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保:让城市“血液”更健康

时间:2022-08-06 10:26:59

水环保:让城市“血液”更健康

近日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中指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对此,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认为:“城市水污染治理已到了迫在眉睫的状态。要想让城市水环境的质量改善,一定要多领域协同工作,千万不要把城市的水污染治理单纯地当做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去看待。”

城市“静脉血”急需大排毒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形势较为严峻。水污染的状况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城市水务管理的模式、规划、工程的管理或是监管等某些环节存在较大问题。”中国水工业互联网站CEO张颖夏表示,“要解决城市水污染治理的难题,首先就要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

“无论是从城市规划还是宜居的角度看,做好城市水务管理都显得尤其关键。水环境在打造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澳大利亚水敏型城市研究中心高级生态工程师王健斌指出,“城市宜居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而城市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则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据了解,所谓城市水体,通常是指城市中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河流、河道和小型湖泊等景观水体,这是一座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宝贵血液。然而,受规划不合理、排污集中、截污不够、流量不足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的城市水体普遍污染较重,这也成为了阻碍国内很多城市发展的顽疾之一。

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一些城市水体尤其是中小城市水体,直接成为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市水体大面积受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了所谓的“黑臭水体”。

据环保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垃圾河、黑臭河共计1.2万公里,约占全省河流总长度的10%;江苏省城市类似水体约占全省河道总数的20%;河南18个城市有34条类似的河流,占全省河流总数的56.7%。

此次出台的“水十条”针对上述问题,也明确提出了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

据悉,根据国务院于2012年4月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其中,各类设施建设投资 4271亿元,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2443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1040亿元。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再管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很多城市病,而污水处理难无疑是其中较为复杂的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表示,“解决城市水污染的难题,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既要做好水环境的治理,同时也要做好污水的净化处理以及再利用。”

一些专家表示,城市污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所带来的副产品。中国每年排放污水800亿立方米,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大量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被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水污染又促使水资源紧缺日益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仅以淮河为例,2014年国家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数据表明,淮河干流水质全年都在Ⅳ类水以上,但主要支流的劣Ⅴ类水体超过23%。

业内专家透露,一些城市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把城市的水务管理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水环境暴露出问题之后再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进行治理。这不仅使得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同时也非常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水污染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更要高度重视。此次‘水十条’之所以引起较大反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明确指出了责任落实的主体以及考核机制。”吴舜泽说,“与地方GDP的数值相比,很多城市对水环境治理的态度是不冷不热,但现在却完全不同了,想敷衍了事再也行不通了。”

仔细阅读“水十条”不难发现,“严格目标任务考核”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水十条’中明确指出,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这实际上对于提升水环境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环保部污染防治司饮用水处处长石效卷表示。

综合治理必须对症下药

“城市的水污染防治,不能仅将目光聚焦在水污染的某一个方面。地方城市水体环境治理经验不多但教训却很多。过去大都提倡综合治理,但很多城市的综合治理工作往往容易进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怪圈,城市水污染治理是系统的工程,与建筑、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吴舜泽表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以上。中国的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有110个为严重缺水城市,缺水量每年在60亿吨。城市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紧迫。

据了解,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着力打造“海绵城市”。早在2014年,财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将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所谓“海绵城市”,通俗讲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就近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而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构建海绵城市,既要留得住雨水,又要能对雨水进行有效地处理和再利用。城市管网的完善、雨污的净化处理、水体质量的提升等都需要统筹兼顾且对症下药,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要站在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的高度来进行水环境治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翔说。

“在未来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城市的生态修复以及水环境的健康循环。城市水系统是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南琪说。

上一篇:压死胶片的最后一根稻草 下一篇:输卵管滑动性疝合并妇科肿瘤手术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