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时间:2022-08-06 02:00:48

“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摘 要:诚实是民法精神之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它具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法律意义,从一方面来说,诚实信用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而另一方面,诚实信用则给司法者一定程度上的裁量权,这对于协调当前日益复杂以及多样化的矛盾以及纠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及作用。本文首先立足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繁荣实际情况.强调了诚实信用在工程中的基本概念,证实了诚实信用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丰富以及完善的诚实原则建议以及对策。

关键词:工程;诚实;伦理;经济建设

诚实信用不仅是民法中的重要立法原则之一,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在科学研究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着眼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分析出现诚实信用缺失的源头,从而探索出一条在民法实践以及发展过程中比较完善的诚实信用的道路,其最终目的在于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和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目标的进程和发展。

一、诚实的认知与情感

在道德范围内,道德认知以及情感的关系紧密。同样的,诚实作为道德领域里的一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和情感同样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诚实的认知中渗透着情感的认识,同时诚实的情感却又是基于一定的认知情感的。

二、诚实的意识与行为

黑格尔曾有有云:理智的工作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过来,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得这个世界成为应如此。从诚实的意志到诚实的行为,呈现出一种由内到外的、由无形到有形的活动。诚实意志是通过自觉地确定诚实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不诚实行为的困难,致力于自我约束的无形的活动。

三、诚实的人格与责任

诚实人格是人们通过诚实生活意识到自己的诚实责任以及诚实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诚实责任是诚实行为选择的特征和中心问题,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诚实行为选择服从于诚实责任的要求和规定。在工程领域中,使人们意识到诚实责任,进而来影响甚至指导人们的诚实行为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以及迫切。诚实生活和诚实生产理念的提出,可以帮助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提升人们的诚实人格。

四、工程中诚实缺失的表现以及原因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诚实原则可以说是我国经济高速和正确发展以及繁荣的前提条件,任何不诚实行为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人身损失以及经济损失。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却是人们的诚实道德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诚实原则的缺失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个人诚实信用原则的缺失,主要有:弄虚作假、胡话连篇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由于个人的诚实信用的缺失造成集体或者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工程项目的失败,给社会给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或者经济损害;其二就是企业的诚实信用问题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不守信用、严重的违反规定违反法律、合同欺诈、财务信息失真甚至作假帐等等。诚实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在法制化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是正常的客观规律,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客观的看待诚实原则问题的缺失,努力找出诚实问题发生的内在深层次的原因,最终找到有效解决诚实原则问题缺失治理的方式方法。

产生诚实原则缺失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说的是,违背诚实原则的成本过低,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刺激了违法失信行为的产生,加速了违背诚实原则的行为的发生以及思想对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的伤害。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备以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对于诚实原则的法律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以及漏洞,这就给各种工程中不诚实的行为提供了滋生的空间,从而使失信行为以及思想有了进一步扩散的机会和可能。最后,国家政府的司法腐败以及司法权力的滥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不诚实行为一定的保护和纵容,使真正的诚实原则遵守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进而导致诚实原则失去了基本的建立基础。

五、完善诚实原则的措施

(一)正确方向的引导诚实原则的推广。我们要给予遵守诚实原则的个人、单位以及团体企业和相关诚实行为以一定程度上的信誉、诚实信用方面的奖励,鼓励社会和全体民众以及团体单位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以及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现状,同时对符合和遵守诚实原则的行为进行引导以及适当的鼓励,以正确的方向引导的多种方式方法推动人们对于道德精神、思想政治、诚实行为以及意识进行合理的强化。建立起全社会全民众尊崇诚实原则的人格和意识,营造一个诚实信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生长土壤。

(二)加强违背诚实原则者违规违法成本。我们要建立起一套完整而且健全的诚实信用体系,对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者进行相应的一定程度上的惩戒,提高违规违法者的失信成本,降低违规违法的生活的质量和品质,以反面典型的示范作用使效法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给予诚实原则人格不健全和不强壮的人以警示和提醒,对于违规违法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谴责。

(三)建立起社会诚实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民法是一个比较完整和完备的法律以及法规体系,要实现诚实原则,就必须依靠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这样才会有根本性地保障。这也是我国朝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只有在今后的法律工作中更好的完善以及丰富民法体系内容,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各种各样的违背诚实原则的行为进行及时地纠正和制止,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信用以及诚实原则的建立健全。

(四)加强社会主义的市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主体原则是诚实原则的根本所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和摸索阶段,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以及缺失,因此,在现阶段会产生社会主义的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于欺诈行为,从而滋生诚信、社会管理以及经济发展层面上的一系列诚实原则问题。在今后的司法实践和司法工作中,我们应该坚守规范和效率相互结合的方式方法,并且积极推行“资本信用”的措施,为社会主义的市场主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构建基础和法律规范。

六、总结

工程中诚实问题的伦理维度审视,不可形成工程中的伦理缺失,工程工作者或者企业团体应当自觉的培养诚实责任伦理意识,在履行工程工作的责任过程中,把公众和社会的安全、健康、福祉以及公众和社会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把对于全社会以及人们的诚实信用的道德责任放在第一位,明确自己在工程工作中的所担当的责任角色;另一方面,伦理学界也不可忽略工程活动中这一伦理研究对象,不可造成对工程工作中的伦理研究和探索的遗忘。

参考文献:

[1]王俊铭, 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性探讨[C].黑龙江省律师协会.2009.

[2]张宏威,程吉吉.论当前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J].经法视点,2007.

[3]李胜俊,樊勇.工程结构概率设计的伦理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

上一篇: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内实训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