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劳越雨林传奇

时间:2022-08-06 09:35:15

砂劳越雨林传奇

说起热带雨林,你或许会马上想起万里之遥的亚马孙或非洲,然后被昂贵的价格、不便的交通等因素困住,就此作罢。其实就在与我们咫尺之遥的东南亚,便有足可以与那里相媲美的热带雨林。绝佳的生态、让人眼花缭乱的动植物和神秘的原住民部落,编织出堪称传奇的雨林秘境。

古晋美味人“人”爱

作为州首府的古晋面积不大,砂劳越河从城中蜿蜒而过,水让这里多了几分灵动。慢节奏的生活让美食成为这里当仁不让的主角,无论是城市中优哉游哉的人,还是不远处保护区中的“丛林之人”,都在享受着这份大自然的赐予。

从蔡明亮家的面店说起

走在古晋紧凑的市中心,眼前的景色会让人感觉无比亲近,因为随处可见传统的中国气息,街道上,紧密相连的建筑上都是竖行繁体中文招牌;刚刚经过装饰的大伯公寺香火鼎盛;身边经过的人,说的也都是中文……这些让人一下唤起人遥远的记忆――“南阳”。不过比这些眼睛看到的东西更诱惑人的,是那些从小店铺里飘散出来的美味。

你的美食之旅可以从蔡明亮开始,之前,一直以为这个享誉国际的大导演是台湾人,来到这里后才知道,他是地道的马来西亚人,并且就出生在古晋。

不过,当与当地人聊起这个话题,他们说到的重点并不是电影,而是美食。“蔡明亮的哥哥和弟弟,各在古晋有个面档。”街头喝茶的黄伯如是说,“已经很多年。前者名为‘大碗公’,面用很大的碗装着;后者并没有名字,只在一个叫‘老行家’的大排档中,几乎全城每个人都知道。每天从早上7点,店面就大排长龙,到9点就已经卖光东西收档。”

而另一家同样在古晋名声响亮的餐厅――民裕,落座店中,才发现奥秘所在:店内两边的墙壁上挂着各家媒体对民裕的报道,马来西亚的自不必说,还有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好吃客闻风而来――他们众口一词,极力推荐该店的什锦汤。

“大明星”什锦汤就盛在一个红色塑料碗里端了上来,还配上一碟蘸料。旁边桌坐着一位老态龙钟的胖婆婆,也在吸溜吸溜地喝着什锦汤。她是这家店最老的老板,50年前从潮州移民到古晋,开了这家点。老太太如今年事已高,她只需要每天坐在店里,看着孩子们忙来忙去,陪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们一起喝汤,日子便这么幸福地过下去。

面线寄乡情

中式元素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延续到今天,而偶尔可见的英国元素则是在诉说过去,百年邮局、高等法院等建筑都充斥着异域风情,尽管建筑完好,但内部已经另作他用,譬如那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便是现在的中央市集,这里有各种本地的手工艺品,无论是木头拼接手工上色的犀鸟,还是当地图腾图案的T恤,都做工精良又价格不贵。在这里的人们,在收获到喜爱的物品之后,逛得累了饿了,都喜欢在不远处的半露天市场中寻找美食。

如果问当地人什么东西最美味,得到的答案通常只有一个,红酒面线。没错,在这里每个华人的食物摊档前,都少不了红酒面线的身影,它几乎可以作为古晋美食的代表。

与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一样,红酒面线也与福州有着深厚的渊源,面线这发源于福州,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相传它是在九天玄女指点下做出来的,所以到今天,做面线的师傅都要拜九天玄女为祖师。很多虔诚到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悬挂对联,左边“金梭玉帛”,右边“牵丝如缕”,横批“巧夺天工”。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过土山寨诗》中用“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的诗句来赞美面线。如此充满传奇色彩的食物,自然在当年随福州人一起漂洋过海来到古晋,并发扬光大。

摊位前,眼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面线制作的全过程,师傅将白色干的面线扔进水煮沸的锅中,一会儿的工夫,面线被煮熟浮了起来,师傅麻利地捞出来盛在碗中,然后浇上早就已经备好的高汤,里面有鸡肉和自酿的福州红酒,再放上两个虾,喷香的面线就出现在面前。筋道弹牙的面线在带着红酒的扑鼻醇香汤料中,再喝着摊主自制的仙草凉茶,疲倦感顿时消失,惬意地坐着,看楼下的热闹场面。眼前,各种蔬菜水果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人头攒动,福建话、英语、马来语和当地原住民的语言混合在一起。

丛林美食家

在古晋享受美食之后,热情的店主总会免费奉上水果作为餐后甜品。几天时间,各种难得一见的热带水果会令你大快朵颐:新鲜饱满的山竹、闻所未闻的龙贡、个头巨大的海底椰……郊外的水果园坐落在半山之上,按人头收费,买好门票后便可随意享用果园内的任意水果。浓郁的颜色和香甜的口感,让东南亚的味道瞬时又浓郁了几分。这里的“明星”也非常喜欢吃水果。我们说的明星可不是梁静茹或是老牌艺人杨恭如,而是红毛猩猩,学名人缘。这种基因与人类96%相同的动物学名人猿,是婆罗洲特产,英文名称OranqUtan,原意为“丛林之人”。在砂劳越到处,与旅行有关的书籍、明信片、画册,都最爱用红毛猩猩当封面。它是这里最大牌的明星,千万记得去拜访。

Semenqqoh保护区是一片面积653公里的茂密丛林,23只红毛猩猩生活在这里。红毛猩猩不但都有名字,还有非常详细的个人档案:籍贯、生日、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有几个孩子……动物学家以Semenggoh为基地研究红毛猩猩的活动规律和习性,每天只有早上和下午两次的喂食时间,允许游客进入保护区,远远地安静看看。否则,随时有可能遭到红毛猩猩的哄抢。

原生诗巫

尽管是砂劳越第二大城市,但诗巫却是个少为人知的地方,即便问马来西亚人,很多人也会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或许正因为此,这里保持着浓郁的原生态味道,从古老的长屋到时代生活其中的当地人,从色彩绚烂的市场到其中魔幻感十足的画面,到处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长屋部落

在早年西方探险家的记载中,砂劳越长屋中生活的比答友族、依班族以及其他各部族的原住民,是赤身隐于从、手起刀落取对方首级的骁勇猎人头部落战士。今天,这样情景显然无法想象也不会重现,但如果在他们生活的长屋中留意一下,你或许会看到某个房梁下挂着的人头骨,这是他们祖先当年的战利品。

从诗巫市区开车45分钟,再走上10分钟的小路,就有一处保留完好的长屋。长屋其实如同我们的社区,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群体,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最初,选一处临近河流水源的平坦地带开山建房。随着人丁不断兴旺壮大,新房子接着旧房子不断往下盖,一间间一代代,时间长了,就成了长屋。生活在长屋的大家族有一个世袭的部族首领,长屋也以他命名。

在一条小河前的开阔地带,我们来到了Austen长屋的门前,它的长度140米,有400年历史。按规矩,进门前要连干3杯酒,以示主人的热情好客。好在是自酿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不至于让人没进屋便被放倒。

房门前的部分是晾晒粮食、种植花草,作用类似露台。房门以里分成两部分,前半是整个连通的公共走廊,部族的聚会或节庆祭祀等公众活动在这里进行,里面一间间被隔开的独立屋子,是起居生活的地方。

天暗下来,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打湿木道,再被昏黄的路灯反起来,配合着安静得只听见虫叫的小村子,有种田园诗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联系得格外紧密。

市场也是交际场

长屋中的部落祖祖辈辈生活于此,但另一个部族虽然来得晚些,但如今早已落地生根,扮演起繁荣当地经济的重要角色。1901年,福州人黄乃裳率福州十邑乡的乡亲漂洋过海来到诗巫,并与当时砂劳越统治者签下协议,开垦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诗巫。

之后,十邑、闽清、古田的乡亲先后分三批共1000人在诗巫拉让河口附近开垦,种植橡胶、油棕、胡椒等各种农作物,100多年以后,这里成为一个繁荣富庶的城市,也是拉惹河的主要港口。每天,大批农作物从这里运到马来西亚各地,很多还出口全世界。

无论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的当地人还是观光客,中央市场都是个不错的去处。每天天刚亮,诗巫街头还看不见人,只有象征诗巫的那只大白鹅雕像孤单地矗立在街头时,不远处的中央市场就已经开始新一天的繁忙了。在被高大顶棚覆盖的一片正方形区域下方,华人、马来人,还有东马的原住民伊班人,各自忙碌地收货、摆摊、打扫,七八点钟一过,大部分摊位已经摆上了各种货品,摊主站在柜台后,笑容可掬地期待着今天第一笔生意的开张。

最早出现的,通常都是满口福州话、头发花白的华人老伯,他们的祖先与这里做生意人的祖先,很多来自同一个村庄,所以有很多熟食的老朋友,即便不认识的,几句家乡话那么一说,也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姆鲁丛林惊喜

东马砂劳越的宁静海滨小城美里,简单到就像一个稍微放大些的渔村,这里不是旅游城市,因此,出现在这里的外来客更是不多,通常只有两种人,西装革履的专业人士和兴致勃勃的户外爱好者。前者的目的地是几十海里以外的海上钻井平台,另一路人,只有在这里住上一晚,才能赶上第二天一早的支线航班前往更偏远的姆鲁,位于那里的姆鲁山国家公园里。

酒店也是生态乐园

尽管已开通国内航班好一阵子,每天都有一架双侧带螺旋桨的小飞机轰鸣着降落到这个四面是山,中间勉强有一片空地和足够长跑道的机场,但姆鲁至今连个镇都算不上,几百户人家的规模被称为“村”更合适。没有姆鲁山国家公园这个世界自然遗产,姆鲁恐怕至今还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机场里没有行李传送带,门外自然也见不到出租车和大巴。全飞机的几十号人,被分装在门口等候的若干辆SUV和皮卡上,车子每经过一个沟坎,人都与车一起有节奏地向上弹动一下。即便如此也无所谓,眼前的景色足以弥补这点不适。一条笔直的公路连条标识线都没有,更别提红绿灯,头顶的蓝天和两旁的青山在流动起来后比静止时更有错落的层次,开了一阵子才见到人烟,那应该是个更小的村落,泛着波光的小河前,铁皮顶高脚屋被刷得五颜六色,皮肤黝黑的孩子在河边踢球或者跳水,多田园诗的情景!

姆鲁皇家度假村(Royal Mulu Resort)是整个姆鲁唯一一家酒店,它就在国家公园的区域内,占地广阔,以致初来乍到的人们前几次出门再回去都会迷了路。因为那条木栈道的主干之外实在有太多分叉,而头顶上高大树木营造出的环境又太过相似。不过这样也好,先演练一下,接下来进真正的热带雨林会更容易适应些。

几次乱转时,也就初步领教了东马自然与生态的丰富多彩:一只巨大的蜘蛛在专注地编织一张大网,看这工程的气势,想必接下来很多弱小都要被罩在网中央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趴在石头犀鸟摆设的鼻子上一动不动,如果不是仔细观察时发现,还真以为那是与犀鸟一样的人造产品!

向导的武艺

尽管酒店本身就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一部分,但没有谁想待在这里,而是在第一时间进入雨林的核心区域。占地广阔的姆鲁山国家公园有若干不同的行走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耐选择,向上走,海拔只有一千来米的山上却分布着像尖刀一样壮观的石灰岩石阵,它上过探险杂志的封面和BBC的纪录片,至少7天的徒步路程和每日的露宿对大部分人来说艰苦些。当然你可以选择向“下”走,去洞穴中看看,就在森林深处,广泛地分布着众多的石灰岩溶洞,这些干奇百怪的洞中,有的大到能容纳40架波音747飞机,有的装着成千上万的蝙蝠、燕子,还有的堆积着几百年以来的蟑螂粪,高达数百米……

这条路线毫无危险可言,木栈道平坦结实,连台阶两侧都有栅栏扶手,但有个好向导依然很重要,他能让人与这片神奇的自然环境快速地混熟。我们的向导阿丁绝对是这样的称职人选,这位年近五十的华人黝黑精瘦、身手矫健,他几乎全部的职业生涯都跟丛林有关,前20年的伐木工人经历对于近十年的向导工作显然有颇大帮助(前者随着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在这里已经绝迹)。在这片雨林中,把自己交给一位好向导会让人放心而踏实。这不仅因为他们能脱口所见这些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特征习性种种,还因为他们可以淡定地处理一切突发事件。

“这里的毛毛虫有几百种,大部分都很麻烦,它们爬过的地方,如果你不小心摸到,轻则很痒,重的话还会整只手肿起来。”当我们不小心中招后,他一边说一边信手拈来一片不知什么树的叶子,在嘴里嚼碎后给我擦了几下,半分钟后,轻微的红肿便消失了。

变色龙藏在叶子后头,变换个角度便可以看到其绿色的漂亮躯体;铁树生长缓慢、密度极高,耐潮耐腐蚀,做木栈道最适合;怡保树枝上长长的尖刺当年是猎人做吹桶子弹的上选,配上树中提炼出的毒液,见血封喉……看似平常的一切被阿丁那口马来味的华语娓娓道来,深深感到:万物有灵且美。

蝙蝠出场

东马的生态让人值得骄傲。去年一年,这里就新发现了将近40种新物种。不是灭绝,是发现!这里的生态绝对值得当地人骄傲,不说那些白天在雨林中出没的变色龙、猕猴、蟒蛇、各种毛毛虫,也忽略夜间出没的树蛙、闪烁着光泽的萤火虫……因为他们只是这里的小小配角而已,真正的主角,只在每天傍晚时候出没,它们因为数量庞大而在世界生物范围内鼎鼎大名,它们便是两百万到三百万只生活在这里洞穴中的蝙蝠。

在见到这庞大的蝙蝠之前,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些洞穴,只是时间还早,蝙蝠们倒挂在洞顶呼呼大睡,只是偶尔在手电筒的光束下能一窥其真容。不过洞穴本身也足够成为看点。它们有足以打动人的名字――风洞、鹿洞……在洞中,灯光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效果,让你对那些造型充满无限想象;洞口的形状则比前两者更有卖点,从漆黑的洞口朝外看去,洞口的剪影形状分明就是一张林肯先生的侧面肖像,几百年前的美国任务与当代的东马构成交集,是不是足够穿越?

上述这些,对比接下来的场面,都是不值一提的前菜而已。真正的主角,是在到达一片开阔地带时出场的。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蝙蝠出现了……第一群蝙蝠在5点时准时飞出。黑色的一群翻滚着冲出洞口,因为距离太高数量太多,所以只能看清群体。接着,第二个团队出现,比刚才的更多,它们不着急离开,而是在洞口变换了一下对形,成一个球状,到第三组出洞前才离去。从第三组开始,一群群间隔更加紧密,蝙蝠出洞的高潮时段到了。而此时,守在一旁的几只老鹰认为时机已到,杀进蝙蝠群捕食。但蝙蝠实在太多,即便有一两只倒霉的牺牲掉,也不会影响到整体出洞的节奏,老鹰忙活了一阵就吃饱了离开,但蝙蝠还在接连往出飞,直到下面的看客不停地低头活动脖子,天黑得看不清东西,还没有结束。此刻,坐在如露天小剧场般看台上的人基本已经散去,还剩下少数几个顽固分子,执着地等待着。

尾声

从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里满面兴奋地走出来,从远离尘嚣的自然奇景里恋恋不舍地回到人间,回望这片面积达到13万平方公里的缤纷大地,想要有条有理地画出一幅砂劳越全貌,但脑海中闪现过的,依旧是一个个极致体验的鲜活片段,让人无暇思考。我们所见到的,以及尚未见到的砂劳越,远不止这些。对于这片土地,我们只需要明明白白地感受到发自内心的亲近就好。因为,我们的呼吸需要新空气,我们的生活需要奇遇。

TIPS

语言

砂劳越是马来西亚华人占比例最高的一个州,无论是街头林立的中文招牌还是到处通行无阻的普通话,都让游客倍感亲切。此外,几乎所有当地人都可以用英文进行交流。

到达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每天都有航班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到达马来西亚砂劳越州的首府古晋。目前还没有直航,都需要从吉隆坡转机。如果选择早上出发,可以在下午到达吉隆坡后,当天转飞古晋。

购物

除了砂劳越首府古晋有屈指可数的购物中心外,砂劳越州内的多数地方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购物设施。有地方特色、卖手工艺品的小店是在这里最值得逛的地方。或许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店,能淘到非常特别的本地商品。

饮食

砂劳越由于华人众多,所以饮食口味上可以说与我们毫无隔阂,你不仅随处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国菜,还能尝到地道的马来风味。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旅游模拟”法 下一篇:梦想对话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