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教学的课前准备

时间:2022-08-07 10:28:54

云端教学的课前准备

云端教学就是基于云技术的学科教学,是依托云端教学平台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形式。云端教学的初衷是应用云技术解决传统课堂中面临的技术瓶颈,助力课堂教学改革。笔者的研究课题是“如何应用云端教学平台开展学科教学”。

云端教学开展需要充足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所以做好课前准备很重要。笔者认为课前准备可大概分为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两个方面。

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学案电子化

1.课堂活动的设计

与平时的课堂活动不同,云端教学可以实现更大的课堂容量。课堂活动设计可以更为开放。备课时要相应地考虑几个细节。

(1)注意口头指令和平台指令的区分。口头指令的好处是快捷,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管理,但控制不好会使教学偏离方向,学生还可能错误理解任务。平台指令可以预先编辑好,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准确接受指令,按照要求开展学习活动。云端教学使得我们可以安排很精细的学习任务,并借助平台进行较好的展示和交流。

(2)黑板展示和平台展示要调控好,通过平板电脑,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拍照上传,在全班展示。但是现阶段还没有办法对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进行展示。所以在授课时一定要给学生黑板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案电子化

我校从2007年就开始了“学案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其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自学,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载体就是“学案”。学案电子化就是参照纸质学案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文档。

可问题是纸介学案内容是顺序化呈现的,而我们的学习过程却是发散的,有时甚至是跳跃性的。学案制作后,就成了固定的东西,很难结合实际进行及时修订。

而云端教学,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将学案电子化。将一次成型的学案划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编订自学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中的预习检测环节也能够通过平台实现,教师通过平台能够直接看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及时反馈。

资源整合

笔者重点探索了资料搜集、资料处理和微课制作三个方面。

1.资料的搜集

以往教师在每次授课前,都需要搜集一些教案、课件、习题。但此时的资料搜集是面向教师的,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能够展示给学生的资源,能够与学生分享的资料其实很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技术条件有限,我们很难有效利用充足的资源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

云端教学从技术上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师可以通过终端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前指导。所以这里的资料搜集主要指面向学生学习的资料搜集。

搜集的资料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激发学习兴趣的视频资料,我们可以找一些与学科有关的科教片上传到平台,也可以直接告知网址。学生可以用终端在课余时间收看这些资料,为课程学习提供知识背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社会价值。②指导学生自学的视频资料。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是个技术难题。学案只能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知识性问题,但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方面没有太大作用。另外对一些操作性的问题,教师也没有办法进行全员的具体指导。借助云端教学平台,这个问题迎刃而解。③能够进行即时评价的学科网站。我们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教学网站,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其丰富程度远胜于课本或者教辅资料。我们可以将这些网络资源整理出来,发给学生,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资源来学习。

2.资料处理

资料处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资料进行重新编辑,二是按照课堂活动的要求,把搜集到的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

“我的课程”是一节课完整流程的展示,可以将一节课所涉及的教学幻灯片、电子学案、练习、背景资料乃至教案上传上去。基本上学生通过浏览该模块就可以掌握本节课的流程,重难点,关键问题等。

“微课”是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而特意制作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视频。我们将自己制作的微课放上去,这样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可以随时调用,对重点知识反复学习,保证学习效果。

“课堂互动”是用来设计课堂流程的模块,可以把课堂将要进行的活动在此进行预先的编辑,到正式上课时按需导入。导入的资料类型可以是讨论的话题、学习任务、检测题等,重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指导。

“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是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的模块。我们可以将练习题按照知识点,难度等标准导入平台。与普通的一张卷、一个分数不同,通过信息技术的处理,教师可以准确地通过平台看到各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对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通过反馈功能知道他怎样进行重新学习。

3.微课制作

云端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可通过手中的终端浏览许多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内容。微课就是教师给学生准备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资源。

所谓微型课程是指教师围绕着某个知识点或某个话题制作的教学录像,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尽量做到短小精悍。教师可以把每个疑难问题的解答都录制成微课,上传到云端教学平台。除此之外,再在一些检测题目的下方设计指向该微课的链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随时调用微课资源,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这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同时微型课程也能够在学生复习功课时提供有力的帮助。

微课的制作形式很多,就个人经验来看,笔者用得比较成功的有两种。一是利用汉王手写板和录屏软件制作重点题目的解题视频,可以录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就是得不到具体的指导,许多问题自己在那里琢磨,浪费时间,效果也很差。教师可以展开一对一的辅导,但精力与时间又不允许。此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录一次微课,就可以给所有学生,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终端收看。二是利用摄像机进行课堂实录,然后利用视频软件进行编辑,选择其中一些重点的环节制成微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授课形式的技术瓶颈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云端教学是改善课堂教学的积极尝试。希望能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借助云技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途径。让我们的课程改革进行的越来越深入。

上一篇:用Scratch来表达自己 下一篇:例谈网络环境下的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