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MRI检测的分布特征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时间:2022-08-06 03:15:25

脑微出血MRI检测的分布特征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CMB)磁共振成像(MRI)检测的分布特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82例疑似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测, 了解脑微出血的分布情况, 以磁敏感序列(SWI)检测为标准, 将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及对照组, 分析脑微出血分布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 82例疑似患者中, SWI检测出脑微出血40例, 占48.78%;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E-T2)检测出脑微出血34例, 占41.46%。在SWI检查中, 共发现132个脑微出血病灶, 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脑109个(皮质及皮质下65个、基底节及丘脑44个), 占82.58%;脑干13个, 占9.85%;小脑10个, 占7.58%。脑微出血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别为(23.35±1.21)、(24.36±2.12)、(25.01±0.62)分, 对照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MoCA评分分别为(28.32±1.08)、(28.21±1.20)、(27.98±1.61)分, 两组不同部位的MoCA评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43、10.182、10.919, P

【关键词】 脑微出血;磁共振成像;分布特征;认知功能障碍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5.025

脑微出血是一种含铁血黄素沉积, 由亚临床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引起, 多发于老年人, 一般无临床症状, 只有当脑微血管出血广泛发生于皮质、皮质下白质, 甚至基底节区域时, 可能会损害相应部位的脑组织, 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在进行MRI检查时, 可由其GRE-T2及SWI检出, 表现为小范围(直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搜集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疑似脑微出血患者82例, 其中男51例, 女31例, 年龄最小53岁, 最大76岁, 平均年龄(61.3±5.6)岁;疾病分类: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分别63、12、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 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有心脏起搏器者, 恶性肿瘤者, 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的空腹血, 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 并记录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脑梗死等病史, 是否服用过抗血栓药物。对脑微出血组患者进行MRI的GRE-T2及SWI检查。GRE-T2及SWI在排除血管流空效应以及基底节钙化等情况后, 如出现直径为2~5 mm的点状低信号且无水肿影时, 即可确诊为脑微出血。以SWI检查为标准, 将所有患者依据其检查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和对照组。

1. 3 观察指标 通过MoCA评分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 该量表分为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定向、抽象、记忆力、延迟回忆、语言、注意力、命名8个认知领域, 总分30分, 总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脑微出血患者的MRI检查分布结果 82例疑似患者中, SWI检测出脑微出血40例, 占48.78%;GRE-T2检测出脑微出血34例, 占41.46%。在SWI检查中, 共发现132个脑微出血病灶, 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脑109个(皮质及皮质下65个、基底节及丘脑44个), 占82.58%;脑干13个, 占9.85%;小脑10个, 占7.58%。

2. 2 脑微出血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比较 脑微出血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MoCA评分分别为(23.35±1.21)、(24.36±2.12)、(25.01±0.62)分, 对照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MoCA评分分别为(28.32±1.08)、(28.21±1.20)、(27.98±1.61)分, 两组不同部位的MoCA评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43、10.182、10.919, P=0.000、0.000、0.000

3 讨论

脑微出血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 但其一般无症状, 在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时, 极易漏诊[8-10], 只有当出血部位发生于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及丘脑时, 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有研究中提出, 脑微出血与认知障碍有密切的关系, 并未对其具体出血部位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11-1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MRI中的SWI、GRE-T2在检测脑微出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其中SWI对血氧和质子的依赖效应和对不同组织的敏感性, 使得其在脑微出血的诊断率更高。故而在本次实验中, 以MRI中的SWI为标准。

通过采用MRI的SWI对疑似脑微出血的患者进行检测, 发现82例患者中有40例(48.78%)患者132个病灶存在脑微出血, 其中大脑分布^多, 占82.58%, 分布于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及丘脑。这一结论符合脑微出血为小血管病变的理论。本研究结果显示, 脑微出血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MoCA评分分别为(23.35±1.21)、(24.36±2.12)、(25.01±0.62)分,

对照组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丘脑MoCA评分分别为(28.32±1.08)、(28.21±1.20)、(27.98±1.61)分, 两组不同部位的MoCA评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43、10.182、10.919, P=0.000、0.000、0.000

综上所述, 对脑微出血MRI检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显示脑微出血多发生于大脑部位, 其中以皮质及皮质下分布较多, 且与患者的多项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蒋媛静. 脑微出血诊断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103-105.

[2] 刘长华, 杨克勤, 左敏, 等. 脑微出血MRI检测的分布特征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4):25-27.

[3] 张海霞, 任延德, 刘峰. MRI在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 10(3): 202-205.

[4] 陈峰, 陆建明. 脑微出血的MRI检查和临床应用进展. 当代医学, 2010, 16(9):23-25.

[5] 韦铁民, 周利民, 纪建松, 等. MRI梯度回波对脑微出血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37):2979-2981.

[6] 李静, 王o, 徐金法. 脑微出血MRI检查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2):345-348.

[7] 范慧敏, 张微微, 黄勇华, 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8(3):125-129.

[8] 邢立红, 翟飞, 张敬, 等. 脑微出血灶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磁共振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287-290.

[9] 范慧敏.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山西医科大学, 2011.

[10] 汪国宏, 吴竹青, 王小强, 等.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7):736-739.

[11] 陈桂玲, 张宗军, 张龙江,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微出血的检测及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3):227-230.

[12] 陈峰, 薛建中, 陆建明, 等.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23):1-3.

[13] 任海燕, 陈旭.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280-283.

[14] 冯建钜, 潘瑞根. 1.5T MRI-SWI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浙江医学, 2015(9):788-789.

[15] 夏程, 陈会生. 脑微出血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医药杂志, 2014, 26(4):36-38.

[16] 张持, 王小强, 汪国宏, 等.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安徽医学, 2013, 34(7):1032-1033.

上一篇:航空燃料的新成员 下一篇:生精片对DNA和顶体完整率及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