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温情

时间:2022-08-06 01:20:16

2009年,自从麒麟区所辖煤矿推行军事化管理以来,其地面像公园、井下像工厂、员工像军人的理念迅速铺开,引来多地同行业的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直被多地复制。

2011年率先完成工资专项合同的签订,员工工资得到大幅度提升,其工作经验再次成为同行业学习的典范。做行业中的领跑者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已经定格。

早上9点,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的办公楼上异常安静。偶尔有人从走廊上经过,也是风风火火,显得十分匆忙。

楼梯间,一个穿深蓝色衣服的年轻人边打电话边冲下楼梯,只听他在电话中大声说,局长和书记都到煤矿上蹲点了。声音还在耳边,身影已经走远。

忙,太忙,似乎成了他们工作的特质。

事实上,这样忙碌的场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得到印证。

“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我们单位的干部职工已经忘记了公休假的概念,你看看我们大楼,有几间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都下到煤矿上去检查了。”自担任工会主席一职后,杨忠文要管的事情变得更多更杂。

从2009年开始,麒麟区所辖煤矿就实行军事化管理,其地面像公园、井下像工厂、员工像军人的理念迅速被推开,曾引来多地同行业的考察学习,这种先进的管理经验一直被多地复制。而杨忠文的肩上,除了挑起工会工作这个担子外,还得负责好所有煤矿的军训管理工作。

在他办公室的衣架上,一顶军帽每天与他相伴,见证着他的工作和生活。

不一样的“样板田”

“我们实地到煤矿上去感受。”提到工会工作时,杨忠文给出这样的建议。而这一感受,来回就花了近8个小时。

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路两旁的民房修的漂漂亮亮,山上的青松郁郁葱葱。

在一个小山头上,几栋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院子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其中有几株鲜花正在迎风绽放。如果不是大门上挂着“龙潭田煤矿”这个牌子,谁也不知道这里竟然是一个煤矿。

就在我们被这个迷人的场景吸引的时候,杨忠文指着一栋漂亮的房子说:“看看我们煤矿上的职工书屋。”

顺着杨忠文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栋装有落地玻璃的房子,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排书柜,书柜中各种书籍一目了然。此时正值午后,阳光从落地玻璃中射进来,照在圆形的茶几上,显得格外幽静。

“书柜是杨忠文统一定做的,这些将近6000册的书也是杨忠文亲自去选的。”龙潭田煤矿矿长杨小安说,职工书屋的创建,确实为煤矿增加了不少的文化氛围。

刚开始,杨忠文来动员,希望矿上建一个职工书屋,每个职工书屋会给5万元的补助,当时杨小安对此并不热心。

当职工书屋建起来后,杨小安竟然喜欢上了这里,他托人买来一块硕大的木板,用作茶几,从矿井下上来,总要来这里吸上一袋水烟筒,喝上一杯茶。

“几天前,派出所的干警来到煤矿上,看到这样的书柜和这么多图书,都赞叹不已,还借了几本书去看。”对这个职工书屋,看得出来杨小安也很满意。

由于管理规范,龙潭田煤矿也成为东山镇煤矿的“样板田”。每次领导来调研都要下到矿井体验一下。从煤矿展板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省部级领导下到矿井检查时的身影。

杨忠文回忆,去年,全省举办了一个煤矿安全的现场会,在富源参观了某煤矿的建设后,很多代表都赞叹不已。当听到还要来麒麟区参观时,很多代表不愿意了,认为参观过这煤矿已经可以了,没必要再到麒麟区参观了。

其中有一个代表曾参观过麒麟区的煤矿建设,这个代表说:“不参观麒麟区的煤矿建设,你们会后悔的。”虽然有部分代表不情愿但还是勉强上车了。

来到麒麟区龙潭田煤矿时,两大巴车的代表都惊奇不已,三五个人一组,一边拍照,一边不停地问这问那,原本计划的参观时间早就过去了,而这些代表还在四处参观。

从那次参观过后,杨忠文不断地接到过文山、红河等地的电话,希望能到麒麟区煤矿来取经。

就在我们四处参观时,杨忠文接了一个电话,挂掉电话后,他说:“局长和书记正在大山煤矿检查工作,大山煤矿是麒麟区的重点煤矿,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管理,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此时已经是下午4点,我们又向几十里外的大山煤矿出发,在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们来到大山煤矿。

有钱更要有情

见到煤炭工业局党委书记段亚明和局长刘文华时,他们刚检查完工作,脸上虽然满是笑意但疲惫的神情隐约可见。

段亚明认为,煤矿工人是最苦、最累的一线工人,同时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是理所当然。

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麒麟区煤炭行业率先完成全部煤矿工资专项合同的签订。此后,在行业工会的组织下,煤矿职工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虽然煤矿职工的工资一直在增长,但在段亚明看来,这还做得不够。

平时有空,段亚明就会和煤矿职工聊聊天,在聊天的时候,很多煤矿职工都说出了心声。如果生活允许,谁都不愿到矿上上班。

而要摆脱这样的处境,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

段亚明说,煤矿工人这些心里话,对他的触动很大,因此煤炭局行业工会尽量支持他们的子女入学,从每年金秋助学的力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去年由局党委组织、局工会牵头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在广大职工中展开,帮助97名煤矿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前后发放了17万元的助学资金。

对于困难职工的慰问,不但要做到人到、钱到,还要做到心到。也是去年,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党委、工会去看望煤炭行业中的214名困难职工,每人发放了300元的慰问金,同时,各煤矿工会还自行对本矿的困难职工再进行慰问。

“不但要让煤炭职工有钱,更要对他们有情。”段亚明认为这才是关爱职工关键所在。

一名“保安”的压力

也许是平时工作太忙,抑或是工作压力大,刘文华说话时仍不忘调侃,也许这样才能调剂一下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神经。

在对他自身工作进行评价时,他笑言自己是一名“保安”。在停顿了一下后,他解释道,就是保障煤矿上的平安。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煤管所工作过,他也深知煤矿职工的艰辛,不过,正因为知道这样的艰辛,他一直把提高煤矿职工的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在他工作过的地方,职工的收入明显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这是他感到最骄傲的事情。

实际上,他不但对职工的收入关爱有加,对矿山的建设也是想法颇多,他甚至计划每年每个矿山种植500棵树,让矿山环境进一步提升,但由于特殊原因,煤矿大部分时间都在停产整顿,很多煤矿资金周转困难。这个计划也就暂时搁置了。

在刘文华看来,麒麟区整个煤炭行业有1万多名职工,每个职工身后都是一个家庭,而这些职工的整体水平又普遍不高,如果不搞好安全工作,这一万多名职工也就是一万多个隐患。

“在煤炭局工作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很多职工都坚守在一线矿井,有的已经连续3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刘文华说。

对于这些职工,刘文华显得很内疚,没办法,工作不抓不行,他和杨忠文商量,让工会组织这些干部职工家属多搞搞活动,参加一下夏令营,虽然这样并不能减少对这些职工的内疚,但他认为,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这样。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私底下,刘文华常和段亚明开玩笑,要不我们两个去看看心理医生吧。

之前,曾有人认为煤炭工业局局长这一职位是坐在火山口上,对于这一职位的评价,从侧面反映出工作压力之大,确实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当然,在工作中,刘文华对于职工的要求也很严格。刘文华时常对局里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有两条高压线,一条是安全,另外一条是金钱,千万不能去碰。”

下午五点半,刘文华抓起身边的一个文件袋说:“时间到了,我还得到另外一个点去开会。”

在他这个文件袋中,最有分量的是三本工作记录,这也是麒麟区煤炭系统的“三件宝”,分别是行业监管人员工作记录、驻矿监督员工作记录、煤矿法人、矿长、副矿长工作记录。记录本上的扉页上写着“警钟长鸣”四个字,下面是一幅巨大的钟星型图案。几乎占了整个扉页的一半的面积。

里面除了精美的彩图和一些名言警句外,最细致的就是对于工作场景的记录。什么时候下了井,走的是什么路线、下井的人数、发现什么隐患、提出什么整改意见,都有详细的记录。

而这“三件宝”的创作人正是杨忠文。

“大山”是“靠山”

在大山煤矿,我们同样见到了煤矿矿长曹玉松,而他给我们介绍工作竟然从一幅照片开始,这是一幅无数老百姓正在参观节目表演的照片。

曹玉松介绍,大山煤矿地处富源、罗平与麒麟区的交界,加上产煤,这里一直素有黑三角之称。村民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为了丰富当地百姓的生活,每年的6月24日火把节,大山煤矿都会从各地请来艺术团、歌手为大家表演节目。同时还会杀上几十头羊,与村民分享节日的快乐。这个活动吸引了远至罗平的村民。人们边吃羊肉边看节目表演,有时候能达到上万人。

大山煤矿旁边就有一个瓷碗厂,在这个时候也全力提供餐具上的支持。

在煤矿的宣传栏上,我们看见一份职工工资表,其中最高的一个职工在9月份领到8000多元的工资。

矿上的职工曹有福说:“在大山煤矿工作很开心,不但工资高,还能到北京、上海等地去旅游,有时长达十余天。”

曹正华作为煤矿工会副主席,就有几次带着职工出去旅游的经历。

在他的记忆里,带职工出去就是不一样,职工的伙食标准比矿长的还高。

作为一个有着五六百号职工的煤矿,每次分批旅游最少也有几十人,当有导游知道是矿山组织出来旅游的时候,导游的脸上竟然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每次煤矿停产整顿,大山每个月还会给每名职工900元的补助。用曹正华的话来说,大山煤矿就是广大职工群众的靠山。

像老黄牛一样坚守

离开煤矿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多,暮色悄悄来袭,远处村庄已经零星亮起了灯光,为山乡的夜晚增添了别样的温情。赶回麒麟区的时候,已经接近9点钟。

杨忠文说:“今天到的煤矿不是最远的,如果到远的煤矿,光路上来回就要花上五六个小时。”

晚上吃饭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问杨忠文,麒麟区煤炭工业局的工作笔记是谁设计的,麒麟区的某位领导看到这几本工作笔记本时赞叹有加,希望这种工作笔记能在麒麟区广泛推开。

当我们再次翻看这些工作记录本时,刚好看到有一头牛在吃草的插图,杨忠文指着这幅图片说,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不但要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坚守寂寞。

在这几本工作笔记本上,每个页码上都标有名言警句,诸如“工作称不称职,安全生产是标尺”、“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对于这些名言警句的来源,杨忠文认为,在煤炭系统工作时间长了,读书缓解压力也就形成了习惯。晚上回家,泡一壶清茶,然后就看看书,当看到有关名言警句的时候,就顺手抄了下来,没想到设计这几本工作笔记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基本上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这是云南省煤炭工会麒麟区工会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共同感受。

除了杨忠文是专职,其他3位同事都是兼职。

杨忠文对工作的严格,注定了他和他的同事的工作清闲不了。

去年,麒麟区煤炭工业局4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到东山镇农户家中,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并向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在春耕备耕之际,发动干部职工为群众购买化肥、种子。

特别是在云南持续几年的干旱过程中,局党委班子和村委会负责人共同寻找水源,并从工作经费中拿出10万元资金,用于修筑饮水管道,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事实上,这只是全局活动中的一个缩影,细化到具体工作的时候,往往显得更加琐碎,每年的职工体检、劳动竞赛、送温暖、金秋助学、工资集体协商等活动,都是由杨忠文和另外3位兼职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就连杨忠文自己也感叹,做同样一件事情,达到同样的程度,工会要花的功夫确实要大得多。

但他们觉得值,因为他们的劳动弥补了煤矿工作艰辛的另一面,那就是别样的温情。

上一篇:Jeffrey W. Schweizer请叫我美好先生 下一篇:住房公积金差距折射出的社会焦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