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是小空间大策略

时间:2022-08-06 05:02:39

摘 要: “随文练笔”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方法,只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好“随文练笔”这一法宝,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指日可待。

关键词: 随文练笔 留驻课堂 写之有物 乐于下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文练笔”是一种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或预设或随机进行的写作训练。作为课改背景下的一种灵活的语言训练方式,它具有紧依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材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掌握的特点。进行“随文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随文练笔”如策略有效,落实到位,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谓小空间大策略。

留白悬念处练笔,丰富文章内涵。中国人讲究含蓄美,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取得“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审美效果。教材体现了这个特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留白”这个小天地,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进行练笔,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或者把“概写”之处写具体,让学生通过想象、练笔,还原成具体而且生动鲜明的形象,以便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

例如《唯一的听众》一文,课文留白颇多:“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些省略号是一个难得的训练点,可让学生对作者的心理活动进行补白,不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教授一心帮助年轻人成才的高尚品质,以及对作者的学艺生涯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自然有很多话要说。这样的补白,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深化了文章中心。

由此可见,文本不但是一个意义结构,而且是一个开放结构、召唤结构。从审美角度看,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空白点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自由。

变换文本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将《叶公好龙》、《两小儿辩日》等古文译成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写一段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鲸》这篇课文的内容,试做一张鲸的名片等。由于练笔方式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学生会感到既有写作素材,又有写作方法。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改写,特别是一些具有童趣的情景诗(如《鹅》、《牧童》、《清平乐村居》等),以及现代诗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

发挥空间思维,升华文章主旨。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补写、续写等形式进行随文练笔。当学生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时,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到位。如《桥》一文写的是一位老支书在洪水中让群众先走,而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场景。教师可在课文的最后设计随文练笔:假如这对父子在美丽的天堂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

仿写经典句段,锤炼语言能力。经典句段有经典的模式,掌握这个模式,学生能写出经典句段。仿写要注意和例句在内容、结构、修辞上的一致性,语意要有协调性,联想想象要有创造性,以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如《白杨》一课中“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部分就是经典段,让学生仿写,效果非常好,有写医生的、写士兵的、写老师的……

拓展延伸练笔,激发写作兴趣。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的结尾处,一篇文章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下一篇文章的开始,让学生在文本结尾处续写练笔,这既是对文本进行读的延续,又是对文本进行创作的延续。根据文章内容情节续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如教学《穷人》之后,可以安排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哦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孩子的心。教学时,可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还可以通过开读书汇报交流会、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无论时间空间,贵在持之以恒。随文练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因此,还必须把课文教学引申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每周的家庭作业必做的一项是小练笔,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充实课文教学,使教者们的阅读教学更灵动而丰满。寒暑假,可以适当布置学生看几本书,要求学生特别关注作家的选材和语言风格,也来写写我们身边极富个性的人、鲜活动人的事。假期读写,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又起到很好的练笔作用,且对于学生来说,写之有物、乐于下笔,一举多得,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

让笔尖的滑动,从容地记录学生自己思想的轨迹,审视揣摩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创造和延伸。让课堂小练笔留驻课堂的无限精彩,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杨海英.利用文本语言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章建兰.语文课中“读写结合点”的追寻.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4).

[3]郭泽峰.浅谈小学生习作后指导的一点体会.课外阅读(中旬),2012(8).

上一篇: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创新能力培养 下一篇:高中作文学生互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