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炉充电,机遇垂青有准备之人

时间:2022-08-06 09:31:22

近日,记者在广州各大人才市场看到,虽然企业招聘普工的人数下降,但对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却逆市上扬, 8000元月薪招技师,5000元月薪招高级技工,你有资格应聘吗?从记者了解到情况来看,只要拥有中高级技能证书,在一个星期内找到月薪5000元的职位不成问题,只是,这样的技能人才太“矜贵”了。

近年来,大学生回炉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前没有人正眼瞧一瞧的车、钳、铆、电、焊等技术,现在许多人争着学。大学生因职场危机而回炉充电,看起来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到培训机构回炉充电,提高竞争力,谁能说不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

下面四位回炉的大学生,为生计而自愿回炉也好,为得到饭碗而无奈地被公司人力资源部拉着回炉也罢,他们最终都因回炉而找到了工作或巩固了自己的职位。他们的回炉经历,对后来人而言也是一门值得借鉴的求职活教材。

技术才是铁饭碗

几乎每位回炉生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尴尬,在回炉课堂上他们非常忌讳别人知道自己是大学生,更不愿意引人注目,宁愿独处。卢晟就是一个过来人:

我是2005年毕业的,读理工科,“211工程”重点高校,因为不想坏了母校的名声,我就不报校名了。

应该说2005年就业形势比今年好得多,但是没任何经验的人,找到好工作也是很难的。我们也不能怨企业,他们能招到熟练工,为什么要招生手?最后我在东莞台资企业做了车间里的“制程工程师”,工作其实说不上什么技术含量,我的师傅就是个技校生,但人家的活就是干得漂亮。不是说技校生的工作大学生不能做,而是大学生的操作技能的确比不上技校生。这样混下去不行,我得学门拿得出手的技术。师傅把他的母校广东省高级技校推荐给了我,说那里一定能学到东西。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觉得到技校回炉难为情,我在技校过得很不自在。我23岁了,可班里同学才十五六岁。一次我考了82分,觉得很棒,但同学却说“大学生怎么才考82分?”在技校生眼里,大学生应该什么都比他们强,其实隔行如隔山,我是费了好大劲才拿到中级技能证的。

如今,我成了师傅的上级,但我仍然叫他师傅。我想说,大学生回炉大可不必羞答答,学技术挣饭吃一点不丢人。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广州人学习,他们的心态最好,只要能够实现“h食”目标,什么职位都愿意干。广州籍大学生回炉上课也是大大方方的,同我在一个技校学数控机床、模具的都混得不错。

有一技之长不怕“无经验”

其实,在珠三角的许多大中型企业,有过回炉经历的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但他们大多不愿意提及找工作的经历。在佛山南海区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工作的涂远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去年找工作的那段日子,有着太多无奈,往往用人单位一句“没有工作经验我们不要”就把简历顶回去了。什么岗位都要经验,让我怀疑读大学到底有什么用?难道4年本科学的机电专业知识就这样被经验埋没吗?相反,我经常看到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生产企业,宁可聘用一些技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要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生,除了文凭的优势之外,我们比他们少了什么?后来,我被一家日资汽车配件公司当作储备人才招聘进去。在技术部,我才感到自己实实在在需要充充电了,因此下班后常常赶到培训中心回炉,时机一到就去考了个证,现在已经转为技术部正式员工。今后如果有机会到高职进修,我一定会考虑,因为技术能力可以使自己成为“金领”。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我觉得不管找到的工作对口不对口,你都可以主动回炉或抽出时间来巩固专业能力。从大的方面看,现在能有几个人真正能把大学学到的东西用到工作当中来?目前大多数企业招进理科大学生,都要求他们进行职前培训,说白了就是回炉,然后培养你当高级蓝领、白领;从小的方面看,蓝领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会使一些回炉的人感觉有损颜面,但你要想想:回炉可以实实在在地让你找到工作。吃饭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什么人生规划、发展目标都是空谈。技能比学历份量更重,大学生回炉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切实学到技术才有立足之地。

回炉生中不乏名校毕业生

IT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将回炉叫做“学士后”教育。所谓“学士后”教育,是指从毕业至工作前这一时间段的回炉代称,原因是知识结构无法跨越就业门槛,只好从求职“战场”转向IT职业培训课堂,卫甘洲便是其中之一,他说:

一旦决定回炉,失落感在所难免,昔日的高中同学或在大学读研,或已走上岗位,自己却在IT职业培训机构“掉身价”,心里的确很难受。大学读4年,求职时发现企业看不上,只能自掏腰包,花近万元到培训班回炉。上课时又发现,IT专业毕业生的这种尴尬处境很普遍,回炉生中不乏中大、华南理工、武汉大学甚至北航、北理工等校的毕业生。由此可见,IT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特性,与高校计算机教材滞后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拿到软件测试证书后找工作还算顺利,原来公司里的新人有80%以上都到IT培训班回炉过,有的人是公司要求转型升级而回炉,有的人是为了保住饭碗而回炉。找不到工作,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怨扩招,怨社会,都是扯蛋,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上大学的时候贪玩,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也就是背背老师画的重点,压根没把培养操作能力放在心上,毕业后才懊悔:经验是多么重要,而自己在经验、技术这方面又是多么欠缺!

实地检验你是否合格

应届本科毕业生目前的薪水期望值已降至千元以下,甚至有的大学生接受“零起薪”,为的就是将来能成为正式员工。另外,在白领岗位短缺的情况下,理科背景的毕业生不得不挤向蓝领岗位,但挤也要有挤的本钱,缺乏操作能力的当然不能胜任工作,回炉也就在所难免。这是方东升的回炉经历:

我来自安徽农村,机械制造本科,2006年毕业时还要偿还万元的助学贷款。为了我,家里花完了积蓄,父母还指望我找到好工作,全家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实真的是很残酷,工作倒是找到了,但每月1400多元工资几乎连自己都养不活,有一种从天上掉到地下的感觉。在厂里,一些中职生的工资比我还高,原来他们在校基本上都是学实用技能,比如汽修、钳工、电脑操作等,资格证就是毕业证,技能可以马上检验。我反思: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你就贴上了“职场合格”的标签,大学文凭也许能证明你的身份,但实际技能呢?既然大学生回炉已由个案发展成群体现象,我又何惧一搏?今天就业状况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还是一样残酷,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握今天!

我借钱在中专回炉,足足花了半年,学的是数控、机械,就业比较抢手,证书到手后很快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现在4000元左右。

回炉是不是委身,是不是掉价,其实不用考虑那么多东西,只要记住回炉能够让你有饭吃有房子住,有升职和加薪的机会就够了。大学生回炉学技术毕竟也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文化底子厚,中职生半天弄不懂的专业术语,我们一点就通,一些电子机械类的英文说明书,大学生也许不用翻字典就能看懂。

上一篇:“定投”基金,小钱变大钱 下一篇:应届生:我这样成功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