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改革

时间:2022-08-06 01:11:55

莒南县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改革

莒南县围绕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和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机构建设。2009年抓住试点机遇,设立全市第一个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15年政府机构改革时,规范设置了副科级事业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隶属于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管理;今年7月,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时,又整合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中心,并率先将政府采购等8类交易事项全部纳入到平台。通过实行交易事项全部进场、交易项目目录管理、交易过程全程监管,实现了全县公共资源低成本流动、透明化交易、集约化利用,依法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高效规范运行。

一、搭建平台,让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由“散”变“聚”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构建上,实行“三个进入”:

一是职能部门进中心。按照“监、管、办”三分离的要求,将全县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政府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源等业务交易行为全部从原单位中剥离出来,纳入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办理,通过归并集中、公开交易、统一监管,形成了统一的有形市场。同时,按照“权随责走、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业务骨干调入中心工作,保证到岗、到位、到责。

二是监督监管进中心。中心实行“双向监督”,对公共资源交易实行全程监管。实行电子监察监督,运用先进的VPN系统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交易中心运行进行监督监察,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公开运转。实行职能部门监管,县住建、财政、国土等具有招投标职能的行政主管部门进入交易中心,对招投标工作履行指导、协调、监督职责。

三是中介机构进中心。中心成立前,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各部门往往与投标商直接进行交易,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导致腐败现象发生。中心成立后,把各类中介机构全部纳入到交易中心,建立中介机构预选库,为各类交易提供快速、便捷服务,提高交易效率,避免了“暗箱”操作、“串标”等行为的发生。目前,已有54家中介机构进驻中心。

二、流程再造,让公共资源交易效率由“低”变“高”

“路直车顺,渠通水畅”,通过实行“五统一”的运作模式,公共资源交易通道更加畅通,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一是统一工作流程。根据招投标管理规范要求,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和产权交易等业务流程进一步细化,分解成若干环节,将每一环节的办理条件、时限等要素细化固定成程序模块,工作人员按照各自权限和系统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并全程记录,实时查询工作进度情况,实现了各个环节的制式定向传递,形成了“统一流程、分段操作、权力分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保证了交易的依法运行。

二是统一信息。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统一办法,建立统一信息制度。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和产权交易活动过程中非的招标公告、中标公告、招标机构、企业信息和相关政策法规,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中心电子屏和公告栏上及时。目前,已公开交易信息4960条次,完成各类开标会2841场次。

三是统一交易规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工作思路,创新交易机制,形成了“互相配合、互相联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的运行体制。交易活动中,坚持“规则主导”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公共资源交易招标评标、交易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等相关配套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黑名单”管理方式,规范约束交易各方的行为。

四是统一收费管理。在中心的所有交易项目,包括工程建设招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国有(集体)产权出让等交易保证金、招标机构服务费等实行统一管理,由交易中心负责各类收费的代收代缴代退工作,切实加强了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健康、规范、有序运转。

五是统一监督管理。县发改、财政、审计、物价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对改革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电子监察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故意拖延的,或以种种理由抵制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工作推进的,以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三、电子监察,让公共资源交易过程由“暗”变“明”

通过公开招标,购置电子监控系统,设立监控风险点,让各类交易活动在电子监控下“阳光运行”、“透明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暗箱”操作、违规交易等现象的发生。

一是监察在交易前。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配备的电子监察系统,覆盖了行政审批窗口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45和12340服务平台、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平台以及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等5个平台,在招投标活动开始前,电子监察就进行介入,对招标的合法性、招投标程序和时限、采购立项、招标机构、招标公告等五大事项进行监察,切实把好交易的“第一道关口”。

二是监察在交易中。电子监察系统对招标现场、专家抽取、询标、评标、唱标等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开标前,由电脑随机抽取5位评标专家,并进入封闭的评标区。该区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只有录入信息的评标专家和监督人员才能进入。自始至终,竞标方与专家双方都不能见面,如有问题需要答疑,通过语音通话系统,改变语音频率进行交流,确保了评标的公正性。从开标区到封闭式的评标区,均由同步声像进行监控。招标会议正式举行,招标方、投标方及招标机构等人员全部在场。整个交易在招标方人的主持下,经过宣布评标办法、检查标书密封情况、启封标书、唱标、公布限价、评标、定标等一系列程序有序进行。

三是监察在交易后。电子监察系统设置网上监管监控节点,通过分析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业务环节、流程,出现违规违纪情况,系统及时提示预警,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将立即进行纠错。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例,电子监察系统共设置了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点,从“以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为主”的监管模式向“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结果控制有机结合”的监管模式转变,让交易过程全程透明。

四、效应凸显,让公共资源收益由“小”变“大”

莒南县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为化解腐败这一“顽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为政务服务工作树立了新的样本,达到了较好的改革效应。

一是行政成本降下来了。莒南县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平台”下运行,变分散交易为集中交易,提高了服务效率,节约了行政成本,实现了“1+1>2”的效应。2016年上半年,莒南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共受理交易事项242项,累计项目交易总成交额7.94亿余元,为财政增收节支2420万元。这“一增一减”,充分证实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大的生命力。此外,通过机构、人员集中办公,较好地解决了人浮于事的现象,行政成本大大降低。

二是服务机制顺起来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和相关配套制度,保证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此外,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县12个镇街、莒南经济开发区均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并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建设申报为市政务服务系统创新项目之一加以推进。2016年上半年,全县开展农村产权交易301宗,涉及金额3844万元,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三是发展环境好起来了。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立前,一个项目从洽谈、立项、开工到建成投产,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错失了市场良机。中心成立后,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进入了便捷的“阳光通道”,办事效率提高了60%以上,优化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上半年,全县在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8个,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四是和谐关系建起来了。莒南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干部能“放心管事”、群众能“顺心办事”,实现了“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群众服务”的初衷。下一步,莒南县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对接,做好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并在为民服务的广度、宽度上再求新突破,让莒南真正成为发展的“高地”。E:ZLH

关键词:公共资源交易机制 公共服务 莒南县

上一篇: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下一篇:校本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