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艺术高位置面罩共鸣探析

时间:2022-08-07 03:18:46

演唱艺术高位置面罩共鸣探析

摘要:一般来说,在声乐演唱中美好声音的标准就是声音上下统一、圆润、明亮、高位置、具有穿透力且带面罩共鸣。在声乐演唱学习中,很多学习者不但没有获得面罩共鸣,反而还常常把鼻音当做面罩共鸣,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演唱实践经验,主要分析在演唱中如何避免鼻音,从而获得高位置的面罩共鸣。

关键词:高位置;面罩共鸣;鼻音;共鸣腔体

无论是专业的歌唱演员还是声乐学习者,谁都希望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和追求。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艰难的学习摸索过程,才能获得令人羡慕的高位置的面罩共鸣的声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歌剧大师,吉诺・贝基曾四次受邀来我国讲学,他非常强调面罩唱法,他认为保持面罩共鸣是非常关键,没有面罩共鸣的歌唱技术是有欠缺的。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对面罩共鸣也有着个人的理解,他认为有了好的面罩共鸣,必然有好的音色。歌唱方法只是手段,面罩共鸣才是结果。不仅如此,意大利最负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以及帕瓦罗蒂也都极其重视面罩共鸣。有些国家也把以发挥面罩共鸣为核心的声乐训练称之为面罩唱法而加以严格训练。我们看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声乐学习者都误把鼻音当作是面罩共鸣。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面罩共鸣而避免鼻音呢?本文在多年的演唱实践和教学基础上,试就演唱艺术中高位置面罩共鸣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什么是面罩共鸣

1.面罩共鸣的概念

简单地说,面罩共鸣是在正确的气息支持下,把口腔、鼻翼、鼻腔、胸腔的整个通道全部打开,面带微笑、软腭抬起,声音通过咽壁反射到两眼之间的眉心处,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会上下统一、圆润、集中、明亮、更具有穿透力,我们常把这种声音称之为高位置的面罩共鸣。面罩其实就在你脸前面的上部,即眉心、鼻梁、额窦、蝶窦一带。由于这个部位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而且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所以要掌握它就必须细心了摸索,认真体会,可以用哼鸣练习来逐渐体会头腔共鸣的感觉,也可以发一个i(衣)母音,从低到高,同样可以感觉到声音从喉口一直上滑到头腔部位。

2.面罩共鸣的特点

面罩共鸣实际上是一种高位置的演唱方法。通过面部各个共鸣腔体的振动来获得演唱的高位置,使演唱者的声音丰满、圆润、有色彩、更集中、更明亮、更富有穿透力。这是歌唱时的一种自我感觉,当获得这种感觉后就会感受到面部有微微的振动。面罩是个倒三角的形状,从两眼向下到鼻梁的部位,其共鸣产生于口腔、咽腔和鼻腔。世界上多数著名的声乐大师,在演唱中都充分用到了面罩共鸣。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认为: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是声音的共鸣焦点和支持点。歌唱家帕瓦罗蒂认为:面部的声音共鸣感觉就像一个盒子。盒子的范围在眉、眼以下,上牙床以上,两腭的小窦腔内,是靠“前”的。瑞典著名歌唱家尼尔森说:我千方百计地使声音进入面罩,当我感到声音在头部有共鸣时,我就知道我的演唱一切正常了。 《卡鲁索的发声法》一书中讲到:在腭的上面是共鸣室,它包括所有的面罩,由所有的腔体额窦和上腭窦以及额骨等组成。可见,面罩共鸣的歌唱艺术中是多么地重要。我们了解面罩共鸣的特点,有力于我们在演唱去实践和追求,使声音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二、什么是演唱中的鼻音

歌唱中的鼻音简单解释就是指歌唱时声音闷在鼻腔里,没有通过面罩放射出来的声音,我们把这样的声音称作鼻音。鼻音是歌唱时常见的毛病之一,鼻音重的人歌唱时音色暗淡无亮点,没有光彩,又闷又重,位置较低,声音发闷,既不通畅又传不远,不动听,没有表现魅力,让人听后不舒服。所以我们要获得高位置的面罩共鸣的声音,必须正确认识和了解鼻音,这样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中的鼻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声音观念问题

很多初学者唱出来的歌声鼻音很重,我们说是鼻音,但是他自己觉得不是,说是鼻腔共鸣、面罩共鸣。这就说明他还没有辨别出什么是鼻音?什么是鼻腔共鸣?要改变一个形成很久的错误声音概念,是很艰难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避免鼻音问题,首先要从学会从辨别正确声音概念入手,让他明白正确科学的声音是什么样的?知道什么是鼻腔共鸣、什么是面罩共鸣?当他从听觉上认识了,演唱中的鼻音就容易避免了。

2.共鸣腔体没有充分打开

笔者认为,凡是歌唱中鼻音重的人,他的共鸣腔体一定没有打开或者是没有充分打开。共鸣腔体包括胸腔、口咽腔、鼻腔、头腔等,歌唱时,这些腔体要充分打开,特别是软腭太往上提,是面部呈现微笑的状态,只有这样,在丹田气的支持下,声音才能反射到眉心处,产生面罩共鸣的感觉。反之,声音就会闷在口腔、鼻腔里面,形成鼻音。

3,没有丹田气的支持

只把歌唱的共鸣腔体打开,而没有持久、强烈的丹田气支持,声音是没有穿透力的,这样声音只能停留在喉咙、鼻腔里,没有送到面罩的共鸣点,唱出来的声音一定带有很重的鼻音。因此,打开共鸣腔体是前提,同时必须要有丹田的的强烈支持。就好像我们发炮弹一样,枪膛没有火药爆炸的推力,炮弹是不会发到地点的。气息对于歌唱十分重要,一位声乐专家说过,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著名歌唱家声乐大师卡鲁索说过:“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许多声乐学习者总是抱怨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不亮,闷闷的,其实这就是由于没有气息支持,使声音闷在鼻腔里,造成鼻音。

三、高位置的面罩共鸣的训练方法

要做到高位置的面罩共鸣而避免鼻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消除紧张情绪。

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指歌唱演员、声乐学习者对科学、规范的歌唱声音形态的审美的认知,对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对错误或不规范的发声的辨别、纠正意识和能力等。这是每一个声乐教师、歌唱演员、声乐学习者应该意识到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中,许多优秀的声乐教师和聪明的声乐学习者总是把“树立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作为声乐教学和学习的最重要的第一步,了解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是声音训练的目标和学习进程的参照物。所以每一个声东学习者要想获得漂亮的面罩共鸣,就应该先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有面罩共鸣的?什么样的声音是鼻音?如果他自己发出来的声音不知道是头腔共鸣还是闷在鼻腔里的鼻音,那么,不管你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你的声音会停留在声音训练的初级层次,甚至越学越糊涂,导致学习没有进步。这与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建立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对声乐学习者尤其是声乐的初学者是非常重要。同时,消除紧张的情绪也很重要,很多声乐学习者,平时练得很好,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总是唱不好,什么声音位置、面罩共鸣全然不知了,一紧张气息没有支持了,共鸣腔体也打不开了,这样声音没有强烈的气息支撑,共鸣通道没有建立,声音自然就不到位了,歌唱时鼻音浓重就不可避免。

2.把共鸣腔体充分打开

歌唱时要获得面罩共鸣,共鸣腔体的打开是必须的。就好比我们的道路一样,如果没有路,车就没有行进路线,就没有达到我们想到的目的地了。要得到上下统一、圆润、明亮的高位置面罩共鸣,充分打开共鸣腔体非常重要。

(1)首先,胸腔共鸣是低音的共鸣腔体,所有声音都以胸腔为依托,如果演唱时胸部是塌的,没有胸腔共鸣的,那么声音一定是单薄无力的。其次,打开胸腔共鸣是获得丹田气息支持的保障,如果演唱时胸部没有挺起,就等于把丹田气息的路被堵住了,这样唱出来自然就没有力,无法达到面罩,声音肯定闷在鼻子里,形成鼻音。要做到胸腔打开,一定要在身体积极放松的前提下,自然饱满的提起胸膛,同时要保持喉头的稳定,而且歌唱时不要伸脖子,这样才有利于气息的贯通。

(2)口咽腔共鸣、鼻咽腔的共鸣都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些共鸣的打开,给声音提供了共鸣和反射的空间。口咽腔共鸣是唱歌十分重要的部位,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它对是否具有丰满的声音、优美的音色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样,鼻腔共鸣也是非常重要,它是在口腔共鸣基础上,扩大并丰富歌唱共鸣的必不可少的共鸣区域,是获得头腔共鸣必不可少的桥梁。因此,这些共鸣腔体的充分打开,对获得高位置的面罩共鸣、避免发闷的鼻音很有好处。口咽腔、鼻腔的打开方法: 第一,用打哈欠的方法,下巴放松,在气息的作用下深深地把气吸到丹田,这样口咽腔、喉咙就会打开了;第二,鼻腔要打开,面带微笑、两腮抬起,张开嘴巴,使软腭向上抬起,舌面放松,这样笑肌会有震动的感觉,鼻腔就充分打开了,给面罩共鸣提供了反射的空间。当然,这些共鸣腔体怎么样打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一定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训练做到的。

3.掌握好歌唱呼吸技巧

共鸣腔体的打开是获得面罩共鸣的前提。要真正做到高位置的面罩共鸣,必须有持久的气息来支持才能获得的,因此,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是获得高位置面罩共鸣的根本。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歌唱的呼吸方法很多,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吸气多,换气快,气息大小和变化自如,因此歌唱家多采用这个方法。

(1)吸气――感觉自己手里捧一束鲜花,然后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歌唱的吸气方法。当吸气以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

(2)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保持住,而且呼气要均匀、舒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横膈膜控制气息的呼出,没有这样的控制,气息也不会持久,歌唱时一下就感觉没有气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于气息在领会及其运用上是一定的困难的,但是经过长期的训l练,就会慢慢的掌握呼吸的要领。这样歌唱起来就声情并茂,声音也不会闷在鼻腔里,学习声乐的信心也就更足了。由此可见,气息是声乐的基础,气息的训练在歌唱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4.保持健康的身体

我们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不管做任何事情,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保证,做什么都是徒劳。对于我们歌唱者来说,保持健康的身体,同样很重要。比如你有哮喘、鼻炎等,都会阻碍影响声音流畅。大家知道,当我们感冒鼻塞时,由于鼻腔不畅通,共鸣腔体自然受阻,声音就进不了面罩,鼻音就会很重。如果患上鼻炎,那么鼻子长期是不通的,对歌唱声音影响肯定是很大的。如果你有哮喘病,你的呼吸系统会受到阻碍,气息没有办法通过呼吸通道给声音支持,这样就影响了你的歌唱质量,没有达到我们的歌唱要求。因此,要做到面罩共鸣,避免鼻音,保持身体健康同样很重要,而且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养的嗓子,这对声乐演唱和学习非常有好处。

四、结语

总之,在歌唱中要避免鼻音,获得高位置的面罩共鸣,使声音更加美妙动人,一是必须建立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消除紧张情绪;二是打开充分把你共鸣腔体,协调各个歌唱器官关系;三是认真研究和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四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在掌握科学的发音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刻苦训练和不懈努力,在演唱中才能避免鼻音,做到声音上下统一、圆润、明亮而具有面罩共鸣,让听众感到心灵的颤动和共鸣。

上一篇:地铁里的紫色抹胸 下一篇:鸡上树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