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06 12:41:31

浅议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0-000-01

摘 要 预算会计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是单位的一项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在单位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深入改革,也对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完善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会计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是指,对单位财产拨款及其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资金的进出进行追踪、记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款项分配、款项数额的变动、核算实际收支、资金的实际拨付等。作为事业单位宏观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会计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具有核算和监督单位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必要性

首先,预算会计是单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预算会计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行为,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实行集中核算的模式,通过设立会计中心,对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统一核算。这样的核算模式有利于单位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建设,通过为核算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核算系统,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水平,为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其次,预算会计是强化国家财政监管职能,防止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要求。预算会计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单位管理层对资金进行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每项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对票据进行仔细审查和复核,对不合理的支出坚决予以杜绝。另一方面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政拨款的使用进行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防止违法、违规、违纪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预算会计是确保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政策实施的要求。事业单位的“收支两条线”是指在收入方面,撤消了单位所有的银行收入账户,将各项事业性费用收入直接存入国库,在支出方面,由财政部门根据需要统筹安排核准后,从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拨付。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预算会计进行保障,完善的预算编制是财政支付审批的前提,有效的财政资金监管有利于发现和减少回扣行为的发生,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不够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深化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1997财政部首次针对事业单位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后又针对不同的事业单位颁布相应的会计制度。但是目前缺乏关于单位预算会计的专门统一的制度,单位预算会计的执行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和法规依据。此外,不同行业和性质的事业单位间遵循的会计制度存在差异,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第二,部分资产科目的核算存在漏洞。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确认和核算方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尤其是在对资产后续折旧和摊销的处理方面,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处理原则,这样的处理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单位是否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将无形资产的成本在收益期内进行分摊,不实行内部核算的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一次性摊销。这样的摊销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容易成为事业单位操纵利润的手段。

第三,预算会计核算体系产生的会计信息无法全面反映出单位的财务状况。实施预算会计,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单位实际可支配资金的多少,存在较大的资金支配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目前在预算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能够提供整体的预算报告,但是由于资金使用的多元化,无法真实反映出各项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同时各个单位具体的财务报表都是分编分报的,各自处于独立状态,无法从总体上完整反映出单位的各项数据和指标。

第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预算激励制度。目前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目标,但是预算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大部分事业单位缺少预算目标奖励和惩罚措施。事业单位以完成既定的预算目标为最终任务,没能将经济责任落实到单个员工身上,导致预算目标制定过低,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措施

第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建设。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会计准则,结合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具体状况,精简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整合不同行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形成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对特殊行业设定相应的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遵循统一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同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特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第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适当的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对收益和费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核算。对资产减值与折旧的处理参照企业的处理方法,增加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全面、真实、完整、可靠性,提高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将财政资金与预算资金进行严格区分,将单位的经营性收入作为预算外资金一并纳入到事业性收入中,防止单位“小金库”的出现。

第三,制度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管理机制。在整个预算体制还不甚健全的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制定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来对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进行约束与监督,在目标管理中应当将预算的编制管理工作作为基础,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细致化、科学化,既保证计划编制的全面,确保单位各项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又能够避免计划外的浪费现象发生。同时对于预算会计工作要加强目标化的监督管理,实行实时化监督,保证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预算工作的质量,确保公共资金的使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绍辉.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市场.2010(27).

[2]李学军.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要性.现代商业.2008(20).

[3]张绍辉.浅析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新问题及改革方向.财经界.2010(7).

上一篇:浅论如何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下一篇: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及减持股权后的会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