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要重视“体验”

时间:2022-08-05 09:13:40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要重视“体验”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案例 画图 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0067-02

【案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段一:

师:农家乐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喜爱了,这不,明明家的农家乐打算在暑假前开园,今天我们就先去打探一下进度吧。(出示农家乐热闹景象)

出示例题(根据情境适当改编):农庄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现在长8米(出示一长方形),预计开园时,花圃的长将增加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通过题目给予的信息,你能一下子就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几名学生叫起来:不能)

师:(稍等)看样子有一定困难,你准备怎么办?

生:画图看一看。

师:那就赶紧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尝试画图,师巡视)

(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的图片)

师:你觉得这样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

生1:这样画就不是长方形了,应该把右边的一条宽补上。

生2:图上应该标上数据。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要让别人看到图后就对题意一目了然,这样的图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根据学生回答将图补充完整)

8米 3米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增加的3米长你们的图画得有长有短,该怎样来确定呢?

生(纷纷):跟原来的8米比较一下,估计一下就好了。

师:现在请刚才画图不是很准确的同学将自己的图做个修改。

(生操作)……

片断二:根据实际情况,叔叔在建设葡萄园时将一块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田地的长和宽都增加了10米,这块地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你觉得它与前面几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生:长和宽同时发生了变化。

师:该怎样思考呢?想不想挑战一下?

生齐:想。

(学生动手画图计算,师巡视指导后组织交流)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1:我采用画图计算,(50+10)×(40+10)-50×40,用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生2:我在图上增加了一条线(老师请他在实物投影仪上边展示自己的图边说),把增加的图形变成两个长方形,用40×10+60×10=1000(平方米)。

师:这样的做法行吗?

生(齐):行。

(几个同学纷纷举手:我还有,我还有)

师: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了,(指一生)你说。

生:也可以竖着画一条虚线。

师:对啊,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很多题目都会有不同的解法,有些巧妙的解法会因为我们的善于思考而呈现出来。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同学不是这样解答的,有的同学直接计算10×10,有的同学分步计算50×10+40×10,但都出现了错误。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肯定没有画图。

师:现在对照图看一看,你们所列的算式其实求的是哪一块面积,缺少了什么?

(稍等片刻)

师:请没有画图而出现错误的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以为很简单,没画图少计算了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生2:以后计算一定画图。

……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画图的策略,并且在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形成自觉、灵活、有效地选用画图策略的态度和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显然让学生体验策略要比学生学会怎样用策略更为关键。

一、体验“策略”的必要性

想要学生形成策略意识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解题策略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片段一中,教师把握住两个时机:第一个时机是在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时,教师不是为学生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是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形成思路、寻找解法。第二个时机是学生解答问题后,引导他们体会画图整理信息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对这些整理方法产生好感,从而在以后的解题中自觉地使用。

二、体验“策略”的可操作性

策略意识的形成需要积极的引导,在学生运用策略时,让他们体验到策略的“可操作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片段一中教师根据学生画图中的典型问题对画图策略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指导,学生由此掌握了画图的“诀窍”,到了片断二中学生就能灵活运用了,因为学生体验到了策略的可操作性,体验到了运用解题策略带来的好处。

三、体验“策略”的重要性

在一些特殊题型上,许多解题策略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倒推的策略、替换的策略;有些解题策略虽然不是无可替代,但是对于解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列表整理的策略、画图的策略,在学生接触过这样的策略之后,要引导学生体验策略的重要性,反思使用策略与否对于解题产生的不同作用、是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调动积极性。片段中在学生完成习题后,我通过让用画图的策略正确解答的同学的示范与不使用画图策略而做错的同学相比较,让学生自主反思在解题过程中缺少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画图对于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提供的帮助巨大,从而体会画图策略对于解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使用策略的自觉性。

总之,策略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告之与应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让学生用心体验、感悟,以真正形成策略意识,更好地为解决问题服务。

(责编 林 剑)

上一篇:在精彩中预设 在预设中生成 下一篇:优化复习课教学的三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