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后勤 “大”保障

时间:2022-08-06 07:04:15

“小”后勤 “大”保障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总结说,现代战争如果没有后方充分的物资保证,是不可能进行战争的;后方有充分物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后勤组织和工作,以保证第一线的充分供应,是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见现代战争中后勤工作是最可靠的基础,强有力的后勤工作则是联系国民经济和军事行动的桥梁。

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群体,后勤保障是每个机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看似平凡的后勤服务工作,要达到每个人都满意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

“窗口”形象

走进财政部,宾客首先要到传达室登记,作为财政部的“窗口”单位,它代表着第一印象,接待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政部的形象。

传达室里看似都是些平凡小事,服务人员能够长时间保持饱满的热情,其实并不容易。每年服务接待来部公干人员11万余人次,面对每一位来访宾客,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来访宾客,接待人员都面带笑容,耐心细致地讲解会客登记的相关程序。曾有记者专程前往财政部、住建部、卫生部、教育部等十多个部委传达室进行探访,许多被曝光“门难进脸难看”,但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处传达室的工作人员却受到了表扬,“工作人员衣着统一、微笑服务、礼貌待人、管理规范、及时为来宾解决疑难问题等。”因此财政部传达室因服务热情周到而被称为是“传达”平等和温暖的使者的高度评价。

同时,接待服务科还承接着所有会议,财政部拥有大小会议室15个,平均每年服务接待部机关各种专业会议近3千场次6万余人次,外事服务接待近9百场次8千余人次,健身场地服务接待近5000余人次。会议服务要求标准高、工作量大,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严峻的考验。我们秉承“接待工作无小事”的原则,从接到任务时起,就按照会务要求,研究制定接待程序,从会场的布置、参会人员的出席时间、到会场座位的安排等等,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虽然每天都从事重复不变的工作,但是热情而年轻的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更激励我们用心工作,因为从中我们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前在学校也许会有人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然而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并且要很努力的去做。虽然我们经过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刚开始一个人单独服务时还是会很紧张,害怕出错。后来,随着工作量增多业务技能也逐渐纯熟起来,服务时也更加自信了,看到自己可以游刃有余的胜任服务岗位时,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外宾室作为财政部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需要的是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在接待外宾时,最基本的会议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候他们会因为某些事情需要我们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我们能用简单的英文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中大多数人英文底子薄,口语表达能力差。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学习英语口语,从单词、词组到每个语句,大家都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为了迅速提高口语水平,我们还将平时练习的情景对话编排成小品,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我们从以前面对外宾时的不会说、不敢说到现在的向外宾主动问好,为其指引方向,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不仅提高了沟通能力还增强了我们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前一阶段部内两次重要接待任务中,表现出色,被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处处长郑成坤称赞为完全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礼堂里的好人好事

财政部礼堂是部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和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放映电影和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及总结报告会近百场。近些年礼堂开始承接一些部外活动,管理好礼堂的秩序,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众所周知,礼堂是最大的耗电部门,要从节电、节水、供暖等细微处入手,狠抓节能工作,目前取得明显成效。在剧场大厅显著位置张贴:“夏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6度以上;冬季请将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上”提示语,在剧场内粘贴:“随手做节能,创造好人生”的警示语,在卫生间的醒目位置张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温馨提示,营造了时时节能、处处节能的良好氛围。这一系列的节能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每年礼堂管理科都会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有时候说起八零后,人们会觉得我们是很物质化的一代,但是礼堂管理科的八零后的同志令人们耳目一新,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汪庆如和田燕是这其中的代表,汪庆如同志每年捡拾到的物品价值上万元,其中不乏苹果等贵重物品,虽然他还在使用着相对落后款的手机,但是他严格按照礼堂相关规定,在第一时间将捡到的物品上交,等待失主回来领取。田燕也是总在每次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细致检查剧场的每个角落,及时将发现的手机、钱包、证件、钥匙、手套、雨伞等妥善保存,等待失主寻回。每次当无比焦急来寻物的失主满意而归的时候,同志们也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架起“沟通”桥梁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讯技术无形之中参与到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与你我息息相关。通讯保障科承担着部机关电话、电视、网络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更承担着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及各种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人员凭借着“顺风耳”耐心解答全年近4万次的问询电话,细心维护着部机关5000余部通讯设备,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他们没有过多言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工作。辛苦和劳累俨然成为工作的常态,可是再苦再累,全科每位成员总是用真诚的态度面对着每一位用户。他们用耐心和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3年3月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为给“两会”期间电话问询创造良好条件,确保“两会”期间部机关电话畅通。通讯保障科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电话总机房24小时电话值守,并将值班电话告知相关司局负责人,以便及时联络。一旦发生设备故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工作人员深知,保证部机关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是保障财政工作的政令畅通。

近两年因财政业务量不断增加,部机关各司局对电话的需求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部机关需要对原有的通讯线路进行改造,以满足部机关对通讯工作的严格要求。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同志们毫无怨言把所有通讯线路改造任务留在下班后,第二天仍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依然繁重的工作。

爱心与技艺赢得赞扬

在众多的机关事务管理服务工作中,理发服务是一项很平凡、不起眼的岗位。理发室同志们,她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斗转星移,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为部机关干部职工理发,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面对每月近400人次的服务量,她们每天要站立6个小时以上,在今年阴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当天就为60余人提供了理发服务,较平时服务人次增加了近一倍。其中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她们因长年长时间站立和保持同一姿式而患上了“职业病”:静脉曲张和肩周炎,但无怨无悔。

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的工作人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没有华丽舞台的展示,她们只是把为部机关提供高品质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

(作者供职于财政部机关服务局综合服务处)

上一篇: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真相 下一篇:“财政存量”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