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一幕

时间:2022-08-07 11:07:28

《鸭的悲剧》一文记录的是以活物引逗野生动物的惊心一幕。事情发生在公园内,园方以此揽客,游人以此助兴,此情此景,被视为平常。此时,作者也在游人之列,他从这一围堵现象中分明看到一种对生命的冷漠,这是需要引起人们警觉的,于是写成《鸭的悲剧》一文:

鸭的悲剧

华中师大一附中 贺 草

东湖梨园内开了个鳄鱼馆,在湖边的台榭间围了一圈圈铁丝网。鳄鱼池里有几块沙洲,水里岸上,总共有一百多条鳄鱼。这些家伙个头儿都不太大,差不多一米长,嘴巴细细的,与我想象的“血盆大口”颇有些差距。鳄鱼似乎都在睡觉,眼睛半睁半闭,有的趴在沙滩上,有的漂在水里,更有的竟如溺死一般斜插在水中。

游人中有的耐不住了,十几元的门票看几条“蜡像”终是划不来的。当下几人便往东边的亭中走去,那里有卖活鸭子的,给游客逗鳄鱼用。听到“嘎嘎”的叫声,游人们有些兴奋,甚至飘飘然起来。

只见回来的游人手中都捏着个小鸭娃,是那种才几个月大、尚未长翎羽的小鸭娃。淡黄的绒毛,如初生婴儿的短发,稀稀疏疏的,两条小腿比牙签儿粗不了多少,从买鸭者紧握着的指缝间支出来,直愣愣地僵在那儿。小鸭没染过色,不是用来给小朋友玩耍的,因为它的“工作”并不需要好看的毛色。

人群中一阵轰动,满园的游人都拥了过去,等待着那鳄鱼吃小鸭的“精彩”表演。

买鸭的人走到栏杆边了,眼里含着笑,他确乎感到自己是舞台聚光灯下的明星了。被“巨掌”捏着的小鸭娃吱吱地叫着,漆黑的眼珠中流露的分明是茫然。

“丢吧!”围观的人们叫道。

买鸭者登上护栏,几分踌躇,几分得意。他的手伸过了栏杆。

“丢吧!”围观的人们叫道。

一道漂亮的弧线,一团黄色的小绒球摔倒了沙滩上。陡地,一条正在“酣睡”的鳄鱼睁开了眼睛,转身扑了过去。太快了!小鸭娃似乎尚未动起逃走的念头,就已被鳄鱼一口咬住……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分明夹杂着小生命最后的挣扎声。

小鸭的整个身子消失在鳄鱼的口中了,只剩一颗小脑袋从那大嘴的牙缝间伸出来。它的脖子也慢慢地软了下来,下垂,下垂,终于挂在了鳄鱼的嘴角,不动了。毕竟它太小。我突然发现,鳄鱼的嘴巴比我想象的大得多。饱餐者的喉咙滑动几下,一切又平静下来。

猛然间一阵叫嚷,又一只小鸭被抛了下去!黄色的小球落在绿波之上,没激起一点水花,如一堆羽毛,一摊泡沫。

敏感的鳄鱼发现了,岸上一只青黑色的家伙向水下爬去。它的举动无疑是种提醒,另一只鳄鱼也发现了猎物。它们同时潜入了水中。

围栏外的游人激动坏了,这回是“两虎夺食”,而且是在水下!

小鸭娃漂在水面上,也不游动,只是随着微波起伏。

人们静默着等待。

猛然间一个浪打过来,水下张开一张大嘴,对准小鸭咬去。那小鸭随着波浪的冲撞,整个身体被抛了起来。它稚嫩的翅膀抖动着,它瘦弱的双脚乱挥乱划,它本无力在湍急的浪头上挣扎,然而恐惧迫使它竭尽最后一点微薄的力量。小鸭是茫然的,它不知这种恐惧来自何处,也不知为什么要来。

鳄鱼的嘴巴在小绒球的身下合拢,没有咬中。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叫,如古罗马斗兽场上的观众。

然而第二只鳄鱼出现了,似乎是从水底冒出的一团黑影,黄色的小生命即刻消失在黑影中,如一丝微弱的星光被乌云吞噬。一瞬间,两条“大嘴兽”又沉入了水下――那幽绿幽绿的水下。

两只小鸭娃消失了,游客们的议论声响起了起来,中间还站着个我……

文章揭示的是一幕弱肉强食的“悲剧”。为了突出它的悲剧性,作者以强烈对比的手法,展现鳄鱼的强悍和鸭娃的孱弱。从数量说,鳄鱼有“一百多条”,而鸭娃只有两只。从形体说,鳄鱼有“一米长,嘴巴细细的”,而鸭娃“才几个月大”,“两条小腿比牙签儿粗不了多少”。两者大小强弱悬殊如此!

尤其令人目不忍视的是,文章详细地描述了鳄鱼吞食鸭娃的全过程。在生死搏斗中,动物的一躲一扑,一叫一咬,一退一进,尽显鳄鱼的凶残和鸭娃的无辜,

且看,第一只鸭娃是怎样被吞食的:

“小鸭的整个身子消失在鳄鱼的口中了,只剩一颗小脑袋从那大嘴的牙缝间伸出来。它的脖子也慢慢地软了下来,下垂,下垂,终于挂在了鳄鱼的嘴角,不动了。”

“整个身子消失”,这是吞噬。“小脑袋”在“牙缝间伸出来”,这是咀嚼。终于小鸭“挂在了鳄鱼的嘴角,不动了”,眼睁睁一条鲜活的生命葬身于鳄鱼之口。

再看,第二只鸭娃被吞食的情景:

一只鳄鱼在“水下张开一张大嘴,对准小鸭咬去”,没有咬住,第二只鳄鱼扑上去,“似乎是从水底冒出的一团黑影,黄色的小生命即刻消失在黑影中”。“两虎夺食”,顷刻之间,小鸭连挣扎的身影都未出现,就被鳄鱼吞噬。

文章不遗余墨地一次又一次展现两个弱小生命被残害的过程,令人扼腕,也令人愤慨。“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鸭娃无辜丧生,这是“鸭的悲剧”的第一层含义。

“鸭的悲剧”意义不止于此。因为这场悲剧是人为的,其中不仅卖鸭者和买鸭者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他们自然不能辞其咎,就连那些前呼后拥的“看客”,围观呐喊,也应该被指认是“鸭的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游人们对生命的漠视,足见他们精神的麻木和空虚。由鸭的生命悲剧折射出人的精神悲剧,这才是文章的寓意所在,才是文章的真正主旨。

作者对这些精神麻木的游客是持批判态度的,这从文字叙述中对他们的揶揄和嘲讽可以看出来。在作者笔下,游人“兴奋”“飘飘然”“几分得意”“如古罗马斗兽场上的观众”,写他们满足于感官,迷恋于眼前,落后于时代,是可笑,也是可悲的。把他们不良的行为定格在“鸭的悲剧”场景中,足以自警警人。

诚然,“游人”中也不乏头脑清醒者,作者即是。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动物也是生命体,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动物的生命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201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专家修订建议稿)颁布。其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在开放期间禁止采取活体喂养的方式。”《鸭的悲剧》一文写于20世纪90年代,早于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20年,显现出一名中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表现了青少年超前的创新精神,诚为难能可贵,充分展示了这篇学生作文的思想价值。

在大自然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动物相食的事例,人类也有吃肉、吃鱼、吃虾的经历,这是自然界生存繁衍的食物链,它与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是两个范畴的话题。后者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道德修养,一种思想境界。研究表明,虐杀动物会增加人类犯罪的概率。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虐待动物与杀戮动物的习气使儿童对于人类的心肠逐渐变硬。凡是以虐待和摧残弱小动物为乐的人,他们对于同类不会十分同情和仁爱。”

所以,国家颁发的是“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被保护的野生动物是禁止捕捉和食用的。即使为保护野生动物,以活物喂养它们,也必须在特定环境中,而不能“在开放期间”,在游人面前,更不允许以此揽客,以“杀生为乐”。

《鸭的悲剧》一文不仅以思想价值取胜,还以灵动的文笔再现“悲剧”的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深受震撼。

鳄鱼无食时佯装“睡觉”的模样,“竟如溺死一般斜插在水中”。而一当活物在前,立即“睁开了眼睛,转身扑了过去”“一口咬住”,如凶神恶煞一般,使观者惊恐不已。

又如,展现小鸭被抛了出去,“黄色的小球落在绿波之上,没激起一点水花,如一堆羽毛,一摊泡沫”。如“小球”,无“一点水花”,仅剩“一堆羽毛”,“一摊泡沫”,小鸭连形体都没有,可见其弱小。“一点”“一堆”“一摊”用语形象,明快,简洁。

全篇文章几乎没有议论的语言,而作者的感情倾向却十分鲜明,善恶褒贬全流露于字里行间,寓议于叙,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鳄鱼“滑动”见其凶恶;鸭娃“挣扎”见其无辜;游人“得意”见其麻木;“游客们的议论声响了起来,中间还站着个我……”一个“响了起来”,一个“中间还站着我……”正义的呼声隐于其间,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万千语言尽在其中,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意在不言中,寥寥几笔,平添了文章的力度和深度。

上一篇:让步(1) 下一篇:遗失的一切将不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