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家乐福与诺基亚不辩解

时间:2022-08-07 05:33:49

“迟到的补救,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毕竟是迟了。”对于“5.12地震”抗震救灾行动中企业的不同表现,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李金林看作是评分器,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在本次地震灾情中的积极行动都要加分,这一举动将会加大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赖度和支持度,同时也会产生对于跨国公司的各种复杂的心情和质疑。

陷入信任危机

面对质问,被称为“铁公鸡”的跨国企业的解释显得极为苍白――超过十家跨国企业的公关总监解释:要汇报国外总部,时差是捐款时间延误的祸首;超过五家公司表示,中国区老总在国外,无法及时联系。这种表现,究竟说明这些跨国公司应急处理先天不足,还是对地震重视不够?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明超预测,不久的将来,跨国公司将可能会遭遇更加激烈的挑战。因为在过去的年份中,在华跨国公司几乎被神化,其管理理念、品牌价值、商业模式等等都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引领成为整个行业的典范,但是经历过一些实践考验后,跨国公司的真面目正逐渐揭开。

不过一些持反面观点的人士认为,民众过分苛求了跨国企业的行为,并将其引申为一种狭隘的民族情绪。但正方人士反驳认为,民众不是要求这些跨国企业捐多少钱物,而是如何表现?面对灾难,企业应该激发的社会责任感,让公众真正看到企业的形象。

家乐福要打翻身仗

在众多跨国企业遭到质疑的同时,有些跨国企业反而受到宽容。一度陷入“支持”危机的家乐福正试图借助此次地震挽救形象。

得到汶川地震消息后,家乐福中国不失时机地亮明了态度:家乐福集团要和中国本土企业一样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他立即与位于成都的中西区取得联系,震后第一时间通过家乐福总部国际基金会向灾区捐款200万元。这一切迅速反应,均由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国伟坐阵指挥。13日,家乐福又追加了100万,并捐赠了22万元的物资,后续家乐福从全国调集物资,送到成都门店,保证物资供应并维持物价水平。

除了物资支援,“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灾后重建。”家乐福中国区媒体经理陈波透露,家乐福正与四川政府积极沟通,希望参与到灾后儿童心理教育工作中。

对此品牌营销实战专家王菌认为,毫无疑问,这一举动为家乐福的形象加分不少。虽然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但是善良而且极讲面子的中国人,不会对别人示好的善举无动于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灾难是上帝留给家乐福的一线转机。

诺基亚不想辩解

上到“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第6位,再通过无限广大的网络和电信系统传遍全国,这让手机巨头诺基亚头痛不已。但作为诺基亚资讯部经理的沈健无奈的表示:“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不想辩解了。”这些天,他一直在忙着统计诺基亚全球捐款。

不想辩解不等于没有行为。沈健介绍,震灾后的第二天,诺基亚作为第一家手机提供商联系了中国移动。双方一拍即合,救灾方案迅速达成一致:诺基亚捐赠4500部救援手机,中国移动提供全部SIM卡。同时,诺基亚向红十字基金会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并由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为当地的运营商提供24小时现场支持服务,确保网络高效畅通。

而随着救灾进程的推进,5月16日,诺基亚启动援助第二阶段方案,再次捐赠了7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药品及500部手机的捐赠,用于进一步的救灾支援,并聘请了国际救援医疗队“Global Doctor”与中方合作,组成了一支25人医疗队,增加营救机会。

另外,5月17日,诺基亚西区成都分公司员工组成的3支特殊救援服务队,带上发电机和充电器,深入四川省绵阳、德阳灾区。为灾民实行充电服务。

而对于灾难中的孩子们,沈健表示:“地震的爆发,让我们率先把四川地区确定下来发展‘手牵手,心连心’计划。”据透露,“手牵手,心连心”是诺基亚在中国首创的早期儿童教育养护中心,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现在诺基亚已经制定了延伸至未来2年的中长期的救灾计划。

上一篇:迟到的宝洁 下一篇:汶川地震给企业一次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