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Meta分析

时间:2022-08-06 08:06:22

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Meta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学的文献数据、资料网络、万方数据库查找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检索年限从2010年至2015年1月。依照相应的标准查找文献、资料,进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所纳入的对照实验共10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中并未出现双盲实验。经过Meta分析得出,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其中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空腹与餐后血糖与胆固醇方面均未出现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相同血糖水平情况下,患者服用格列美脲后空腹与餐后胰岛素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服用格列苯脲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

关键词:格列美脲;格列苯脲;2型糖尿病

近年来从调查统计的数据中距可以里哦啊接到,全糖尿病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是全球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国[1]。在人口来零花不断加剧,居民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过程中,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概率不断升高。而在谈尿病人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2型糖尿病的人数占据95%左右[2]。针对这种情况,治疗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医疗卫生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临床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口服降糖药物。而市面上供给的降糖药物有多种。相比较而言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的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该种药物在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通过资料检索的方式来分析研究应用Meta评价比较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分析活动的文献为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或者是非随机对照的中文和英文文献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文献中的实验组均采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无论是否联合其他药物;对照组给予格列苯脲进行治疗。文献判断疗效影响主要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c)、甘油三酯、空腹和餐后血糖(FPG、PPG)、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空腹和餐后血浆胰岛素(FI、PPI)、胆固醇、病死率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将对比实验设计不合理或不严谨、统计方法出现差错、会议摘要、重复发表以及疗效判断不规范等文献均排除在外。

1.2方法

在检索的过程中采用关键词和自由词在计算机上检索,中文文献使用糖尿病、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进行检索,英文文献以glimepiride、gligrnclamide、gybyride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学的文献数据、资料网络、万方数据库查找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检索年限从2010年至2015年1月。依照相应的标准查找文献、资料,进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软件进行Meta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iewManage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各研究间进行异质性检验,以P>0.1为检验水准,当P>0.1,表明各研究间无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权重均数差(Weightmeandifl rence,WMD)和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meandifference,sMD)表示,计数资料料采用比值比(oddsratio,oR),95%CI(confidenceinterval,CI)表示其可信区间.检验结果在森林图中列出.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分析,以Meta分析结果中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的OR为横坐标,以logOR为纵坐标绘出漏斗图,分析所收集的临床研究资料的分布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

2.结果

所纳入的对照实验共10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中并未出现双盲实验。经过Meta分析得出,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其中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空腹与餐后血糖与胆固醇方面均未出现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相同血糖水平情况下,患者服用格列美脲后空腹与餐后胰岛素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服用格列苯脲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

3.讨论

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空腹与餐后血糖与胆固醇方面均未出现差异,从这就可以充分说明,格列美脲与格列苯脲对在降血糖与调血脂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3]。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在空腹与餐后胰岛素升高的程度、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概率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别。这充分说明,相较于格列苯脲治疗方法,格列美脲需要交少量的胰岛素就能够达到相应的血糖控制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4]。与此同时,在患者体重减轻方面,患者胰岛素分泌有所减少,患者就会较少的阴气饥饿感,进而减少进食,这样患者体重也就不会增加。对于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格列美脲主要是通过胰岛B细胞上的ATP依赖性K+离子通道刺激胰岛素的释放。这样有效小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5]。

综上所述,在Meta检查分析就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服用格列美脲药物,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对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服用该种药物低血糖发生的概率也较低,可以说在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选择方面,格列美脲安全性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柳汝明,贾萍,唐尧,等.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12(10):89.

[2]郭钦惠.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9(19):63-64.

[3]董淑雯,孙丽萍.格列美脲(98例)与格列本脲(87例)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10(04):90-91.

[4]宋文忠,李军,赵秀琴,等.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5(01):12.

[5]郭燕,杨静,徐红娟,等.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0,10(04):89.

上一篇:异甘草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和物的制备工艺研... 下一篇: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