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企业组织的战略柔性

时间:2022-08-06 08:46:22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企业组织的战略柔性

【摘要】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柔性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新挑战,那么怎样构建分权化的财务管理战略体系,使企业各部门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并适应柔性组织的特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本文就对于柔性战略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企业财务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组织 战略柔性

随着我国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虚拟企业以及企业跨职能的网络组织正在逐渐完善,我国的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程,根据企业自身内外环境的变化实行柔性组织化的财务管理竞争战略方针,并不断地完善企业的财务目标,使理财的反应能力快速又准确,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柔性战略是各种战略的核心,对于财务管理的工作者也是一样,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战略胆识和风险意识,能够对战略进行全面的构想,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方针,并且在效率和效益方面也会提出相应的标准和依据。

一、我国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个企业要想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要建立一个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的职能组织,并且通过各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分工协作,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明显的提高。那么,这种柔性的战略组织,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为企业的跨业务组合提供竞争力和技能的相关帮助,切实地实现分工的、高效率的工作组织。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分权化的管理机制能够极大地提高业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业绩自然会提高很多。但是,企业也要意识到分权化也是具有成本的,一旦实行分权化就对总部的控制机制减少了,也就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另外,企业的总部设立的网络机制和协调机构也很难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得具有不同利益的单位与公司的矛盾加剧。

要真正地实现这种“分而不乱”的管理机制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因为这是公司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战胜其它对手的关键。与此同时,企业的业务单位也要制定一个财务战略,使得企业在变化莫测的市场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财务管理者认真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跨业务单位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总部与分权化公司之间协调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柔性战略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 项目小组及交叉组织的建立

企业管理的柔性战略是通过跨职能的组织而形成的,那么什么是柔性的管理组织呢?就是指企业中的那些没有相关规定约束的标准化组织,它们可以随着竞争中战略形式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灵活的调整管理战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技能柔性管理组织最早是存在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的,我国借鉴其成功的管理经验来使得我国的企业更健康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这种柔性组织由于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等优点,在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尤其是公司设立的各种项目小组,它们不仅可以进行组织整体化,还能够跨职能部门工作,例如市场开发、资金管理、生产运营、采购、销售及服务等部门,这种项目小组的建立就是典型的柔性化管理战略,这些项目部门互补互助、互相承担责任,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交叉组织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建立而成的小组,以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大环境下,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传统的层级制和专门化的管理手段已经被淘汰了,我国的企业要大力发展跨职能部门,提高分权化管理的重要地位,实践表明,生产企业要及时地将顾客最需要的产品开发出来,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畅销,另外售后服务机制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己经逐步地从工业化生产转变成服务业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促进跨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在组织学习和企业管理中都显得十分重要。

(二)组织构造与融合情况

当企业的各部门在履行任务的时候要遵循规定的制度时,就会造成组织的整合性降低,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美国的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经过观察分析认为,设置相应的规则制度可以促进信息传递机制的形成,这就说明这种管理方式是能够提高企业各部门间柔性的方式。

一些日本的学者认为企业集权化的程度不会因为新产品出台的相关决策而降低,日本企业的管理者运用人事管理的集权化和信息管理的分权化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跨职能融合的柔性管理模式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中的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融合其拥有的自,这也是柔性战略的财务管理理念之一。

(三) 考察组织习俗与融合情况

从市场组织和研究开发的角度来看,企业跨职能部门的融合度与市场结合的程度、服务经验、管理者的支持和风险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各个部门要相互的尊重和信赖,这样才能实现共同的工作目标,并且根据各自的发展需要和生存需求,加强信息的交流,考察组之间的习俗和融合情况,这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企业一定要把握住市场的发展趋势,实施好柔性管理战略,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四)考虑结合报酬,促进融合

在分析柔性战略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时还要考虑到结合报酬促进融合这种情况,结合报酬就是从各个项目小组中拿出收入的一部门进行分红处理,在中国这种方法显得很有效,它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加努力的为公司工作,但是这种结合报酬方法对于美国的工作人员似乎并不奏效,因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很强,可以为了自己热爱的工作投入百分之两百的热情。

(五)增强跨职能组织的效率

不同的企业文化与组织特性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同的情况,人们通常会认为,增加信息交流的促进因素,减少阻碍因素,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性。然而在美国,其产品开发是以面向市场为优选,市场管理者兼任生产管理者。同时,在外来订货较多的日本,更注重开发与购买间的信息交流,并将改善研究与开发间的关系作为关键的课题。其生产管理者由研发设计部门人员担任,通过研发项目带动管理,并随着项目的变化而频繁变动。这种管理方式在财务评价时,由于技术因素的阻碍很难达到公正,会对财务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挑战。

三、柔性的财务管理激励机制

财务管理实施的是一种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的一个载体就是等级的升迁。升级可给予职工很大的激励,而且现金报酬也伴随着升级而上升。以日本企业为例,人事考评是决定升级与否的重要杠杆,等级的升迁与职务不相关,在人事部门强烈的集权化下,公司采取了一致的报酬体系,人事考评结果因为影响个人的升级而具有强烈的激励效果。据有关专家调查,许多人希望作为技术开发系列的管理者得到晋升。为了不使薪金的增长过快,日本公司采取了减人不减产的管理体制,以及允许一些人按志愿自由选择作业小组。这种柔性的激励机制,由于存在选择的自由,因而在作业业绩评价方面不会因报酬的分配而引起个人间的冲突。然而,随着作业柔性化程度的提高,在集团从事开发工作的个人的业绩更难以测定,因而这种机制在个人利益分配中有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从日本公司的现状看,对于个人,企业通过目标和人事考评,注重长期性的评价并以此与升级制度挂钩。对于企业,则重视公司内的协调,强调企业的整体协作。日本企业曾认为将个人的业绩评价直接与报酬挂钩无太大的必要性,然而近年来随着劳务市场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对节约人工费的考虑,业绩薪金制已得到了企业的重视。以往企业人员不转职的一个因素是考虑退休金的影响,现在看来其作用也在减弱。伴随职务程式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推进,对那些经营成果与自身工作成果具有相关性的职员,采用业绩薪金制是十分必要的,它更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多变的大背景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我国还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运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战略手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做出良好的规划,并却学会运用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处理体系以及企业共同的配置系统,来实现共同的生产目标,柔性的管理战略不仅可以让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有助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还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使我国的企业在国际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7.

[2] 木村彰吾.网络式企业间分工经营组织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J].会计(日),2009(06).

[3] 赖成.论跨职能组织的效率性[J].(日本)会计,2010(08).

上一篇:浅谈跟踪审计过程中公路工程新增单价的审计 下一篇:增值税纳税统筹方法在企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