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辅导

时间:2022-08-07 06:16:50

简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的辅导

摘 要: 作者通过学习洋思中学经验,总结借鉴和完善提高学生教学成绩的方法与思路,并以此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洋思模式 学困生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长期困扰普通中学尤其是生源素质偏低薄弱学校的难点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育的瓶颈问题,也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倍感困扰又不得不面对的教育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学校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解决不好,学校将原地踏步,难有起色。在这方面,综观名师名校的成功经验,转化学困生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补充强化,而在于自我意识的唤醒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位学生,是洋思中学的首要教学原则,也是洋思中学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显著特点。

洋思中学,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他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进洋思也变好了。

笔者对洋思中学从自学抓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没有“差生”颇感兴趣,结合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并分析后进生成因

学困生不是脑子笨,而是因为这个那个原因,缺课太多,问题成堆,失去学习信心和能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在于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失败者心态,自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丧失的原因在于学习进程中反复经历失败,产生消极心理状态。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体发展。

二、牢固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这是洋思中心的教育理念。要实现这个教育理念,必须有相应的措施,“适当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好”是洋思中学紧接着“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教学理念后面的第二个层次的研究课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学好呢?蔡林森校长从自己的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悟出,尽量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练习。蔡校长指出:“学习是关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所以学习应当由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他还说:“打仗是由连队战士打的,指挥员用智慧去指挥打仗,教师要和指挥员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去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包办学生的学习。”他强调指出:“理解游泳知识与游到河对岸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课堂上学生听懂和正确熟练的应用有本质区别。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降低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使学生会做和熟练,尽量让学生当堂训练,在课堂上把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三、以“生”定教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是谁在学习?教师教什么?教师怎样教?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生定教――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情况和生活经验,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先学后教――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反馈学生未知的内容或知之不深、不透的内容后有针对性地教。

以生定教策略,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最有效。”这需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已具备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已经学会的就少教,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在此基础上,研究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的。

四、以教定考,打好基础激发兴趣

考试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学起来格外认真,并且格外有信心,所以会取得很好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会随着产生的信心和兴趣,进而有力地促进内因的变化,使学生变得好学上进并且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人一定要问,教什么考什么,当然好,但真正到了升学考试怎么办呢?真正到了期终考试怎么办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平时教什么考什么,学生的基础打好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有了一定的能力。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加深拓宽,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学生达到优秀,但必然结果一是优秀率很高,二是合格率很高,教学的质量明显高于教考不和谐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下一篇:从教育测量角度谈高考理科数学陕西卷的两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