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研究

时间:2022-08-06 09:11:45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对于京津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协调创新机制不但可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还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的提高。本文将过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电子信息产业有着广阔的经济市场,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虽然京津冀位于我国的中心位置,彼此为邻,但是三地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缺乏协调发展的整体规划,各地都是小集群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一体化的发展。以调节产业结构和区域合作为基础的集群企业协调发展机制不但可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还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

二、产业集群理论

第一次出现产业集群模式的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由麦克尔.波特提出的,它的主要含义是将一些有着共同发展领域的公司、供应商等关联产业聚集在一定的领域中,在这一片领域中形成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一个比较专业化生产的聚集地,使各个企业共享这一片区域中的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一些外部的经济,同时还可以降低信息交流以及物流的成本,形成区域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以及产生一定的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存在以及发展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外部经济效应

在集群领域中企业的数量比较的多,虽然从单个的企业来看,企业的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在集群区内的企业有着高度的分工协作以及高工作效率的特点,使得产品可以不断的输入到集群区域以外的市场中,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的经济效益。

2.节约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囊括了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系列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最后的项目执行的成本等。在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很容易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这种企业集群之间的合作关系相对于远距离的企业合作安排,更加的具有效率。

3.学习与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为培育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企业之间彼此的相邻、激烈额竞争压力以及企业自身的自尊等等原因都迫使着企业的不断创新以及对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家企业的知识的不断创新很容易的影响着其他的企业,这种创新产生的外部效应对集群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产业集群制也促使着新的企业的诞生。

三、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产业集群,但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外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赵诖嘶础上的归纳。

就目前京津冀发展的情况来看,京津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如下几项基础因素:

1.生产因素

由于京津冀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京津冀有着良好的市场经济条件,。北京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科研、以及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天津的电子信息技术有着较强的研发力量,已经实现技术研发国际化;河北省在生产方面与北京以及天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形成了明显的产业梯度。

2.市场需求因素

根据区域内部的需求的环境来看,北京和天津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对于河北而言,信息化建设目前还没有和它现在的经济达到紧密结合的状态,没有形成属于本省的特色的信息化。但是,从区域外的需求环境来看的话,随着信息化的不断的发展,河北省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以及发展空间。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独特的特点,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对于全行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以及促进的作用。

3.一体化因素

近年来,京津冀针对电子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京津软件行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共同体的建设结构,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一体化信息产业基地。

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的建设策略

产业集群模式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建而言,无论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的宽度还是在深度方面,我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需要多渠道的协同推进,对于京津冀电子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设策略:

1.建立组织机构

目前,京津冀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目标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中,虽然各地方政府机构都在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实践,但是缺乏一些组织机构去推进该项目的进程。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符合京津冀电子产业发展的要求下,有利于促进信息的畅通以及扁平化。如果没有一个协调创新的组织机构的话,不利于一些信息的传播和整合,各个地区仍然存在信息不完整的状况,虽然京津冀三地在地理位置方面是紧密相连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实质性推动信息发展的机构,三地在电子产业协调发展方面仍然会止步不前或发展缓慢。组织机构的建立不但可以打通消息传播的渠道,避免了信息的不通畅,还有利于三地的一体化目标的建设。

2.优化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策略

充分考虑京津冀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最重要的是考虑三地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采用合理的协同发展策略。在选择决策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地区的利益以及要求,尽最大可能的是每个地区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至少要做到没有地区因为最后的决策而受到损失。由于电子产业信息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基础不一样,在技术、人员以及资源等方面同意存在着差异,发展的目标不同,所以,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采用协调的有效机制,很难实现共同创新的目标。

3.充分发挥集群企业模式的优势

集群产业模式具有稳定和灵活发展的优势,在京津冀集群产业模式中,企业的创新和生产以及市场紧密结合的关系是区域应对外部环境竞争的关键,充分的发挥集群产业模式的优势,有利于京津冀电子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产生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4.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由于各地的发展的情况不同,在选择技术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以及技术方面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对技术的选择路线以及措施方案进行反复的分析和比较,最后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方案。作出科学的技术选择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情况,必须做到因地制宜,不易全盘的复制。

5.可持续发展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京津冀地区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持续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有可能要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必定会经过市场的残酷竞争,这是产业发展的规律,如果不过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规律,急功近利,一定会适得其反,损害地区的利益。所以,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五、总结

京津冀地区的电子产业的发展是三地一体化的关键,作为高新技术的一部分,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技术并且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协调创新机制不但对电子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一体化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推进我国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传言,肖峋.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人民论坛.2015,5.

[2]李冰.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研究.区域经济学.河北经贸大学.2010(学位年度).

[3]周艺怡,沈佶.以城际战略产业链促进京津冀地区合作.2010-2010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

[4]邓希颖,王文汉.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强财务管理研究.中国商论.2015,28.

[5]黄友兰,余颜.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重庆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4,3.

[6]孟凡星,曹玮玮.全球价值链下福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9,4.

作者简介:肖 峋(1978-),女,汉族,湖南邵阳人,所在院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邓希颖(1975-),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所在院校: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职称:高级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朱传言(1980-),男,汉族,山东日照人,所在院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内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450905D。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栖霞市工业产品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