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及其教学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6 07:19:31

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及其教学对策研究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其它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为我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了我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的教学对策两个方面就“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及其教学对策研究”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提供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教学对策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兴趣缺失及其学习数学困难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导致它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生动有趣,且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产生厌烦心理。且小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学的数学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思维较为灵活敏捷的学生课堂反应良好,思维敏捷性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则容易因为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懂装懂,产生厌烦与抵触心理。

2.学习数学的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习惯不好是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小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以至于当教师在讲课时,不注意认真听讲而是在课本上自己找老师讲课的内容,常常等学生找到时,老师已经讲完这部分开始讲下一部分了,如此循环影响了自己的听课效率;在答题时,无法做到认真审题,明确做题要求,所做答案存在步骤不规范、答案不详细或错误的问题;听课时不注意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懒于动手做课堂笔记,只听讲例题;对于老师课堂上或课后所布置的作业,存着应付心理,或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应付了事。

3.没有合作意识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性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合作意识,无法做到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接受或质疑别人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缺乏合作技能。有的地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十分随意、学生所讨论和交流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以及合作过程中分工不明确、没有计划等问题。

二、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的对策

1.加强小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数学基本功不扎实,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着缺陷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小学生加强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将所学知识点进行联系与比较,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网络,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其思维的敏捷性,举一反三。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较差,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提高提问、举例子以及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小学生计算圆环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半径为若干厘米的大圆饼剪好,然后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其圆心画一个小圆并将其减去,这样之后所得的图形就是圆环,这样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的理解。

2.采用灵活多变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使其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小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动手操作,将数学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轻松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进行角的度量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剪一个圆形的纸片,通过将其进行对折来度量180度、90度和45度角,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小学生理解量角器的制作原理及其特点。

3.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指导小学生做好课堂预习工作,帮助小学生解决不会预习的问题,使小学生明确下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和自己需做的课前准备工作,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听讲和学习,提高其听课效率。第二,帮助小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小学生应当注意专心听讲,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教具演示以及丰富多彩的表情与动作等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听讲。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使小学生认真听讲,且在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之后可以提问其它学生对这一答案的看法,以此来促进小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第三,指导小学生使用正确的作业方法,例如,指导小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不应付了事,不抄袭。第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纳以及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三、结语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品质较差、兴趣缺失、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小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艳娟.“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

[2]金岐凤.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魏佳.20世纪中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孙玉峰.机械制图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上一篇:学校健康教育综述 下一篇:公共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融合过程中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