一篇:我们一起品过的忧伤 下一篇:“乌托邦”式学校的实践及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