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童言无忌”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8-05 07:21:17

由“童言无忌”引发的思考

都说“童言无忌”,孩子们天真幼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可他们所说的一定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只不过有的是模仿,而有的是即兴发挥和再创造。

我们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总让我们惊喜,可有时也会让我们哭笑不得。

一、“老师,你是大笨猪。”

一天,我们班的豪豪玩得太high了,突然对着老师说:“老师,你是大笨猪。”接着,班上的孩子接二连三地重复这句话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站在前面,严肃地看着孩子们,孩子们慢慢地安静下来,我才对他们说:“这是不对的,这句话不能说,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二、“小心我打你哟。”

前两天,班上的馨馨不小心把杯子里的水弄洒了,一位小朋友看见了,立即跑过来说:“老师、老师,她把水杯弄倒了。”我走过去,看着她,她小心地抬起头,忽然冒出一句:“老师,小心我打你哟!”我惊得瞪大眼睛,转身去拿了一块抹布,默默地把水帮她擦掉了。

三、“老师,猫见到老鼠为什么还哭呢?”

在上《小猫为什么哭》时,我引导孩子们看图,然后讲述:小猫为什么哭?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老师,因为小老鼠来了把小猫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所以小猫哭了。”接着她又很着急地说:“老师老师,猫不是抓老鼠的吗,为什么老鼠来了猫还哭了?”我惊喜地说:“是呀,为什么呢?”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开始了交流。

四、“老师,我为你找个男朋友。”

户外活动结束了,我带孩子回教室,一个小男孩突然跑到前面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以后给你找个女朋友!”另一个男孩一听,大声地说:“不对,老师,我以后给你找个男朋友。”孩子们一下就笑闹开了:“男朋友、女朋友……”又一个孩子不甘示弱,跑到我跟前,摸着我的肚子说:“老师,你的肚子里是不是装了一个男朋友?”看着他们那天真的脸庞,我啼笑皆非。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在这一重要时期我们这些成人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孩子的世界纯洁如白纸,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学习,模仿别人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孩子的认知特点,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多预设一些课堂上孩子可能出现的疑问,当教材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明显相悖时,如何启发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宠得有些无法无天,教师一天面对五十个淘气的宝宝,难免有些烦躁,孩子如果淘气,可能会让教师气得跳脚。不管怎么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孩子,不用语言来吓唬孩子,当有一天,她用你说过的话来吓你时,你会不知所措的。

作为家长,平时在生活中,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要用一些辱骂、讽刺的语言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说脏话”并不是天生就会的。不要随意打骂孩子,还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和孩子开不合时宜的玩笑,也要制止别人对孩子开这种玩笑。他不懂什么是玩笑,只是看大家都在笑,觉得可能是开心的事,可当换一个场合说出来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幼儿期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我们树立文明的榜样,孩子就是文明的;我们树立温柔的榜样,孩子就会学得温柔;如果我们是暴力的,孩子也一样是暴力的……总之,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这些成人都应该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幼儿的表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育才幼儿园)

上一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的心得... 下一篇:浅谈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