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东踏踏实实当好我的“好男人”

时间:2022-08-07 01:49:39

下午三点半,天气闷热,我拨通郭晓冬的电话时,那边还略有些嘈杂,他连声说不好意思,刚排练完话剧《钢的琴》,正要准备出门。不过,他又接着强调了下,这并不影响采访,咱们该干吗还是干吗。于是,一边驱车在高速公路上,郭晓冬一边同我聊了起来。

和电视上带给人的感觉一样,这个男人礼貌而客气,带着一股如同刚走进演艺圈似的踏实感,每句话都能让你感受到他的诚意——这是以往我采访的明星身上所稀有的品质。采访即将结束时,发生了一个突发状况——由于上车太急,郭晓冬身上忘带钱以致无法下高速,我半开玩笑地说让他利用一下明星效应来解决,但他坚持停在服务区等助理送钱来。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不得不说,郭晓冬踏实得有些过分了。不过,正如他走出了一条农村子弟的“非主流”路线一样,也许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夫妻情

郭晓冬和妻子程莉莎刚认识时,两人都刚毕业,没什么经济来源。一起约会时,程莉莎总是特意点一些便宜的菜,这些细节让郭晓冬感到特别温暖。当然,郭晓冬对程丽莎也是一样,生活中处处透露着关心,只要可能,甚至连外出拍戏也不忘把妻子带在身边,恩爱得被圈中不少人尊为“明星夫妻模范”。

女报:你的妻子程莉莎是人艺话剧团的一名演员,在话剧方面经验应该比你还丰富,不知道此次出演话剧版《钢的琴》,她有为你贴身指导过吗?

郭晓冬:因为我以前确实没有演话剧的经历,所以一开始不知道在台上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连走步都不习惯,练习了好久才适应。这些时候,我太太一般都在台下看着我,回到家后就会告诉我,哪些保留,哪些要改。当然,她还是以肯定为主,提出的都是一些小细节,算得上是我的“半个老师”了。

女报:现在你太太程丽莎很少出来拍戏了,是因为你的原因吗?

郭晓冬:多少有点吧,两个人在一起肯定会把与家庭有关的事分工,相对来说我太太付出多一些,自从有了孩子,她几乎没有出来工作,很多戏都被她推掉了。到后来,她甚至不跟我商量就拒绝一切工作机会,为的只是专心当好妈妈。结果她的经纪人急了,有次电话直接打到我这里来责难,对方以为是我不让太太去拍片,当时我也被问傻了。

女报:去年你们夫妻俩还被某杂志评为2011年度“家庭榜样”,想来夫妻很是恩爱,不知道有让夫妻感情持续恒温的秘诀吗?

郭晓冬:应该和一般的夫妻没什么区别吧,过节的时候会送礼物送花什么的,这些都是应该的。其实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这些都不重要,都只是形式而已。真正重要的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其他的平时注意一点小情调就好了。

女报:你对婚姻还真的有一套呢,那你们平时会吵架么?

郭晓冬:肯定会有啊,我与太太在生活中偶尔也会有争吵,但我们家的氛围十分民主,是她的问题她就主动认错,我的问题我就认错,谁错了谁就承认错误。我觉得走进了婚姻,就需要两个人放下自我来共同面对生活,才能真正经营好一个家庭。

女报:除去少数几部影视剧外,你出演的作品大多是和“好男人”联系在一起的,有没有想过改变风格?

郭晓冬:有改变风格啊,上段时间的电影《车手》不就和往常风格不一样吗?不过我觉得对演员来说,如果能把一种形象演到极致,也是件很棒的事情。而且当了爸爸后,我更希望自己在荧屏上的形象能给儿子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反派和激情戏不演了,至少现阶段我还是踏踏实实当好我的“好男人”,改变戏路的事之后再慢慢来吧。

父子情

2010年4月12日,郭晓冬的儿子郭子诚在北京出生,这让初为人父的郭晓冬感到特别开心,他的人生从此也有了新的责任。由于工作关系,郭晓冬常年在外地拍戏,与儿子聚少离多,不过,他对于儿子的关爱并不见得比任何一位父亲少,采访时只要我一谈起儿子,郭晓冬就会不自觉笑出声,“好爸爸”的形象顿时清晰可见。

女报:你在话剧版《钢的琴》中扮演下岗工人“陈桂林”,这是一个有着深沉父爱的角色,你觉得他身上最让人感动的元素是什么?

郭晓冬:我觉得就是他对女儿的这份爱,可能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做,都愿意为孩子付出自己的所有,但是陈桂林经历了一切波折与困难后,依旧是对未来一片崇敬,在逆境中有一种阳光的心态,很多具体的困难摆在面前,他依旧一如既往地乐观着向前迈进着,这种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真的让我很感动。

女报:从父亲这个角度来说,你自身和陈桂林这个角色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郭晓冬:其实我觉得陈桂林身上那股包容、坚韧、坚持、不向困难低头、可以为了女儿卑躬屈膝的性格应该和我比较像吧,从小我的生活就比较艰难,在成长中我对梦想的坚持不懈与陈桂林为女儿做琴的坚持一脉相承,我在看台本的时候脑海中就有了人物形象,所以这其实也可以算是我的“本色演出”。

女报:作为演员,平时肯定特别忙,例如今年你就专门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在《钢的琴》上面,期间还有其他通告和拍摄,会有足够的时间来陪儿子吗?

郭晓冬:我排练的时候,太太孩子一直都跟着我在上海,可以说这样让我比较踏实吧。其他时候即便没带上他们,我也会把儿子的照片放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每次通电话时,我太太也会设置成免提,让我听听儿子的声响,也让儿子听听我的声响。之前我人在台湾,打电话时我一说“宝宝,我是爸爸”,他就会在家里四处找我,可逗了。

女报:你儿子现在两岁了吧,差不多是开始调皮的年纪了。

郭晓冬:对啊,现在他特别好玩,有时候走路让他不要走井盖上,但他偏要走上去,现在可能也处于一个叛逆期吧,这时候只能连哄带骗地让他下来。

女报:是否会希望他以后也踏入娱乐圈?

郭晓冬:这个的话,看他自己吧,如果他有这个兴趣的话,那么我肯定是会支持他的,如果他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他。我觉得干一件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只要他喜欢这个,那我们做父母的没得说,一切得看他自己的状态。

兄弟情

和郭晓冬一样,他哥哥郭晓峰也是一名知名演员,出演过的《红色电波》、《国民英雄》等让不少观众留有深刻印象。但这对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却甚少合作,直到去年一部热门剧《我是真的》才让他们一起走到了观众面前,两人不仅外形与气质相似,就连拍戏也让大家惊呼实在是太有默契了。

女报:你和你哥年纪只相差三岁,那小时候在一起会打架吗?

郭晓冬:打,当然会打啊,哥俩儿打架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不过现在想想其实还挺有意思的,打过又和好的感情多难得!

女报:现在你们彼此的戏约都不断,不知道和你哥哥之间的感情如何?

郭晓冬:相处的时间还挺少的,我们现在确实都还比较忙,平时比较少见到彼此,但因为亲兄弟嘛,这是一种血缘,身体里流着一样的血,无法用语言去说。即便一辈子不见面,我们也总留在彼此心里,这份情感是其他很多东西无法比的。

女报:好像你大学学费也是他交的?

郭晓冬:对,当初考上电影学院时我哥也不敢相信,当时我感觉像是一个梦,害怕一醒就破碎了。尽管学费一年要一万块,但我铁了心要去读,只有这个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我哥当时特别支持我,主动提出帮我交学费,当时他在剧组每个月1500块钱,全都存起来给我。当然我自己在学校也拼命挣钱,偶尔有跑龙套演一两场戏的机会,别人不去我都会去。

女报:你现在名气比你哥大,那会在某些时候帮衬一下你哥吗?

郭晓冬:以前很多戏我都会推荐我哥,但是他脾气很倔,总觉得会招人说闲话而拒绝。其实当初《新结婚时代》时的角色很适合他,但他死活不来演,后来拍《我是真的》时并不是我推荐的,是制片人看到我们做客的节目才找到我们俩,我当时和他说,人家找到你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你就不要再想些有的没的,把戏演好不就成了,他这才接受。

女报:最近你主演的《成长》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挺火的,不知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风格?

郭晓冬:哈,谢谢。接下来我会跟贾樟柯导演合作一部叫《陌生》的文艺片,家庭题材的,讲的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觉得彼此变得陌生,没有激情了,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又重新审视了对方。我还挺喜欢的,感觉角色和整个基调都很适合我,希望大家到时能够多多支持!

上一篇:大孔树脂对大青叶有机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下一篇:小煎饼做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