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钙强化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时间:2022-08-07 03:23:14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抗炎、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回顾分析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两组各13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mg/日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日口服,疗程均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EKG)心肌缺血、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LDL-C,TG,T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KG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强化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抗炎、抗心肌缺血作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对防治NSTEMI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强化治疗 心肌梗死 急性 非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AMI)根据心电图上有无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两类。两者在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预后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临床上NSTEMT较少见,且多见于老年人[1,2]。本文回顾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情况,现整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4~76岁,平均62.4±11.3岁。入选标准:①心绞痛时间>30分钟;②EKG出现多导联持续性ST段压低≥0.1mv;③肌钙蛋白I(cT-nI)超过正常值的3倍。排除原有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根据病情予以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mg/日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10mg/日口服,疗程均6个月,剂量个体化调整。治疗期间住院登记,院外随访,资料完整,列入统计。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浓度、CRP及肝、肾功能并作EKG检查。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LDL-C,TG,T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

EKG心肌缺血改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KG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NSTEMI是急性心梗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且临床症状不典型。NSTEMI患者血管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并引发猝死的重要原因。因而,针对易损斑块治疗是治疗的基石,降脂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3]。本组资料中两组治疗前后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钙可通过选择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过程而为肝细胞大量摄入,具有选择性分布,其相对亲水性质还使其能够避免在消除前即需细胞色素P450广泛代谢的缺点,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低于已有药物。本组资料中强化治疗对NSTEMI患者的抗炎、抗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作用,治疗组治疗后CRP,LDL-C、TG、T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丽萍.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18例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31):38.

2 孙宇.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09,6(9):111-112.

3 刘海珍,何静,林.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56例[J].医药导报,2011,30(4):479-481.

上一篇:恶性肿瘤致急性肠梗阻60例分析 下一篇: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化疗36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