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通车周年记

时间:2022-08-07 11:14:20

青藏铁路通车周年记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追赶上太阳的人便会终生幸福。今天,你可以成为这个传说中的主角。让我呈给你吉祥的东方哈达,一起去领略青藏铁路开通一周年的变化。

或许我们太喜欢以一年作为一个标尺,其实,一年对于某些人、某些地区来讲,或许只是平淡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日落。然而,对以及人而言,自2006年7月1日,轰鸣的列车打破高原亘古的宁静以来,这一年便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转眼间,青藏铁路通车一周年。一年的风雨我们只是在感慨,哎,又老了一岁,可是,青藏高原想说的是:我又年轻了一岁。轰鸣的列车驶过,给古老的高原带来的是无穷的活力与朝气。这种活力和朝气无所不在:你可以从车窗外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或骑着马向你挥手的人的热情中感受到;你可以从大昭寺、布达拉宫广场以及哲蚌寺摩肩接踵的游客中感受到;你可以从操着各种口音的小贩们的吆喝声中感受到;你甚至可以从洋溢着奶香、藏面香以及欢声笑语的茶馆里感受到。

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高寒和缺氧以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前往对大多数人来讲仅是梦想,现如今,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梦想已不难实现。一曲《坐着火车去拉萨》唱出了这种心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终于盼来这条天路……”笔者在返陕途中,遇到两位从旅游归来的女士,搭眼一看就知道是工薪阶层。谈到旅游,她们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尤其是说到参观了布达拉宫,“真是这辈子都忘不了,太激动了”。在旅游的短短几天里,她们还去了林芝等地,她们讲其实也就花了不到3000块钱。看来,游真的从“贵族旅游”变成了“平民行动”。来自旅游局的数据称,仅在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的半年时间里,就为带来了超过246万的游客,2007年的前两个季度,这一数据有望攀升。大量拥入的游客,为的宾馆、娱乐、餐饮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拉萨,这个被称为日光城的享受之城,在青藏铁路通车仅一年的时间里,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紧紧跟上了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等待着全世界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

八廓街,这个古老而又年轻,历史与现实、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地方,摊位首尾相连,店铺林立,叫卖的吆喝声、招呼客人的声音以及大昭寺里嗡嗡的诵经声相映成趣。在大昭寺之侧的八廓街入口处,一个藏族老阿妈的店铺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6年暑假去八廓街买工艺品,那位老阿妈说着蹩脚的汉语给我介绍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玩艺儿,有老外过来看中一件工艺品,“how much does this cost?”老阿妈赶忙问她旁边的孙子,她孙子代她回答了。而今年6月份,逛街时无意中又去到那个摊位,今非昔比,那位老阿妈已经可以自如地应付那些简单的问题了。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大量的老外拥入,商人们都懂得如何适应,他们有着自己对青藏铁路的理解,“青藏铁路通车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好做了,尤其是老外的钱好赚,但是你不学一点点外语怎么行呢?对于我们来讲,人多了生意自然兴旺了,这就是青藏铁路带给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人的好处。”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一位商贩说。

拉萨火车站,这座获得过鲁班奖的地方标志性建筑,在2006年6月29日,当游客鄂廷有兴奋地展示着他购得的历史上第一张火车票时,的历史便翻开了新的篇章。坐着火车去拉萨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通车一周年以来,坐火车出去旅游也已经成为人的新时尚。林芝的巴桑一家第一次走出旅游。巴桑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养殖牛羊、跑运输,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到全国的名山大川旅游,是全家人的共同心愿。他们听说10月份是到北京和南方城市的好时节,一家人就结伴而行。“我们先陪父亲去青海塔尔寺朝佛,然后再坐火车到首都北京看看,老在电视里看到北京那么好,这次终于能亲眼看看……”巴桑笑着说。在拉萨,年轻人大多希望能走出雪域去闯世界,因为青藏铁路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外部世界的诱惑。

不仅外出旅游成为人的新时尚,铁路带给沿线贫困地区的辐射也越来越强烈,且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观念。这些常年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不再靠、等、要,而是主动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世界。作为青藏铁路入藏的北大门,高原孤镇安多已不再孤独,大街上充满生机的叫卖声和旋律优美的流行音乐,使这座沉寂千年的古镇也显现出了活力。一年前,山南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在引起了轰动,但是一年后,走出雪域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帕那镇一村村委会主任扎觉说,依靠青藏铁路,仅帕那镇一村,就组织当地牧民外出劳务输出1300人次,现金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他还说,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当地百姓通过向铁路建设者销售畜产品直接增加了不少现金收入,同时,很多牧民参与铁路建设,在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施工的技艺。

那曲是藏北名城,一个夹在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高海拔地区,曾经以高寒被外国人称为生命。那曲火车站,这是长途火车在格拉段唯一停靠的站点,距那曲市区有很远一段距离。停车间隙,下去吹吹风,这儿的风的确不怎么好吹,看似火辣辣的阳光下却下着冰冷的雨,而且高原缺氧的威力真是可怕,不几分钟,我都感觉记不清自己家住哪儿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青藏铁路的通车还是让那曲人和来那曲的人都怀着新的梦想。那曲虫草现在是虫草中的极品,最高的一条可以卖到40到50元,暴利使人们疯狂的挖掘虫草,河谷地带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帐篷,场面之壮观堪比美国西部的淘金者。通车一周年,那曲人突然发现重型机械蜂拥而入,这是因为矿藏开发、因为钢铁巨龙而兴盛,通车一年矿藏的开发创造了历史。笔者一老乡所供职的矿产公司,在有大大小小一百余矿点,每年获利数十亿。在,像那曲这样因为铁路带动矿产开发的地区正在增加,而因为开矿发财的淘金者更是多如牛毛,这一点仅从公路上频频出现的悍马、宝马等顶级轿车就可见一斑。

有人这样来描述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如果你用铲子在青藏高原上刨一个坑,50年后,这个坑也不会长一根草。青藏铁路的修建,生态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专家的一个难题,即使青藏铁路建成开始运营,也有人担心这个问题。但是通车一周年,世人疑惑的眼光开始消退。铁路两旁工人们一小块石头一小块石头堆成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棋盘”,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人们担心的水土流失并没有发生。藏羚羊,这种高原上最让人牵挂的精灵,它们的境况如何?笔者2006年暑假坐火车经过可可西里时,听到列车广播上说道:“如果你有幸,你还可以看到藏羚羊――这种高原上最让人怜爱的精灵。”我们是幸运的,铁路两旁一群群的藏羚羊在早晨初升的阳光下奔跑,遗憾的是,它们见到火车就惊恐的跑开了。但是今年5月份,笔者再次乘火车经过可可西里时,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在铁路两旁悠闲的吃着草、喝着水,甚至抬起头望望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它们已经习惯了在这钢铁巨龙的轰鸣声中享受生活。据科学家研究,今年藏羚羊提前一个月通过专门为藏羚羊预留的通道,前往水草丰美的卓乃湖、太阳湖产仔,我想象着它们漫步在温暖的阳光下,美丽的卓乃湖畔哦,那是它们的天堂!

青藏铁路通车一年来变化到底有多大?在工作十余年,参与制作《壮美天路》获得全国十佳记录片奖的电视台编导陈国庆说:“青藏铁路带给的变化实在多得不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如果必须这样,那只能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创造历史的变化,一年的变化简直可以用革命性来概括,这种长期的影响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是怎样的呢?我愿意用摄像机去记录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希望绘成一幅美妙的画卷。”

(注:本文作者之一姜言宝现为电视台记者)

上一篇:香港与西部商务日趋密切 下一篇:“七夕”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