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8-07 04:04:26

神经症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对42例神经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神经症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神经症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结论 对神经症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尽量减少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神经症;入睡和睡眠障碍;护理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神经症患者(焦虑、躯体形式障碍为主),因植物神经症状、焦虑情绪、躯体不适等而致失眠,睡眠质量的好坏对疾病的康复、患者情绪的影响十分重要。为提高神经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的42例住院的神经症患者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研究减少失眠产生的有效措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8例,女34例,年龄24~72岁。焦虑25例躯体形式障碍17例,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采用自行设计的“神经症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筛查。该表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自然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21个项目。第二部分为“睡眠情况调查表”,包括入院前后睡眠状况,特别是失眠的症状及原因等。

1.2.2 选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由作者和病房主管护师2人组成调查组,调查前进行量表和诊断标准一致性检验。于入院3~5 d内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失眠的症状

本组失眠症状有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中断、醒后难睡。统计表明,各症状有显著性差异,以入睡困难(59.5%)及早醒(42.9%)发生率最高。

3.1 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是神经症患者失眠最常见原因(尤其是焦虑)本组42例患者有焦虑情绪的24例发病率57.1%且以入睡困难为主,患者常因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拖累家人且发作时症状不被人理解,以及自身感到莫名紧张、提心吊胆、恐惧等不适而难入睡。

3.2 躯体不适

13例患者中有的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心悸、出汗、震颤、肌肉紧张等不适影响睡眠,有的因躯体化障碍、疑病而觉得自己身患重病难以治愈整日忧心忡忡影响睡眠。

3.3 睡眠环境

本组11例患者因住院环境陌生不适应影响睡眠,如病房的温湿度、卫生情况、是否拥挤、被褥的厚薄、灯光的强度、病友间相处是否融恰等。

3.4 药物因素

本组有5例患者因药物因素影响睡眠,3例因首次用药产生不适,2例因调整药物后不适应。

4 护理对策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综合方法,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4.1 强化心理疏导,增进正性情感

从本组24例患者因焦虑情绪而致失眠的原因分析中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生中起很大作用。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安慰和关注。对其与现实不符的症状给予理解,不允许轻视或嘲笑,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向其家属及亲朋好友作好宣教,让他们对疾病有所了解,理解患者病情表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来自亲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多与家人联系增加相处时间,使患者感到亲情的温馨,增加正性情感,消除不良情绪。教会患者放松疗法,当其全身放松时,不适症状就会减轻,“先睡心,再睡眼”只有抛除心中杂念才会有个好睡眠。

4.2 转移注意力,减轻躯体不适

本组有13例因躯体不适引起失眠的,一方面给予药物治疗,减轻症状。一方面告诉他们这种不适产生的原因,解除心中疙瘩,不致因不适症状而加重焦虑、恐惧。白天瞩其多参加工娱活动在体力消耗中忘记不适,或请快康复的病友现身说法增加他们治疗的信心,或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将其心中的焦虑倾吐出来,听听舒缓的音乐,使身心放松,转移注意力,淡化不适以促进睡眠。

4.3 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

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整齐清洁、灯光柔和、被褥厚薄适宜、病友间相互协调忍让不斤斤计较,睡前减少探视,睡前用热水泡脚,排尽小便不要饮太多的水,必要时听听音乐,按摩穴位使患者精神放松心情宁静地入眠。

4.4 正确应用药物

护士应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主动询问患者有何不适特别是首次服药者。以便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药物。另外可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心中有数,不致因不良反应而加重其焦虑情绪影响睡眠。

总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通过此项调查,对其睡眠障碍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工作中就会根据不同原因及症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措施,有的放矢,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上一篇:血液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处理体会 下一篇:肿瘤被称为慢性病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