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如何改进与完善

时间:2022-08-07 05:37:41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如何改进与完善

【摘 要】由于建筑工程在投资成本上比较巨大且对施工的技术要求高,所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建筑施工环节中,一旦发生施工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这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是贯穿于施工技术准备到实施,再到竣工验收最后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的,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文就重点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如何改进与完善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改进完善

1.引言

从近几年看,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再进行返修、加固和补强等情况屡屡发生,这样就会造成能源、器材和资金等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使工程难以创造其利润价值。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建筑工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面对这一新的时期,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制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概述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我们知道,房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特点是由项目特点来决定的,特点包括有一是寿命长和稳定性,因为房屋的整个建设必须一次性成功,且能够满足合同中的规定,工程一旦建成就会具有比较长的使用年限。二是高投入性,任何建筑工程都会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三是单项性,工程必须且只能按照预期设计进行建造,不能凭个人经验或意愿处理实施。四是管理方式特殊性和风险性,因为房屋工程建设中有可能会受到自然的损坏,承担的社会风险也比较大。由此四方面特点共同构成了对质量监理的特点,即要把握房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注意其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监管。

3.浅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因素

把握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注意其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管理。

3.1质量隐蔽性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项目的工序交接较多,中间的产品和工程多,致使质量存在隐蔽性。所以,我们在质量的控制管理中,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特别的注意,善于发现工程潜在的问题,避免内在的质量问题。

3.2质量不稳定波动大

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在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流动性和单件性,其不同于一般产品生产的固定流水线与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这就造成工程的质量易发生波动。我们知道,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无论是那种,一旦出现变动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发生变动,比如材料的规格和品种,错误的使用,施工方法不当或者机械故障等。

3.3受其他因素影响

由于可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机械,材料,工艺方法,技术管理以及水文地质和气象等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以被忽视的。所以,很好的把握这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就能够很好的控制管理工程的质量安全。

4完善质量管理在施工前的主要工作内容

4.1完善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是对整个建筑的指引,如果没有科学方案作为参照,工程就难以完成。所以,在编制方案时,要包含到所有工程施工环节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组织策略和质量检测等等。施工方案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最核心部分,要求其要以技术作为重点参考的对象,对于那些存在的经济效益和难题要在设计阶段给予正确的控制,实行有效的工艺、技术、操作管理、经济等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

4.2完善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作为必备作业工具,可以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施工技术难题。所以,首先要保证设备运行正常与准确,操作人员一定要熟悉其使用方法、控制方式和操作标准等。同时需要工程单位定期的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其次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这是机械管理的基本准则,要结合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的采用、清洁、加固、调整等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维护,使其使用时间更长。

4.3完善材料质量

材料是构成建筑的基础,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单位要做好对材料的源头控制,作为专业的采购人员要把握好材料的质量关,能够鉴别出其优劣性。作为生产厂家要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标注,保证产品的质量。当材料被运送到现场,还要安排有关的检查人员对其合格证、性能表等进行进一步核对,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的申报处理,对于不达标的材料一律不予使用。

4.4控制分包制度

分包制度目前在建筑行业是普遍采用的方式,形式主要包括总承包商将总包的建筑工程项目,按工程范围和专业性质分包给几个分包商。但有关单位必须组织主管部门、监理部门、建设单位共同考核其实力。比如:要确保承包商有能力去承担施工的责任;需要对分包商资格证书、机械设备、施工的技术等具体内容进行考核,人员是否达到从业资格,设备的完整性等都是要考核的重点。只有这些指标合格后,才可将工程项目交给分包商。

5.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5.1定期开展技术交流

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是保证施工人员可以从多方面的了解工程项目本身。如:工程的结构特点,设计情况,基本的技术要求,施工的工艺,规定的质量标准等等,这就可以为工程做好充足的准备,保证操作时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项目的经理要根据施工的进度,分阶段向其他的施工人员做交底工作,其要参照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施工组织、设计图纸、质量检测、操作工艺、验收规范,需要结合图表,现场示范操作、实样等。

5.2完善工序质量控制

把工序质量控制作为核心,对各个工序采取措施进行完善。主要是在各个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材料、设备、方案环境等因素,控制质量时要围绕这些展开,准确把握质量的控制点,再结合需要加强对其控制。对于一些不稳定的工作,要及时的分析判断,实施有效预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3对成品进行保护

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那些已完成的工程如不采取措施保护就会造成损伤或是难以恢复的缺陷,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产品保护要按正确的流程组织施工,可有效的防止前面的工序污染后一道工序,及时加强对成品保护工作的检查。

5.4加大检查力度

由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在施工前要采取准备措施以保证操作顺利进行。施工人员要尽早达到现场,熟悉环境仔细研究设计方案和图纸,并结合实际做好工程施工准备。对于那些核心的环节要定期的进行核查,尽可能早的发现质量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处理。

5.5控制建筑施工管理

环境因素对工程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象、空气流动、光照等,这些也会限制到施工的运行与操作。因为建筑施工各个工序是环环紧扣的,所以要把握好施工的质量,以防破坏施工环境。工程单位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到保障策略,防止建筑本身因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损伤。单位领导要做好责任管理制度,及时监督和巡查,避免施工引起环境污染,引导文明施工等都是降低成本消耗的有效措施。

5.6完善竣工后验收

当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主要包括分项、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的验收。建筑工程单位要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内部各个位置进行检查如:材料的安装、结构形式、墙体的构造等等。验收时的重点是对于工程中各个组成构件是否达到质量安全的标准,保证安全后再正式的投入使用。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建筑要及时的进行汇报处理,再结合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从根本上处理好建筑质量问题。

6.结束语

质量是建筑施工工程的根本,没有质量的保证就不会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要培养监理人员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配合管理人员共同使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计定目标。

参考文献:

[1]路畅.浅析建筑房屋质量监理[J].城市建设.2011(5):12~20

[2]李永吉.浅谈建筑现场质量管理[J].科学导报.2000(7):20~30

上一篇: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简论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及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