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辛唑酮栓加肛肠洗剂治疗肛窦炎100例效果观察

时间:2022-08-07 03:26:47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84-01

【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美辛唑酮栓联合中药肛肠洗剂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肛窦炎确诊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美辛唑酮栓,每次1粒,每晚睡前纳入内,持续使用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肛肠洗剂,每日1次,持续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肛窦炎;美辛唑酮栓;肛肠洗剂;中西医结合疗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日常饮食中辛辣肥甘之品摄入量不断增多,肛窦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肛窦炎是指肛窦、瓣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作肛隐窝炎。肛窦炎的发病与肛窦自身开口向上且成凹陷型漏斗状的解剖结构关系密切,临床数据显示,诸如脓肿、肛瘘、直肠粘膜下脓肿、肛周瘙痒以及肛裂等的肛肠疾病中约有85%都与肛窦炎症有关[1],由于本病是一种潜在的感染病灶,常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100例肛窦炎患者实施美辛唑酮栓联合肛肠洗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肛窦炎确诊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1.5±12.4)岁;病程最短6d,最长1年;对照组92例,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8.5±11.2)岁;病程最短12d,最长1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与肛窦炎相关的诊断标准制定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标准如下:①重坠、胀痛、排便时加重,甚则伴有针刺样疼痛或放射痛,或伴有肛周潮湿、灼热;②镜检可见肛窦与瓣充血、水肿,甚则糜烂,伴有脓性分泌物,指诊可触及凹陷或硬结,患者肛窦部有明显压痛或触痛;③肛肥大均不超过黄豆大小。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美辛唑酮栓,每次1粒,每晚睡前纳入内,持续使用4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肛肠洗剂,药物组成为: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连翘30g,乳香l2g,没药l2g,丹参20g,赤芍12g,芍药14g,黄连12g,黄柏l2g,甘草6g。上方加水1000ml,浸泡2h后水煎2次,每次取煎液500ml,将两次煎液合并后再煎浓至400ml,放置滤过后对患者实施保留灌肠,15~30min/次,灌肠液温度保持在38~40℃,持续治疗14d。

1.4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肛窦炎的疗效判定标准制定如下: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镜检及指诊均无异常体征;显效:患者偶有重坠、肿痛或里急后重感,但镜检及指诊均无异常体征;好转:患者症状、体征较前有所缓解,时有重坠、肿痛或里急后重感;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甚则需要手术治疗者。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采用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且以P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由于肛窦本身具有较为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如患者患者痢疾、肠炎、便秘、腹泻等疾病,或者排便次数增多,均容易对肛窦形成刺激或损伤,使肛窦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3]。

美辛唑酮栓具有抗菌、消炎、解痉、止痛以及改善局部微循环的功效,其中吲哚美辛通过对环氧酶形成抑制进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阻止炎症组织形成痛觉神经冲动,对炎性反应形成抑制,达到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肛窦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脏毒”范畴,其发病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及肥甘厚味之品所致,治疗上宜采用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法。本次研究治疗所用自拟灌肠方中,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黄连、黄柏清利中焦及下焦湿热, 丹参、赤芍活血祛瘀,凉血止血,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生肌,同时配伍芍药柔肝缓急止痛,甘草缓急补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给药方法上笔者采用中药煎液保留灌肠,使药液直达病灶之所,直接对细菌进行抑制或杀灭,起到抗炎、抗渗出的作用。研究显示,研究表明,直肠给药与静脉给药相比,二者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而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效果的2倍,还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4],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安阿垌.肛肠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0-25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病症诊断标准[s].1995.131-132.

[3] 董玲英,李琼华.牛黄痔清栓治疗痔和肛裂100例[J].中国药业,2009,18(4):58-59.

[4] 王洪才.直肠滴人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13.

上一篇:血清孕酮对鉴别宫内先兆流产、早早孕、难免流... 下一篇:蒙脱石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