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6 11:06:37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在新课标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往日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开始朝着师生互动、扩展视野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新课高中美术

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三大误区

1.融入多种表现形式,但为“形式”而形式。在鉴赏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用游戏、表演等形式,把时间花在听觉或表演上,结果学生学习美术语言的目的没达到,甚至反而被削弱。还有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于小组合作的目的并没有认真考虑,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小组讨论,实际上是典型的应付式。这些课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却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失去鉴赏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因为这种热闹就像水面上的泡沫,学生并没有真正做深入的思考,对本学科的美术语言的学习迷失了方向。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片面化、庸俗化,失去了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2.让学生自由发挥,但自主成为“自流”。高中美术新课标实施以来,出现这样的观点:教师要少讲,要让学生完全自由地发挥,学生无论有何感受都是对的,并一味给予表扬,认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其表达的正误,并认为这是对学生个人感受和学习主动性的尊重。事实上,学生对作品的解释如果违背了作品的基本意义范围,则说明他对作品的鉴赏有可能还处于茫然的状态,教师不给予纠正,则是把“自主”变成了“自流”,这种做法,表面上学生获得了“自主性”学习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而且有可能导致学生这种自主性学习变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3.多媒体成“时尚”,但背离了课堂实际。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应该因地制宜,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时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似乎成了美术课的“时尚”,有的教师过分热衷于多媒体教学,不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好课,以为课件做得越精美越好。多媒体课件在他的手中成了高级投影仪,上课从不板书,每堂课都像放电影一样。其实多媒体在于辅助教学,不是主导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媒体。对于美术课而言,多媒体有多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体也有传统媒体的魅力,不能厚此薄彼,而要“喜新不厌旧”。

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实效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才能积极努力,不断进取,教师要将抽象的美术形象化,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方法来展现美术作品的魅力,因为学生只有在直观的、形象的教学形式的引导下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加大教学的信息量,或者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达到对整个艺术作品的形象又直观的欣赏,例如:在对艺术作品的材质和机理的美学艺术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才能,亲手为学生制作出相类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感官来亲身体会这些艺术作品的美,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作用,以此达到形象教学的目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投入精力,不断探索,来积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意义。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对着课本听,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且学生在教师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无法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思维的主动性,在一种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开发出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新思维,建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提前预习、以便及时掌握下一节课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上课时随意点名,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所预习、了解的知识讲解给同学们听。这样不仅学生提前学习了知识内容,而且可以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3.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教育教学方法。孔子有云: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教书也可以“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运用自己最擅长专业才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用这种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编美术鉴赏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学科在这方面拥有更大的开发空间,教师可以尽情地、自由地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才华。

4.教师要掌握应对课堂教学殊情况的应变能力。在美术类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走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放弃对学生的监督,在恰当的时候,要及时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提问,这样走神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心里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加以反思。在学习活动或者问题讨论过程中,课堂气氛有时会比较活跃,甚至出现纪律混乱、吵闹等不良现象,在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遵守课堂纪律,同时维持好课堂秩序。

5.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要想改变美术课堂沉闷、枯燥的学习氛围,教师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设置别出心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热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是一种宝贵的体验。高中美术课堂不应该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陶冶情操、培养美感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心灵课堂。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富有创新性,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加注重学生健康兴趣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1]宁燕玲.怎样进行中国画欣赏教学[J].美术大观,2009(10):154-155.

[2]王晓芬.美术欣赏课的创新教学法浅议[J].新校园(下旬刊),2010(1):103.

[3]孟晓伟.读图时代的美术欣赏教学――对美术欣赏课的感悟[J].新课程: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舞蹈教学对少儿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