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幼儿心理健康 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时间:2022-08-06 06:53:55

正视幼儿心理健康 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认识和应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热点。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一、典型的幼儿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格和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个性、情感、态度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健康的心理是幼儿成长的基石。

二、导致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家庭结构、养育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发现: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缺乏孕育常识、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家庭因素

目前,我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导致家庭结构不稳定;现在的年轻父母较多已是独生子女,自身也存在着责任感较差等问题;父母生活压力较大,导致家庭不和谐;6+1的家庭模式,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和妈妈6位成人抚养1位幼儿,让幼儿受到过多的保护和溺爱;年轻父母基本没时间教育孩子,大多由老人负责照看,不少老人又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以上这些家庭因素都是导致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社会环境复杂,幼儿接触社会普遍较早,但幼儿园对幼儿心理教育的不重视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幼儿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对策

1.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恐怕也是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2.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要心智并重

如今,幼儿园大多比较注重幼儿的常规习惯培养和智力开发,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实,作为幼儿的直接影响者――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要心智并重,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性格和意志品质。

(1)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幼儿教师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新生入园时,为帮助幼儿渡过分离焦虑期,可让幼儿布置有全家福的“娃娃家”,多亲亲幼儿,抱抱幼儿,告诉他们老师爱他们等。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情绪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成正比的,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以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面对幼儿,而忧郁、烦躁等情绪应避免表露出来。

(3)通过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如: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游戏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游戏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3.社会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

社会也是幼儿生活的一个大环境,幼儿的很多信息都是从社会中获取。因此,应多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减少有负面影响的事件的传播;倡导全民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积极创设心理健康培训机构。

总之,我们要以《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为参考,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祖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家园共育共促幼儿心理健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张静.打开心灵之窗――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

[3]景华丽.健康心理・快乐学习――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之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3,(04).

上一篇: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