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06 10:52:58

关于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储备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在近些年来,由于大量的开采利用,露天矿产及地质表层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步的枯竭,矿产的开采及勘查人员开始将目光转向地质深部找矿。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而且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本文就我国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地质,深部找矿,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 155 种,其中能源矿产 8 种,金属矿产 54 种,非金属矿产 90 种,水气矿产 3 种。通过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 ( 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 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当地质深部找矿被矿产勘查人员提出后,受到了广大的关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二、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矿山的逐年开采,矿源在不定程度上面临着资源危机,在原有找矿的地方发现新的矿产也成为地质工作者探索的方向。为此,更有效的深部找矿值得研讨。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到目前,矿产工作从区域地质调查一矿产远景调查一预查一普查一详查一勘探〔’,发现了一大批矿床、矿(化)点,但这些矿床、矿(化)点多分布于近地表(埋深一般600 m以内),深部找矿工作(埋深600 m以上)较少涉及。经过几十年的矿产勘查,我国中东部近地表找矿工作难度加大,地质找矿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深部找矿工作迫在眉睫。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的立项和审批主要依赖于近地表找矿信息,着重于近地表矿(化)线索,钻探工作量多少注重近地表矿(化)体、规模、品位、厚度等。深部找矿如何选区,勘查手段如何选择,深部探矿工程如何有效布置是一个新的深题,值得学习和探讨。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后备矿产资源储量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矿产品生产与消耗的需求,大量矿产后备储量出现负增长,大部分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日益下降,2000年底国土资源部对45种主要矿产保有储量按国家通用标准进行了套改,有半数以上的保有储量降为资源量,可供开采的后备储量又有大幅度下降。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这不但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带来危险,而且对广大矿业职工就业亦带来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

三、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范畴

“深部找矿”定为“攻深找盲”更为全面,盲矿体或者说隐伏矿体不论埋藏深浅,都属于深部找矿范畴。结合羊角塘地区找矿实践,深部找矿应分成以下两个方面:

1、老矿山深边部找矿

根据已知矿山地质物化探特征,总结其成矿规律,预测定位隐伏矿体,择优对隐伏矿体进行钻探验证。

2、找矿远景区深部找矿

根据找矿远景区地质物化探特征,类比典型矿床,预测隐伏矿体。前者资料充分,补充少量工作,即可“总结成矿规律预测定位隐伏矿体”;后者“预测隐伏矿体”只是获得一个找矿方向或找矿启示,更多的需要按照这个启示去布置工作,综合新的信息,再进行二次预测隐伏矿体和深部钻探验证。

四、现代地质深部找矿的建议

当前进人深部找矿的新阶段,深部找矿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重大。在充分认识深部找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同时,信L在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要相信能找到矿,并能找到大矿。为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缓解当前日益突出的矿产供需矛盾,笔者建议:

1、将深部找矿分成两咋仿面,即老矿山深边部找矿和找矿远景区深部找矿。近年来,我国两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找矿成果。

2、现在有些专家,担优找矿概喇牛低过分依赖地表信息去决定项目,忽视深部找矿,尤其是找矿远景区深部找矿、攻深找盲停留在嘴上。事实上,我国中东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近地表找矿难度加大,找矿概率降低是自然的,中东部开展深部找矿工作迫在眉睫,也是今后找矿新突破的重要方向。

3、 提高深部找矿概率,重点在于抓好地勘工作管理,搞好综合研究,采用有效的勘查技术手段,项目滚动发展,好比公安破案,像就弄,越弄越像,越像越弄,最终实现找矿突破;提高找矿成果,加大资金投人是必须的,相同的找矿概率,资金投入越大,产出率自然越大。

4、业务培训

在地质大调查中,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央和地方地勘基金、社会资金等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深部找矿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深部找矿理论和实际工作水平。现阶段国内外深部找矿先进技术手段及工作交流,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建议鼓励企业开展深部找矿工作,适时举办业务培训。

5、加强人才培养十议

就以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十个主题探讨如下

(1)要真心实意地重视人才的培养,把对人才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卜岗培训、在职培训、继续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2)国土资源部领导要定期(例如每年一次)到地质院做地质找矿形势报告。何长工等老一辈领导能做到的,“四化”领导干部更无问题,因为这是一种责任。

(3)建v.联系机制,国土资源部每两年召开一次人才培养会议,邀请地质类院校、系、专业的负责同志参加,报告地质找矿形势,介绍国家、部门、行业对地质类人才的需求和对地质类专门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教育教学部门报告几年来地质类人才就业状况、地质类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状况;研究其他有关问题等,形成机制,坚持下去。

6、理论的突破—向思维定势宣战

观念一变天地宽。世界成矿理论研究日渐深人,新的矿床成因理论和认识不断涌现,对世界固体矿产找矿勘查有较大启发和指导意义。

找矿理论与找矿观念的更新对突破固有时空限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永基同志在“中国铁矿深部找矿进展”的研讨发言中认为,我国铁矿资源潜力约为900亿吨,大中型铁矿的深边部铁矿储量在200亿吨左右,占预测总储量的22%,而111级成矿区带预测远景铁矿资源潜力700亿吨,占预测总储量的78%。很多深部矿体是与过去不被看好的深部理论有关的。例如:关于“向斜(形)控矿”的认识在我国最近的铁矿勘查和危机矿山的深边部找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发现了一批矿床(体),在已有矿体深部又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铁矿体,大大推动了“鞍山式”铁矿的理论意义。

7、科学规划、预测,持续优化地质勘探队伍布局、队伍数量和结构。政府主管部门要认足我国地质找矿的发展战略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求真务实地做好地质勘探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近期和长期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途径,并努力付诸实施。对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勘队伍建设要实施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严格新进人才的选拔和评审标准,强化问责机制,努力形成素质高、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的队伍;对经营性地质勘探队伍要明确准人条件和淘汰机制,压缩和控制队伍规模,完善并严格维护公平的社会竞争秩序。大力实施现有队伍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对现有的地质勘探队伍持续实施专业知识更新计划、新技术培训计划、管理素质拓展计划(尤其是各级负责人)来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和管理素质;对各级干

五、结束语

总之,现代地质找矿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我们的找矿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过去的矿产勘查技术及勘查经验对深部找矿技术进行优化,以提高找矿的技术及概率。

参考文献:

[1]张庆超.杨碧峪金矿珠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书工黄金,2011,(10)

[2l张立文湘西沃澳金锑钨矿床支脉犷体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研究田国土资源导刊,2012,(3).

[3]曹中夫.辽宁省本溪大台沟超大型铁矿[J].地质勘查导报,2011(6)

[4]熊靓辉,毛先成,孔德秀等.金厂峪金矿矿床成矿模式及深部找矿方向预测[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2)

[5]张庆超.杨碧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J].黄金,2012,(10)

[6]张立文.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支脉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11,(3)

上一篇: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下一篇:ZZ8800/14/26液压支架顶梁加长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