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握手

时间:2022-08-07 09:00:37

划时代的握手

握手,这样一个极为平常的礼仪,如果在特殊条件下进行,这一握,甚至可成为历史性的、划时代的标志。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11时30分,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机舱门打开了,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舱门。按惯例,应该是随行人员先出现在舱门,而尼克松却早有安排,他让其他人员退后,自己第一个出现在舱门,他要人们看到中美领导人在第一时间照面的镜头。据基辛格在《白宫岁月》中的回忆,“总统决定,当他纠正这一失礼行为时(指杜勒斯拒绝与中国人握手),不能有其他美国人在电视镜头中出现而分散群众的注意力。罗杰斯(时任国务卿)和我留在飞机上,直到他们握手结束。”

在机场,总理站在寒风中,旁边有、李先念、郭沫若、姬鹏飞外长等中国要员。?尼克松走在舷梯上时,就开始鼓掌,尼克松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还。不等走下舷梯,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也迎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

会见尼克松 杜修贤摄

同的握手

为了这次空前的会见,摄影记者们也作了大量的准备。到场的摄影记者很多,大家都拍到了两国领导人握手的照片,但是时任新华社中央组驻中南海专职摄影记者的杜修贤却独辟蹊径,抓到了俩人的手尚未握在一起、但又迅即在握的瞬间。?就是这零点几秒的时间差,就是两只手之间这微小的间隙,使得这幅照片在无数的、平庸的握手照片中颖脱而出,成为经典新闻事件的经典新闻摄影之作。

杜修贤后来回忆说:

2月21日清晨,我被接到西花厅。总理的背影在前院弯曲的长廊里慢慢地移动着,又是一夜没睡。我说:“总理,今天中外记者一律拦在离飞机20米远的地方。”总理问:“你呢?你在哪儿?”我说:“我也一样,拦在远处。”总理又问:“有多少记者,挤在一起怎么照?”我回答说:“有100多个记者,我们搭了个阶梯式的架子,人在上面谁也不会挡着谁。”总理又问:“老杜,这次的接待方针知道吗?”我说知道,这次的方针是“不卑不亢”。

上午11点,尼克松的专机出现在北京的上空。和、李先念等领导人从休息厅走出来,跑道两面站着衣装笔挺的三军仪仗队。飞机还没停稳,所有的眼睛就都贴在了相机上。我用的是莱卡相机,还有一只长镜头。舱门打开了,尼克松满面笑容地走下了舷梯,他夫人穿的是火红的呢子大衣,我想,要是彩色胶卷就好了。

尼克松步子很快,一边招手一边鼓掌,刚踏上平地,手就伸向了两三米外的。100多部相机随即发出一片爆豆子般的声音。我回到社里,冲洗照片,放出后我选了两张,一是没握上手的,一张是握住手的。正好我去送照片时,在接见尼克松一行,我把照片交给总理,不出所料,总理也选了那张没握手的。

我拍完了接见尼克松和基辛格的镜头后就把胶卷送回新华社冲洗,我自己拿着总理选定的照片去主管宣传的那里审阅。“为什么会选这张呢?嘀咕着,最后说:“既然总理定了,就用这张吧。”第二天全国的报纸都发了这张照片,世界各国的报纸也用了这一张。后来《尼克松回忆录》的封底也用了这张照片。

会见尼克松 杜修贤摄

同的握手

据《中国外交秘闻》记述,和尼克松随后一同进入一辆挂着帘子的防弹高级红旗轿车。汽车驶进钓鱼台国宾馆后,在18号“元首楼”前停下,尼克松、基辛格和白宫来的人就住在这栋楼里。吃过午饭后,尼克松正准备洗个淋浴,基辛格突然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总统先生,主席想见您。已经来到楼下。”对于尼克松来说,与会谈是早有所准备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安排得这么快。

尼克松和基辛格在的陪同下,走进陈设简单的书房。在秘书的搀扶下站起来,面露微笑地迎接尼克松。当两人握手时,说:“我说话不大利索了。”随后,又和基辛格握手,并上下打量着,说道:“哦,你就是那个有名的博士基辛格。”基辛格连忙笑着说:“我很高兴见到主席。我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曾指定我班上的学生研读您的著作。”谦虚地说:“我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没什么可学的。”尼克松连忙接着的话说:“主席的著作改变了整个世界。”说:“我未能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地方而已。”

谈了其他许多问题后,尼克松列举了一系列需要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说:“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谈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同谈。我这里只谈哲学问题。”

这次谈话本来预计只进行15分钟,却谈了一个多小时。

经过多次的反复,两个长期对立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终于在?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强调指出了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后来尼克松说,这次来中国的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而却说:“他改变了世界?我看是世界改变了他。”应该说,尼克松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功绩。虽然后来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了台,但中国人还是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他在野之后访问中国时仍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关于这次历史性的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都分别有长篇的回忆录,至今读来仍然引人入胜。关于这个过程的电影、电视镜头至今还经常出现,而人们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恐怕就算这一张了。

杜修贤,1926年生,陕西米脂县人,1944年在延安学习摄影,1955年调新华社摄影部,1960年任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摄影记者,1970年任组长,1972年任中央外事新闻摄影协作小组组长,拍摄过许多珍贵的中国领导人的照片,其中有许多是传世之作。出版有《杜修贤作品选》、《红镜头》(上下册)等摄影画册。

上一篇:800万像素普及风暴 下一篇:传统在这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