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达明方治疗眼科临床论文

时间:2022-08-05 04:39:00

目达明方治疗眼科临床论文

1病因病理分析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是患者的视网膜发阻塞引起的一类眼科疾病。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的主要病理是各种原因牵引器的脉道淤阻而出现血溢脉外。年事已高者,肝肾亏虚,虚火上炎等干扰目窍或者是肝阳上亢气血上逆导致血脉瘀阻发生外溢;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气机失调,可致气滞而血脉瘀阻;亦可因饮食偏嗜,过食肥甘,痰湿内生,痰凝滞血瘀于脉道而病生。血不通畅则是水之因,痰湿加上水饮,导致患者的病情缠绵,因此化湿利水应该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日久体生虚热也会造成郁结,因此在对化瘀的同时应该清除患者体内的虚热。

2目达明方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症

在中医学上属于“络损暴盲”的范畴,目达明方式治疗眼部玻璃体积血等眼科血病的有效方法。其具体的药物组成主要包括:生地黄、仙鹤草、玄参、黄芩炭、茯苓、三七粉、白术、丹参、怀牛膝、蒲黄粉、炙甘草共11味药物。在这个药方中生地黄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玄参味苦甘咸,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功效;黄芩炭为甘苦,性寒而涩,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这三味药物的都具有清热凉血和止血的功效。仙鹤草味甘、性平,具有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的功效;丹参味苦、性微寒,具有通血、通心包络、治疝痛的功效;怀牛膝味苦酸,性平,具有补肝肾,逐瘀通经,强筋骨,引血下行的功效;蒲黄粉“味甘,性平,具有主心腹膀胱寒热,止血,消淤血,利小便“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的功效;三七粉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这五味要都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在化瘀的同时又不会造成血气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健脾益气。炙甘草建中而调和诸药。这三味药都具有益气、利水、健脾胃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的血气。目达明方综合了止血祛瘀、活血通络、益气和生血气的功效,因此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种疾病时具有十分有效的治疗功效。在治疗的过程中酌情的增加郁金和牡丹皮能够达到行气解郁、清热解烦的作用。对于缺血型的静脉阻塞患者,其病理主要是痰湿淤血互结,这类患者一般病程都比较长,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并且预后不良。对于这类患者治疗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是可以采用目达明方加赤芍、川穹等活血化瘀功效强的药物,同时还可以加用泽泻、益母草、路路通等化瘀、通络、利水以及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的药物,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联合使用眼底激光广凝进行治疗。在患者出现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病症的时候,应该增加手术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无论是否伴有严重的并发症,都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归结为“:眼底出血是标,体虚精亏是本”,在治疗的过程中增加补精养血、柔肝明目的药物,例如:枸杞子、覆盆子、黄芪、黄精等。

3具体病例治疗效果分析

病例1,患者女,48岁。与2013年1月9号来我院接受治疗,患者自己病情描述,就诊前半个月视网膜视物模糊,在2012年12月26例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患者眼底出血为主要症状,给予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2],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左眼视网膜视物模糊,体型偏胖、头晕、面色潮红、口渴、饮食正常、舌苔微黄腻、脉玄数。断定患者为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治疗方法为:治血化瘀、健脾明目。对患者采用目达明方治疗7d后,加郁金、路路通、决明子、花蕊石牡丹皮等治疗7d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情基本痊愈,通过采用复方血栓通血胶囊进行巩固治疗之后,痊愈。在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的都是采用水煎服的方式服用,每天服用一剂药物。病例2:患者男,57岁,经商。来我院就诊的实践为2013年5月6日,患者自己对病情介绍是右眼视物模糊持续时间长达1周。在1周之前患者由于生意繁忙,过度劳累之后右眼视物模糊于是来我院就诊。患者来院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为:右眼视物不清、重影、身体壮实、性情急躁、面色潮红、口不渴、饮食正常、舌苔微黄、脉玄数,断定患者为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非缺血性),治疗方法为:治血化瘀,利水明目。对其采用目达明方增加炒白术、山药以及钩藤进行了7d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之后增枸杞子、山药、路路通以及黄芪治疗7d。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基本痊愈,之后对患者加用丹参、郁金、白、益母草进行7天的巩固治疗,患者痊愈。

4小结

眼科临床病中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其临床特征明确,诊断相对容易,但是引起该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疗中存在很多棘手的问题。本次研究可以得到目达明方加减治疗,对于治疗中央阻塞以及分支阻塞都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根据患者的个人的具体身体特征,合理的使用目达明方加减治疗,谨守病机、攻守相参、中西结合,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明娟 单位: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上一篇: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高层建筑论文 下一篇:老年疑病症患者保健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