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致复习 促进质量提升

时间:2022-08-07 03:08:56

追求精致复习 促进质量提升

内容摘要:对语言综合表达考点的复习,主要从精选、精改、精讲三方面落实“精致理念”,力求达到设计有效性、批改有效性、讲评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精选 精改 精讲

精致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如何将“精致理念”渗透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让理念落地生根。

对语言综合表达考点的复习,我主要从精选、精改、精讲三方面落实“精致理念”,力求达到设计有效性、批改有效性、讲评有效性的目的。

第一设计的有效性——精选

语言综合表达是江西高考中2011年首次出现的题型,它突出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限制严格,要求明确,连续两年的命题原则都是“紧扣教材,读写结合”。据此原则,我立足教材,注重迁移拓展,进行分项突破。

例一、请把《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扩写成一个优美的语段。要求:采用第一人称,情景交融;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

例二、读罢《琵琶行》,我们不禁会为琵琶女不幸的身世慨叹。请结合诗作,展开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替琵琶女写一段倾诉身世之苦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感情丰沛;不少于200字。

比较这两道题,我认为例一侧重考查语言的表达技能,设置了六项表达上的具体要求,分别为:使用第一人称;侧重情景交融;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学生既可根据老师的讲解,也可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描写。学生的作业也证明了他们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而例二的要求设置相对比较笼统,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很难写出感情充沛的文字。

第二批改的有效性——精改

所谓精改就是严格按高考阅卷要求精心批改。语言综合表达主要是为了检测考生的综合性语言表达能力,在内容、表达等方面大多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实践中常常存在三个问题:对表达方式的运用无法做到有机融合或有侧重地表达;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无法有机融合;无法比较鲜明准确地在200字的文段中运用所要求的表现手法。比如例一:人称、修辞手法运用是否恰当;情与景的描写是否有机融合;结构是否相对完整;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改完后应做好详细记录,使讲评时具有针对性,达到训练的有效性。

第三讲评的有效性——精讲

精讲审题。语言综合表达题是典型的“画地为牢”型试题,答题犹如“带着手铐脚镣跳舞”,不得越答题要求半步。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审清题意,既要落实显性要求,也要落实隐性要求。

例三、《故都的秋》中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

本题的显性要求是以“晨雾”为描写对象,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隐性要求是必须抓住“早晨”和“雾”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写出个性特征;写作时,应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对于以上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无论哪一条没落实到位都要扣分,比如:三种感官描写每少一种扣3分,没有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扣5分,没有抓住“早晨”和“雾”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景物进行描写的9分以下,不足200字每少20字扣1分。

精讲技法。语言综合表达的题型灵活,出题范围广,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技法,答题时尽量“卡”到要点,能鲜明准确地体现题目的要求。

例四、人们常说雪是大地的精灵,雪是冬天独特的风景,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描写一个雪花飞舞的场景,要求:采用第二人称,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

这是一道场景描写题,写作时应做到:交待清楚场景的背景。

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先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如:“像烟一样轻盈,像银一样亮白,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从空中飞舞而下。”然后具体描写。

写出气氛。如“操场上……马路上……院子里……”运用排比、拟人和比喻三种修辞手法,化静为动,使雪花显出生命活力。

注意一定顺序。如:先写面空中飘舞的雪花,再写点操场上、马路上、院子里,点面结合,条理清晰。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二中)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析 下一篇:营造阅读文化空间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