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理论研究

时间:2022-08-07 06:48:47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理论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具有倾向性、项目差异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分别从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方式、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意图和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文明程度来进行一维分类。然后,结合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方式、意图和文明程度,又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了三维分类。最后,从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赛场情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球场观众与球场人员之间的互动以及球场观众之间的互动过程,并初步建构了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互动理论模型。

关键词: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喝正彩”;“喝倒彩”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48-08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ome features in the 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 such as bias, differences in sport items, interaction and so on. From one dimension, the cheering behavior was divided by the cheering behavior, the intention and the civilization respectively. Then, three-dimens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iled cheering behavior was carried out by combination of behavior, the intention and the civilization. At last, it pointed out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filed spectators and the staffs, and among filed spectators from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s and field scenes. The interactive theoretical model of 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 was built preliminarily.

Key words: 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 positive cheering; negative cheering

1 引 言

2011年7月23日,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资格赛第二轮第一回合的比赛中,中国队最终战胜对手。在比赛过程中,观众助威行为不仅呈现出多样性,更为关键的是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场上球员、比分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互动性(见表1)。

从表1可见观众助威行为并没有统一模式,而是随着球场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与球场上的情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观察,阐述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特点以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球场观众与球场情境的互动模型,从而有助于认识并健康、文明、有序地引导球场观众助威行为。

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定义与特点

2.1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相关概念界定

2.1.1 助威行为的界定

助威(cheering)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战士们狩猎凯旋时,人们给予欢呼及鼓励的动作。如今为了烘托球场内的比赛气氛,观众(spectator)总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助威方式和方法。观众已经成为了体育赛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且大多数观众都有自己所支持的运动员或运动队,都为了让他们取得好成绩而助威。

助威行为和人类社会中的其他行为一样,都是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助威行为起源于原始社会,却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充分发展[1]。

助威行为(cheering behavior)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增加声势、提高士气的活动。从“助”和“威”的字面意思看“助”是“喝正彩”,而“威”则是可以通过“喝正彩”或“喝倒彩”的方式去让对手感到敬畏,从而达到为本方队员增加声势的作用。因此,助威包含“喝正彩”和“喝倒彩”的行为。

2.1.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界定

卢元镇(1997)认为球迷和体育观众不能划等号,但由于现在竞技运动中各种球类比赛占据重要的地位,体育观众向往的也是球类比赛中的对抗性、竞争性、娱乐性[2]。在我国,球类项目主要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和足球等,在西方国家则主要是橄榄球、网球、篮球、冰球、足球和排球等项目。因此,从广义上讲球场观众就是“球迷”。

球场观众是指在球场观看赛事的观众个体或群体,助威则是球场观众的具体行为。采用形式逻辑“属+种差”定义法,将球场观众助威行为(field spectator cheering behavior)界定为球场观众个体或群体,通过言语、肢体等正面积极的方式或是通过“喝倒彩”方式,以达到支持自己所喜爱运动员或运动队目的的行为。

2.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特点

观众助威行为是一种集群行为。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我国又被译为聚合行为、聚众行为、集体行为、群体行为等[3]。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些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4]。Pack(1992)认为,集群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Milgram(1994)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从来就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群的行为。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行为。从观众在助威行为过程中的表现与动机等方面看,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具有倾向性、项目差异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2.2.1 倾向性

关于体育赛事中观众观赛倾向性研究,和立新等(2010)认为举办一场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将观赛者的年龄、性别、观赏动机、休闲动机和个性倾向考虑在内,并就不同类型的赛事参与者和不同的休闲动机观赏动机制定出最优化的方案[5]。

来到球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全场观众会因为比赛双方而自然的分成两个人群,分别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助威。根据球场观众助威动机,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具有倾向性的特点。在不同国家比赛过程中,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每位观众都会不遗余力为自己国家球队助威;对于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比赛,观众也会有家乡情结,此时观众又会把自己家乡的球队当做主队来助威。

2.2.2 项目差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助威方式。观众助威行为的方式运用不正确,不但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还可能对对手有利。例如,在2011年中网比赛中,中国头号女单选手李娜首轮出局,观众们不合时宜的助威,甚至发出一些指导如何打球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李娜的发挥。观众应该根据比赛中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选择合适的助威方式。

球类项目与其他项目在助威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应根据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体、比赛的时机而选择不同的助威方式(见表2)。

从表2可见,球类项目在助威过程中有其特殊性。针对球类项目分为隔网对抗性和同场对抗性两类而采用两种类型的助威方式。隔网对抗性的球类项目要求观众在助威过程中动静结合。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要求观众时刻助威,不断激励我方士气,打击对方士气。在球类项目中,观众的作用不可小视,往往是球队克敌制胜最为关键的客观因素。

2.2.3 互动性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助威方式。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会因为对手的不同、球场中比分的变化、运动员的发挥和裁判员判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针对球类项目,观众助威行为呈现出互动性的特征。

关于互动性,观众应该注意助威的时机,否则会与运动员形成消极的互动。例如,乒乓球比赛,观众喜欢这项比赛、喜欢球星,这无可厚非,但若场面过于激烈,热情的观众抖动彩旗,喇叭嘟嘟作响,锣鼓震耳欲聋,加油声此起彼伏,这不但起不到为运动员加油的效果,还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心情,使运动员产生急躁的情绪,对比赛反而不利。当运动员发挥不好,又会影响到观众助威行为,观众又会发出“嘘”声,从而形成恶性互动。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多变性不仅体现在不同球类项目针对不同对手而采取的不同助威方式,还体现在同一场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裁判员的发挥不同而影响到观众助威行为的变化。

3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分类

3.1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一维分类

3.1.1 按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意图划分

球场观众在助威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正面积极的方式为自己支持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助威,也可以通过消极助威方式影响对方运动员的发挥。根据球场观众助威的效果不同,可以将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分为“喝正彩”和“喝倒彩”两类(见表3)。

3.1.1.1 球场观众助威的“喝正彩”行为

向别人喝彩,一般是向别人的功绩成果表示钦佩、祝贺,是对别人的一种肯定。真正的喝彩,是心灵的鼓掌。球场观众助威中的“喝正彩”行为就是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适时的“喝正彩”可以提升比赛场上的气氛,而且喝彩的节奏也非常重要。在比赛比分变化时,喝彩声应整齐而有秩序;对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也应整齐大方给予热烈的掌声。“喝正彩”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球场观众助威过程中。

并不是当运动员发挥出色时观众才可以“喝正彩”,即便是在运动员或运动队发挥不佳时也可以采用“喝正彩”的行为为运动员鼓舞士气。球场观众助威的“喝正彩”行为不仅是文明观赛的重要体现,也为运动员或运动队精彩的发挥提供一个优良的比赛环境。

3.1.1.2 球场观众助威的“喝倒彩”行为

关注于近年来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不难发现国内外媒体对中国的志愿者、观众都较多以“热情、友好、包容”等词语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赛事观赛的礼仪中,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奥运会上观众以对祖国的热爱去学会欣赏与包容,但是几乎在每个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中都能听到不和谐之音,尤其是在球类等对抗性强的项目上仍然看到了非常突出的“喝倒彩”现象。

“喝倒彩”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国内,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也常常发生(见表4)。

由此可见,“喝倒彩”现象目前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当然,不应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为观众素质低,因为在以高度文明著称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同样存在“喝倒彩”现象。这说明“喝倒彩”这一问题是体育比赛观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是长期以来难以清除的痼疾。

3.1.2 按观众助威行为表现方式划分

球场观众助威因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观众在观看体育比赛时的行为表现来分类,可以分为言语类助威、动作类助威和标语类助威方式三种(见图1)。

从定义和分类上看,不管观众采用哪种形式的助威方式都是为了达到宣传鼓舞,为运动员加油的目的。言语类的助威方式主要是通过口号、呐喊为运动员鼓劲,同样“嘘”声这种“喝倒彩”的行为也是言语类助威;动作类助威方式主要是借助于器械或者是肢体本身来“喝正彩”与“喝倒彩”;标语类助威方式则是以张贴、印刷等形式通过红纸、纸牌、旗帜等载体,用鼓动性的文字或者图片为运动员助威。

3.1.2.1 言语类助威方式

(1)观众助威口号

在体育赛事中,观众助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口头助威。观众助威的口号会根据场上情况或对手的变化而变化。

在球场上观众最常用的助威口号就是通过喊“加油”之类的词为运动员鼓劲。“加油”这种口号在我国球场是最常见的助威方式。在国外,观众助威口号也是最为常见的助威方式。常见的口号有“cheer up(振作起来!加油!)、go ahead(尽管向前吧!)、go!go!go!(世界杯最常见的助威口号)、fighting(韩国人较常使用的助威口号)。

观众助威口号不需要准备,而且也比较容易模仿,所以这种助威方式最容易广泛传播。因此,观众助威口号是球场观众助威最常见的方式。

(2)观众助威歌曲

关于观众助威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第一首鼓励运动员比赛拼搏的歌曲诞生于Minnesota大学[1]。随着社会与看台文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的观众助威歌曲越来越多。在每届奥运会与足球世界杯开赛前,都会有相应的主题歌曲出现,而这些歌曲有很大一部分就成为了观众助威利用的一种手段,通过唱歌为自己支持的运动队鼓舞士气。

对于观众助威歌曲方面做的最出色的是欧洲足球赛场,每一家知名、悠久的足球俱乐部都会有自己的队歌(见表5)。中国国内的俱乐部虽然起步晚,但是已经有一些俱乐部都有了自己的助威歌曲。这样就给球迷提供了一种新的助威方式。不管球队处于领先或者落后,球迷们都可以通过高声唱队歌的方式来为球队加油。

3.1.2.2 动作类助威方式

(1)肢体类助威

在体育赛事中,呐喊已经不能充分体现观众的激情,许多动作类的助威方式渐渐使用(见图2)。鼓掌是最常见助威方式,并且被广泛运用到各类体育赛事中。2002年韩日世界杯韩国的“红魔”啦啦队新颖的助威方式、整齐划一的动作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穿着红色衣服、戴着蚩尤天王面具助威的“红魔”已

图2 球场观众肢体类助威

经成为了韩国人足球文化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如此出色的啦啦队,韩国足球队才历史性闯入了世界杯四强。由此可见观众助威对体育比赛的重要性。

在球场上行为类助威方式影响最大的就是“墨西哥人浪”。在1986年墨西哥举行的足球世界杯赛上,“人浪”作为一种助兴方式第一次亮相世界体育舞台。当一部分球迷高举双手跳起来又坐下后,邻座的球迷就接着继续“表演”,这样,壮观的“墨西哥人浪”就产生了[1]。这种助威行为方式的产生给观众助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助威行为不再单单只是靠呐喊和唱歌,特别是在足球、橄榄球、棒球、垒球等一些大型体育场内,观众的声音往往会很小而且很杂,对运动员的鼓舞也是很有限的,但是,“墨西哥人浪”这种借助观众肢体的助威方式,不仅助威效果影响力大,而且助威范围广,基本上可以带动球场的所有观众一起进行“墨西哥人浪”。从其产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种助威方式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已经成为了各种大型球类赛事观众助威不可缺失的一种助威方式,特别是当场上出现高潮的时候,“墨西哥人浪”这种助威方式能将观众的激情发挥到顶点。“墨西哥人浪”的助威方式不仅使观众的热情得到释放,更让场上的运动员倍受鼓舞,从而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2)借助器械类

随着观众热情的不断提升,现场观众经常会敲锣打鼓为所支持的球队助威。而在篮球,羽毛球等室内举行的体育赛事中,观众们会用矿泉水瓶、啦啦棒、锣鼓等工具制造强大的音量给自己支持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助威(见图3)。 观众们借助器械类助威方式会因比赛项目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欧洲球迷们会通过放烟花的方式来助威,而美洲球迷则会采用向空中撒碎纸屑的方式来助威,非洲球迷除了喜欢舞蹈之外,还会借助当地的乐器来为主队加油,对于我们中国球迷来说更多还是采用敲锣打鼓的方式[7]。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观众助威的方式会层出不穷。观众已经成为了体育比赛场上的另一道风景线,已经成为了体育赛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3.1.2.3 标语类助威

在体育赛事中,现场的观众会以各种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观赛时的情绪,使用各式标语也成为人们观赛时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国外许多球迷协会组织中,标语甚至被视为不可替代的精神标志物。石岩等(2008)认为赛场体育标语能够渲染赛场比赛气氛,强烈地感染比赛现场观众及运动员的情绪,同时也折射出看台文化,以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现象,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在体育看台标语中应用。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体育赛场上观众的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也引发了对如何更好地引导观众文明观赛地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看台标语现象、作用、功能及背后问题的思考[8]。

有时观众还会在赛场内挂一些具有鼓励性的横幅、挥舞彩旗或者带有运动员照片的宣传板等方式为运动员或者运动队助威(见图4)。

3.1.3 按观众助威行为的文明程度分类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按文明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文明助威行为和不文明助威行为两种。如何提倡球场观众文明助威行为以及引导观众不文明助威行为不仅是球场赛事管理者赛前必须面对的问题,更是使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对于文明看台的打造,石岩等(2007)认为看台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创建的历程,主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同时需要经历“动员―落实―强化―更新”的建设过程[9]。屈东华(2006)指出,有71.24%的观众在观赛的过程中出现过不愉快的情绪。他们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有提前离场、大声叫喊、不再给本队加油、责怪裁判员和运动员等;14.3%的观众会喊教练下课或给客队起哄;1.4%的观众甚至表示“会往场内扔东西”。[10]

3.1.3.1 球场观众的文明助威行为

何凯(2008)认为观众助威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员个体、比赛的不同时机,选择不同的助威方式。

根据第11届全运会和2011深圳大运会赛事管理者出台的观众助威守则,球场观众的文明助威行为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要得体

球场观众不管是使用言语、肢体还是标语类助威,在语言内容和方式上都要得体。既能释放自己的激情,又要尊重运动员,为他们的技术和风格叫好。

(2)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要适度

观众的助威行为不能影响教练的指挥、裁判的判决和赛场的秩序。在球场比赛中,特别是在比赛期间,由于观众人数较多,往往因为观众的不适度助威而使运动员无法及时听见教练员的部署。

(3)球场观众助威要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观众在观看比赛期间,要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为运动员助威。上万名观众同一个声音、同一个口号,共同为我们的运动员呐喊助威,这才是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体现。

(4)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要专业化

球类项目多种多样,并不是每种球类都是一种助威方式。作为观众对球类项目要理解的多,了解项目的内容、比赛的规则,从而掌握助威的时机和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助威行为不盲目、不偏激。

3.1.3.2 球场观众的不文明助威行为

观众助威的不文明行为指在球场这一特定场合下观众向球场实体建筑物上涂鸦、乱丢垃圾、制造喧闹的噪音、损坏物品、故意身体奔跑、发出噪音等助威行为[11](见表6)。

将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分为文明助威行为和不文明助威行为对于赛事管理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赛事管理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分类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3.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三维分类

前面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分类是属于一维分类。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对其分类也不尽相同。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具体表现在7个方面:言语类助威、动作类助威、标语类助威、“喝正彩”、“喝倒彩”、文明助威、不文明助威。这7个方面按照各因素的性质,分别可以纳入以下三个维度内:球场观众的助威方式、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意图和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文明程度。三个维度下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具体有12种组合(见表7)。

从表7可见,有一些种类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是不存在的,如不文明言语、动作、标语“喝正彩”行为等。另外,三维分类下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普遍存在于国内外赛场(见表8)。

总之,从三维角度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分类,可以更加准确、详细的将具体观众助威行为进行分类。这样细致分类可以帮助球场赛事管理者引导观众文明助威,从而减少看台上的不文明之声,打造文明看台。

4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赛场情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4.1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产生的理论模型

根据Ellis(1957)的ABC理论[12]、社会心理学的集群行为理论(Collective Behavior Theory)以及参考石岩等(2010)中国式球场观众流氓话语产生的理论模型,初步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模型进行理论构建(见图5),即助威行为不仅仅是观众的情绪表达[13],而是球场这种特殊复杂的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理论模型将引起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事件分为5个方面,分别是教练员指挥、运动员表现、裁判员判罚、胜负比分变化、现场工作人员行为。

Galen 和Matthew 等(2003)从动机与依附点的角度把观众分为观赛者和球迷,观赛者是那些仅仅观看比赛的人,而球迷是那些娱乐消遣的热情爱好者[14]。到球场观看比赛的观众有着不同的动机,从而影响着他们不同的助威行为。

教练员指挥、运动员表现、裁判员判罚、胜负比分变化、现场工作人员行为是诱发事件,为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产生埋下伏笔;群体感染、群体暗示、模仿使观众在球场特定环境中产生认知,为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产生提供条件,使球场出现大规模的观众助威行为。

4.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赛场情境的互动过程

4.2.1 球场观众与球场人员之间的互动

在这里球场人员包括除观众之外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4.2.1.1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主要目的是为自己支持的运动员或运动队鼓舞士气,从而使其获得胜利。运动员的表现不仅影响着观众助威行为的时机,还影响着球场观众究竟是“喝正彩”还是“喝倒彩”。因此,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运动员之间的互动是比赛胜负之外主要的看点!

当代竞技体育就是一种对人类身体极限的追求。并不是仅有艺术体育具有审美性,球场上运动员激烈的对抗,极限的速度以及完美的身体协调性都是观众欣赏的一部分。到球场的观众被运动员高超的球技所吸引,这是球场观众“喝正彩”的原因之一;当比分出现有利于观众支持一方的变化时候,观众会给予最热烈的“喝正彩”;此外,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后,如果比分落后观众也会通过“喝正彩”的方式为运动员鼓劲;最后,当场上运动员出现一些友好表现时(如运动员拉扶摔倒的对手、为受地质灾害的地区鼓劲),也会引起球场观众“喝正彩”行为。

“喝倒彩”行为虽然不是我们推荐和提倡的助威方式,但它却又不可避免的出现在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中,特别是受运动员发挥的影响。这里所说的运动员既包括主队运动员也包括客队运动员。当运动员或运动队由于主观因素而导致的发挥失常,常常会引起观众“喝倒彩”;当竞争双方实力相当时,主场观众为了给主队鼓舞士气,常常采用为对手“倒喝彩”的助威方式,以达到影响对手正常发挥的目的,最后,当运动员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出现时,观众也会通过“喝倒彩”的助威行为来对此运动员表示不满。

4.2.1.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裁判员之间的互动

裁判是比赛场上的法官,其业务水平与执法尺度的掌握与比赛结果密切相关。裁判在比赛中出现的误判、错判和漏判可能会完全改变比赛的结果。这不仅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情绪,也会影响到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在球类比赛中,裁判和观众助威之间的互动是彼此互相影响。裁判的判罚会直接影响观众“喝正彩”与“喝倒彩”的助威行为;同样观众的喝彩声也会间接影响到裁判的判罚。为此,Nevil(2002)做了一个实验,来观察主队观众对于各种现象的反应是否影响裁判的正确判罚,即6个裁判在一个无主队观众反应的背景下判断,5个裁判在有主队观众干扰下判断,结果表明:有观众干扰的裁判的判罚明显偏向主队观众[15]。

裁判对球场观众“喝正彩”与“喝倒彩”的助威行为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判罚的公正性以及是否有利于观众所支持一方运动员或运动队。

裁判判罚影响观众助威“喝正彩”的表现:首先,裁判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比赛进行吹罚,并且没有错哨;其次,当裁判的判罚有利于观众支持一方时,观众也会给予热烈的喝彩声,特别是当裁判对对手进行惩罚时,“喝正彩”的观众会相当狂热;最后,当裁判做出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利益与安全以及有利于场上队员和谐的判罚时,观众也会不留余力地给出掌声。

相比之下,裁判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误判、错判、漏判情况时,观众会出现“嘘”声的“喝倒彩”行为;当裁判的判罚不利于观众支持一方时,观众不仅会“嘘”声四起,而且还会喊出“黑哨,换裁判”等“喝倒彩”行为。

在任何大赛前都会强调裁判的重要性,要求裁判员严肃认真,公正执法。因为他们的工作不仅会影响到比赛结果,也会严重影响观众的助威行为,更会影响到观众对比赛的信任程度。

4.2.1.3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教练员之间的互动

教练员与观众在球场上一般不会直接互相影响,但是教练员通过自己的指挥或者是运动员的表现间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助威行为。

每个教练员都有自己的指挥风格,有的温文尔雅,有的脾气火爆。只要是为球队好,观众都会“喝正彩”给予支持。在2011年8月8日在广州与新西兰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主教练由于对裁判不满而怒吼,虽然观众对裁判“嘘”声不止,但是由于主教练的表现还是让很多现场的观众为其“喝正彩”。总之,观众给予主教练最大的“喝正彩”助威行为取决于球队的成绩,如果成绩糟糕,即便是在有名气的教头也会难免遭遇“喝倒彩”的声音。

战绩不佳、球队没有战斗力、队员不和等现象观众都会把矛头指向主教练,认为其没有领导能力,指挥不当造成的。球队不堪的表现使得主教练必然会听到观众“喝倒彩”的声音。在中国与老挝足球比赛中前中国男足主教练在球队0∶2落后时,全场观众“喝倒彩”的声音响彻全场。但是,这种声音没有指向场上拼搏的队员,而是指向了主教练。全场观众齐喊“XXX,下课”。由此可见,主教练虽然没有直接影响观众助威行为,但是球队的表现、裁判的判罚却有时间接引起了观众与主教练之间的互动。

4.2.2 球场观众助威行为彼此间的互动

Le Bon(1921)指出,处于激动群体中的个体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及主场气氛,都成为有力的暗示刺激,使观众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迅速与群体融为一体。球场观众的群体差异性使观众具有不同的思维,但因处于群体中而具有易被暗示、易传染等特征,使群体思维不谋而合[16]。球赛属于大型公共场所群体活动,观众处于群体中极易被群体的助威行为感染,一旦既定的情景出现,观众便会随之助威。

群体感染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传播,形成无意识、不自主的统一过程。同时,观众处于群体行为中是很容易感情用事的,即使其原有的社会知觉是正确的、客观的,也会受到群体感染的影响而失去理智。

因此,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之间的互动,其实就是观众助威行为之间的群体感染和模仿。这种互动就是由点及面的形式感染,一般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这种群体行为往往都是少数人带头然后大家模仿,最后形成全场观众一起助威喝彩。观众不管采取“喝正彩”还是“喝倒彩”的助威行为都是会受到彼此影响。这种观众助威彼此间的互动最著名的方式还是要算“墨西哥人浪”了,这种人浪起初都是由赛场的少部分观众发起的,然后旁边的观众受到感染也都相继参与进去,最后发展到全场观众一起进行人浪的助威场景。

5 小 结

(1)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是指球场观众个体或群体,通过言语、肢体等正面积极的方式或是通过“喝倒彩”方式,以达到支持自己所喜爱运动员或运动队目的的行为。

(2)分别从球场观众助威方式、助威意图和助威文明程度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一维分类,分为言语类助威、动作类助威、标语类助威;“喝正彩”、“喝倒彩”;文明助威、不文明助威。结合一维分类,又对球场观众助威行为进行了三维分类,提出三个维度下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12种组合,其中有一些种类的球场观众助威行为是不存在的,如不文明言语、动作、标语“喝正彩”行为等。

(3)从球场观众助威行为与赛场情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球场观众与球场人员之间的互动以及球场观众之间的互动,并初步建构了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互动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 周国英.中国助威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宋凯,卢元镇.国内外球迷现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4):5-10.

[3] 石岩.球场观众暴力的理论阐释和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1-5.

[4] (美)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下册)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566-567.

[5] 和立新.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中观众观赛倾向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33(12):19-22.

[6] 谢光辉,唐东辉.近三届世界杯运动员进球庆祝行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29(4):46-50.

[7] 刘剑,张薇.从“喝倒彩”行为管窥体育观赛干扰现象及其原因[J].科教导刊,2010:198-199.

[8] 石岩,孙继龙.国家队训练场(馆)标语设置理论、问题及策略[J].体育科学,2008, 34(11):

36-46.

[9] 石岩,王莹,任宇.我国球迷文化演进和看台文化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1(5):27-32.

[10]屈东华,王海霞.全国排球联赛看台文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27-32.

[11]林士杰,张坤益,蔡孟璇.2009世界运动会现场观众观赏动机、行为及满意度之研究[J].

2009年国际体育运动会健康休闲发展趋势研讨会专刊,2009:173-183.

[12]ELLIS A. The Practice of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M].New York: Springer, 1995.

[13]石岩,范冬梅.中国式球场观众流氓话语分析及应对策略[J].体育科学,2010,30(8): 27-34.

[14]GalenT.Trail,Matthew J.Robinson, Ronald J.Dick Andrew J.Gillentine. Motives and Points of Attachment: Fans versus spectators i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2003, 12(4): 217-228.

[15]Nevil A M, Balmer N J, Mark Williams A. The Influence of Crowd Noise and Experience Upon Refereeing Decisions in Football [J].Psychol Sport, 2002,3(4):261.

[16][奥]Sigmund Freud. 杨韶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7-37.

上一篇:球星的身体资本与文化象征 下一篇:体育服务认证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