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背一公斤”:扶贫并快乐着

时间:2022-08-06 12:37:29

“多背一公斤”是一个组织,一个基于网络平台运作的草根NGO,它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进行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

“安猪”是一个人,一个活在网络中,行走在路上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多背一公斤”告诉我们:户外是快乐的,旅行是快乐的;付出是快乐,分享是快乐的!

把旅行和公益联系起来,让旅行者收获一份来自帮助别人的快乐,很多人乍一听都会觉得有点奇怪。但是,有这样一个组织做到了,也做好了,它就是多背一公斤。

“多背一公斤”网站www 1kgcn于2004年8月上线,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地组织多次或大或小规模的活动。

“多背一公斤”的理念简单而实用,即“先旅游后公益”,并基于网络的开源力量把这些理念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参与者的个人体验和快乐被放在了第一位,并希望由此实现公益活动的持续和深入。

这里的慈善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更是平等的交流和分享;这里的支教不是大张旗鼓的捐赠,而是和孩子们深入的接触。

为孩子打开一扇心灵之窗

2005年3月19日,汽车载着我们进入河北涞源,这是我的第一次“多背一公斤”。

学校的门口,一个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就是这里的老师,姓阎。他领着我们走进这所小学唯一的一间教室。我们,至少是我,受到了平生最隆重的欢迎――里面的孩子们突然齐刷刷地站起来,喊了一句我没有听清楚的话。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对孩子们说,你们刚才喊了什么?他们愣了一下,又喊了一回,这次我听清楚了,他们在喊:“领导好!”“我们不是领导,我们是来和你们玩的!”安猪连忙很灿烂地笑着说,孩子们望着他,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

和小孩子聊天,于我而言一直是挺轻松,挺愉快的过程,但我不得不去注意他们的手――尤其是一个叫做李金花的女孩子的手,那双小小的手,干裂发红,就像是历经冬日的严寒,春天的干燥和夏日的曝晒的梧桐树皮。同行的友人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平时洗过手后要等手上的水干了以后再出去玩,这样手就不会这样子了。”金花和另一个叫做李老臭的孩子没有什么表情,我想他们一点都没有明白这个姐姐为何要告诉他们这些,当然他们也没有去想一一保护双手的白,这是我们的生活习惯。

李金花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我进教室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她,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出现在以前志愿者的照片中,更是因为,她乱蓬蓬的头发和脏兮兮的脸更加突出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而就是那双眼,当我教她写信问她“你的家里有几口人”时,在那短短的那几秒钟里黯淡了下去。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听说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刚刚因为煤气中毒去世了,那可能就是金花。不过那双眼睛还是很快地闪亮起来,她就像山里的小鹿一般,警觉而生气勃勃。我问她将来想做什么,她写道:“我要做一名医生给人家看病,”这是一个有感而发的梦想,当时我就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帮助她朝梦想努力。

上午,我和小学校的蒋校长、阎老师聊天。看得出他们,尤其是蒋校长,是有很多话想说的,有些是困惑,更多的则是诉苦。这位四十多岁的女校长,和我先前想象的乡村学校校长有些不同,她的身材很壮实,戴着一副很大的墨镜,遮住了她的眼睛,使得我看不清她的眼神。不过还好,她很健谈,算是弥补了无法用眼神交流的遗憾。相比之下,阎老师倒是很沉默。我们的聊天,大概是这样的:

“你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缺少的东西太多了,书本,还有教具。”

“这书是为城市里的孩子设计的,我们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比如说飞机啊,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教具去给孩子们上课。”

“更关键的是,我们有很多东西也不很明白,很多都是我们自己先学,然后才去教给孩子们的。”

“你们要是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

“打电话问别的老师。”

“如果别的老师也不知道呢?”

“我去问镇教研室。”

“他们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了么?”

“就是啊,他们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乡村的孩子们,我们究竟可以做多少?“多背一公斤”的使命,应该就是在于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见和知道或者可以领着他们走进一扇门,让他们去感受这片小小土地之外的世界。

我相信学习是一种体验与发现,而后探索与成长的循环;而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开端,我们,就是要努力将这些孩子们推上这个轨道的。

安猪:一个崭新的扶贫志愿者

“如果说最初的‘一公斤’只是提倡扶贫,那么现在的‘一公斤’最注重的是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安猪说。

安猪这样描述他在贵州白碧遇到的一个小女孩,在住处,“我给她看存放在我电脑里这几天拍的照片。我告诉她,这是广州,这是龙胜,而这是她自己。她一下子就对电脑发生了兴趣,拿着手写笔在屏幕上指指点点,一张一张地看自己的照片,说:‘安猪哥哥,我长大了也要打电脑。”’谁能否认,或许真的有一天,她会端起相机,或者敲打键盘?

安猪自然是网名,33岁的他现在是北京一家体育网站的商务经理,同时以网络为平台一直致力推广以“多背一公斤”为口号的公益旅游活动。他在博客中写道:“一直有个梦想,40岁前挣够足够的钱,然后退休,去旅行。去学习不同的知识,去看不同的人们,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去感受不同的人生。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我希望能死在途中,从世界无声地消失。”

梦想40岁前帮助100万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发现,每一个城市都有两面。”安猪说。

“一面是给像我这样的旅行者看的,这一面包括了漂亮的风景,风情的建筑,和各种五彩缤纷的文化饮食习惯。这是城市光亮的一面,是迷人的一面,是这座巨大的游乐场门前高高亮起的招牌。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冲着这些招牌而来,远远地瞄上一眼,或者幸运地在它脚下轻轻抚摩一番,留下几张照片,然后带着莫名其妙的满足离去。但是,在这些流光溢彩的下面,都有它鲜为人知的另外一面,这一面由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人群,和各种喋喋不休的噪音组成。这一面不甚漂亮,有些琐碎,但却真实,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真正的性格和面貌。是这两面,而不是其中的一面,才组合成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城市。”

安猪的旅行已不是单纯的行走,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在山西平遥,许多游客看到繁华的明清街,看到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激起对曾经的全国金融中心的无限遐想。他心中所念的,是那个城市的另一面,孩子们脚下的那只足球――一个塑料袋,里面填满了各种颜色的废纸

烂盒,红的、蓝的、黄的、白的,在阳光下闪烁着怪异的光芒。

现在,安猪说:“40岁前,运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从物质或精神上帮助100万个人”,

让好事更有趣

安猪最早参加公益活动是2003年的4月,因为非典的缘故,安猪没有办法远行,通过旅行网的论坛,参与了一个叫“阳光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每个周末,他都会去北京郊区的民工子弟学校对学生进行辅导,坚持了整整一年。

“我开始觉得周六大清早起床跑去郊区很辛苦,做志愿者的付出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责任。”安猪很坦诚地说。

实际上,很多人参加户外旅行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何况参与公益活动呢?从开始进行这项志愿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辅导功课的项目,这种“低效率”感就一直挥之不去,安猪说:“我觉得我的付出与孩子的收益不太成比例,就是说,如果我把这些时间用去赚钱,用这些钱给他聘一个好家教,也许会对双方都更有利。”

这种低效率感而促发的厌烦,使他开始“系统地思考志愿者工作”,而最核心的思想则是怎样使做好事变得有意思起来。他说:“最美妙的是做一些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这样才会让人乐此不疲。也许恰恰是过多的负担和责任使志愿活动无法持续。”正如他很喜欢的王小波的一句话:“一件事必须有意义同时有趣”,光有意义是责任,光有趣则是娱乐,都无法长久。

“我们要考虑到,人首先是自私的.”他说,“要让旅行者付出尽可能低,收获尽可能高,他才会乐意去做这样的事。”一公斤,也就几本书,但许多背的人不只一公斤。承认人是自私的,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们做好事,从个人的出发点将自己利益最大化,只有人们开心了才会有效地做事,兴趣是最好的朋友。

不用悲苦博得同情,相信快乐的力量

安猪说:“我讨厌感动。”所以“一公斤”从来不强调奉献。“然而现实又是多么奇怪呀,一说起捐助,总要把受助入说得多么悲苦,多么可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值得帮助。幸好我到过很多地方的农村,和很多小朋友玩过,才知道他们虽然穷,其实一点都不悲苦,可怜,相反,他们也许比我们城市的孩了都要快乐。”

“同情不是一种长久的感情,所以这注定了同情不可能长久地激发一个人的爱心和行动.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快乐的力量.”

经过这样的衡量,安猪选择了网络,选择了“多背一公斤”,他强调旅游为先,在旅行的同时让大家的行走变得更有意义.

美景往往藏于险远之处,而险远之处往往贫穷。在风光秀美的云南元阳多依树村,100多户中,能上初中的女孩只有2人,孩子除了课本,没有其他儿童读物,不少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橡皮,卷笔刀都没有。再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安猪想得比平常更多,“能不能利用数量庞大的旅游者的力量去帮助这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

平台建立以后,推广这样一个还算是比较新的理念,安猪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两年,借助着城市人中户外活动的兴起,借助互联网的方式,还有大量媒体的宣传,“多背一公斤”成为圈子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不喜欢资助,我喜欢交换”

“到2010年,‘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学校将到300所,覆盖全国主要落后地区的风景点;其中100所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进行自由交流”。安猪这样畅想着宏大目标。单靠志愿者自己的力量显然难以完成,如果引入外来的资源,会不会影响公益活动的纯洁性?这一直是国内民间公益活动争论的焦点。

这一点,安猪很谈然:“我不喜欢资助,我喜欢交换对方手里的钱包括对孩子也一样。我会鼓励孩子用劳动去获取他们的所需,哪怕只是新手做的一个小小的工艺品。”就像“多背一公斤”的理念中不强调奉南,安猪对于“资助”等等也不太感兴趣,“当然,我们欢迎善意的商业力量的合作,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这]样尝试着。”

“你的‘多背一公斤’计划很有意义。我的导游说,这可能会改变这个小朋友的一生。”在收到一个朋友从丽江发来这样的消息后,安猪说:“真让我们感动鼓舞!”

上一篇:管闲事管成新闻线人 下一篇:后海风光大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