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延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时间:2022-08-05 10:46:51

1961―延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利用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和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初霜日明显延后,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吉林延边;1961―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14-01

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作物所需的辐射、热量、水等自然资源在同一地区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多位学者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2]。

1 资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59′47″~44°30′42″,东经127°27′43″~131°18′33″,面积42 700 km2,耕地面积21.8万hm2(水田4.3万hm2,旱田17.5万hm2)。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1 hm2,高于全国和吉林省平均水平。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大豆。

1.2 数据资料

选用的数据为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10 ℃有效积温等[3-4]。

1.3 分析方法

以延边地区1961―2015年的气象要素(每日4次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降水量)为xi值,以年份为ti值,通过一元线性方程拟合分析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程如下:

xi=a+bti(i=1,2,…,n)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量资源变化

2.1.1 年平均气温。通过分析可知,延边1961―2015年的平均气温总体是上升的,其变化趋势为每10年上升0.27 ℃(P

2.1.2 ≥10 ℃有效积温。近55年,延边地区≥10 ℃有效积温平均值为1 132.3 ℃・d,气候倾向率为28.0 ℃・d/10年(P

2.1.3 初终霜日变化。通过分析延边地区1961―2015年初霜日和终霜日的变化发现,这55年间初霜日明显延后,延后的天数为每10年延后1.66 d(P

2.2 水资源变化

分析发现,延边地区近5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70.1 mm。气候倾向率0.92 mm/10年(P>0.05)。年降水量最高值是2000年的799.5 mm,最低值是2011年的346.5 mm。

2.3 日照资源变化

延边地区近55年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12.4 h,气候倾向率-33.12 h/10年(P

3 结论与讨论

延边地区近55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中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7 ℃/10年(P

延边地区近55年气温升高、日照减少等农业气象资源变化趋势,必定对农业生产潜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干扰,但是这种气候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4],而如何利用农业气候变化趋势,选择适合延边地区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公式,得出作物生产潜力,进而为政府决策、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4):701-716.

[2] 周晓宇,张新宜,崔妍,等.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学报,2013,29(5):112-120.

[3]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4] 谢立勇,郭明顺,曹敏建,等.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3):174-178.

上一篇:午季作物秸秆禁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乌兰察布市一次副高边缘大到暴雨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