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办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

时间:2022-08-06 02:29:32

镇委办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以更好的落实,规范好办事程序,加强推进农村工作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强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充分发扬民主,规范干部行为,促进依法行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镇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涉及农村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及农村改革稳定等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包括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干部学习教育、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党员示范户评比等;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方面: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业及其它承包合同管理等;

三是村镇建设方面:包括镇驻地综合整治、村庄规划建设、宅基地划分和审批等;

四是农村惠民政策方面:包括小麦直补款、良种补贴款、燃油补贴款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的管理发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

五是“四日合一”方面:包括村务财务公开、民主议政、人民调解、机关干部列席村庄重要会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

六是农村社会事务方面:包括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社会稳定等。

三、工作目标要求

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各村庄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具体做到:学习教育经常化、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工作作风民主化。

(一)学习教育经常化。

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对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以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创业创新、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形成“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我镇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人才保证。

加强党员干部经常性的学习教育,要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入手,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全面覆盖、正面教育、按需施教;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经常化。

教育培训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集中轮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集中轮训由镇统一组织。管区负责做好联络协调工作,镇分管领导参与授课,镇党校具体组织实施。分散培训一般以村庄远程教育办公室为主阵地,根据不同对象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如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政策辅导等。二是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一方面,镇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或各类人才统一授课;另一方面,由镇、管区或支部组织专题参观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开拓视野。条件允许的,可尝试异地学习培训。三是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挖掘本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也可选择部分在我市有一定影响的先进典型,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学习。“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要开展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等教育,激发农村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案例式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腐化变质等方面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促使广大农村党员能够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四是日常教育手段与远程教育手段相结合。除了采用集中授课、培训或者开展组织生活等日常的教育培训手段外,还应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好远程教育在科技富农、助推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

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示范岗和结对帮扶等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

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教育,党的“十七”大学习教育;新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纪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二)工作程序规范化。

对农民群众关注的计划生育、“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宅基地审批使用、村庄机动地承包、村集体财务收支、集体资产承包、小麦直补款、良种补贴款、燃油补贴款、农村低保户申报、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村庄事务的工作程序进行细化、明确,实现村级工作程序规范化。

1、严格会议程序。对镇党委、政府部署的重要工作,村庄要召开两个会议:一是召开村“两委”会议,认真研究制订具体落实措施;二是每月10日按照“四日合一”工作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部署贯彻落实,重要会议需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务必书面通知与会。会议必须安排专人做好记录,参加会议人员在形成的会议记录上签字。

2、严格办事程序。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上,要严格办事程序:一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或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二是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受理议案,召集村“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具体方案或建议,组织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对形成的初步方案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方案;四是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五是村“两委”组织实施。

3、严格审批、审核及备案程序。计划生育方面如一胎服务手册、二胎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事项由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审批办理;农业机械和渔船年审、小麦、玉米良种补贴款等事项由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审批办理;低保户申报和补贴发放、残疾人技能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就业等事项由镇全程办负责审批办理;小麦直补款和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补贴款由镇财政所负责审批办理;宅基地审批和村庄规划由镇村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审批办理;村庄签订的各种合同由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和镇经贸办负责审核并存档。

此外,村庄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级财务收支、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各种资产承包、土地承包、土地调整、宅基地审批、村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需报管区同意后,上报镇政府审批,其中重大事项必须报镇党委统一研究。

4、严格招待费审批程序。自年5月份起村庄原则上取消招待费,如有招商引资项目或其他需招待的重大项目,村庄必须先报管区书记初审,由党委副书记根据实际,签批招待规格。

(三)管理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村级组织管理工作制度化。

1、加强和完善村庄党组织管理工作制度。村庄党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一是规范村庄党组织党员大会制度和党员议事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需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的重大事项,必须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再按程序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二是完善村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党支部每半年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工作,内容包括村党支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村务重大事项的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等,重要工作随时报告。三是建立民主评议党支部成员制度。每半年一次由党员对党支部成员进行评议,民主评议由管区主持,村全体党员参加。党支部成员向全体党员述职后,由党员对其工作、思想和作风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由管区向村党支部成员反馈,并进行备案。

2、实施村干部坐班制度。每周一到周五实行村干部全天坐班制度。坐班办公的人员为村“两委”干部和“四职”干部,各村要制定坐班办公安排表,坐班人员和时间要保持相对固定,保证坐班时随时解决村内事务。坐班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确需请假时,要找好替班人员,经村党支部书记批准后方可离岗。

镇党委将村干部坐班办公情况列入村庄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组通过不定期、不定时深入各村,对村干部坐班情况进行检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村干部评先选优、兑现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每发现一次脱岗、擅自离岗的从村庄年终绩效考核中扣除实分1分,并向镇党委写出书面检查。

3、加强党员管理,实施党员证管理制度。自今年5月份起对全镇党员发放党员证。

(1)党员证是党员的身份证明,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自行涂改。

(2)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时,需出示党员证,由党支部在“参加组织生活记录”栏记录,经办人签名,党组织负责人签章。

(3)党员持党员证交纳党费,党支部在“党费交纳记录”栏记录,经办人签名,党组织负责人签章。

(4)外出流动的党员可以将党员证同时作为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在流入地参加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的,需告知流出地党组织,有关情况由流入地党组织负责填写。

(5)党员组织关系调离本市、退党、除名、或死亡的,基层党委应将党员证及时收回并备案销号。

(6)党员证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印制,各基层党委统一管理。

(7)实行编码制度,一证一码。市委组织部统一制定党员证编码编排规则,各基层党委按照编排规则编制本党委的党员证编码。

(8)实行承诺制度。发放党员证时,基层党组织要向党员阐明党员证的意义,使用方法和管理办法等,并与党员本人签订承诺书,承诺书存入本人档案。

(9)实行登记制度。定期对党员缴纳党费、思想政治表现、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进行登记,作为评价党员现实表现的重要依据。

(10)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年初,各党支部将党员证统一初审后,交基层党委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党员上年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情况。审核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无故不参加年审的,党员证自动作废。

(11)党员证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应及时向所属党支部报告,基层党委要做好登记并办理补办手续。补发党员证编码与原编码相同。

4、规范和完善村委会管理工作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一是建立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和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内容包括履行职责情况及有关工作落实、进展和完成情况,重大事项随时报告。二是建立村委会目标责任制。村委会要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制定出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公开。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报告工作时,应当就目标落实情况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报告,接受村民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三是要严格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实现村庄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化,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要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村民结合实际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规定村干部的职责、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的职责、工作程序及相互关系,明确提出对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各村庄要深入贯彻落实《市村级组织管理规定》等六项制度和市《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制度》、《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未结算收支事项报告登记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印鉴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十项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到严格操作,规范运作,把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行为,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6、实施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审批制度。为严格办事程序,规范村庄行政行为,促进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在全镇各村庄实施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审批制度。

各村必须严格坚持按制度办事,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上报,对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包含固定资产投资(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2000元以上财务收支;村庄建设规划(含宅基地);土地征用分配方案;村庄建设工程(1万元以上)及资金使用、招投标方案;集体资产的处置;土地、山林、滩涂等资源的处置;1万元(年内累计)以上举债等,应及时地向党委政府报告审批。

村庄召开“两委”会议,作出重大事项预案,先报管区和相关业务部门审核后再上报镇党委政府审批,经镇主要领导同意的重大事项,村庄要履行民主程序,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通过方能施行。凡涉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合同签订事项,应咨询经管中心或有关法律部门形成正确意见后方能上报审批。

(四)工作作风民主化。

村庄“两委”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凡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1、办事程序要民主。决策、议事要严格按照民意进行,该履行的程序必须履行,该开的会必须开,重大事项该参加的人员必须到会,该表决通过的必须表决,群众办事要有具体场所办,不得随意简化程序,杜绝少数人暗箱操作。

2、召开会议要民主。召开会议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规范操作,该到会的人必须到会,因特殊原因未到会的人员也要通过电话或登门走访等形式征求其意见。一是召开党员大会,必须严格遵守支部党员大会程序中“一般实到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出席会议党员的半数,大会方可召开,大会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的规定。二是召开的所有会议、民主酝酿讨论问题的过程都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详细记录召开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应到人数及实到人数、表决或讨论等真实情况。到会人员登记造册、记录人、会议主持人签字,整理好建档,做到有据可查。

3、决策要民主。决策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认真进行科学论证,确保决策符合本村实际,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群众路线,充分体现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在尊重绝大多数群众意见基础上认真考虑吸收少数人正确意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办事,使决策与法律法规不撞车,同党的农村政策不相悖。

四、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推行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是镇党委、政府在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的一项还情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创建“平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村庄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和法制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自实际,切实抓好落实。政府各部门、各站所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镇领导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做农村政策的明白人,保证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工作失误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按章办事,按照程序开展工作,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要强化群众意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时刻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基本出发点,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利益,做到“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把工作干好,把好事办好。

上一篇:急腹症医治腹腔镜运用综述 下一篇:颌面全麻病人术中护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