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妹卖草鞋大赚100万

时间:2022-08-05 01:29:38

打工妹卖草鞋大赚100万

乡村卖草鞋无人问津

李惠月是陕西省西安市郊区人。高中毕业的她到西安打工,尽管起早贪黑地工作,生活依然窘迫。

打工1年仍两手空空的她回了家。刚回家的那段日子,整天无所事事,靠给76岁的爷爷揉肩捶腿打发时光。一年夏天,爷爷得了严重的脚气,父亲让她去给爷爷买一双凉鞋。谁知鞋子买回来后,爷爷根本不领情,叹着气说:“以前,我夏天最爱穿草鞋。穿草鞋不长脚气,可如今草鞋绝迹了。”父亲说:“爸,我给你编吧。”下午,父亲在柴房为爷爷编了一双草鞋。爷爷穿上一试,开心地笑了。李惠月看在眼里,我何不就卖草鞋?①

一连几天,她都在琢磨这个问题,从有关资料里了解到:草鞋在中国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有80%的人都穿过草鞋,最著名的莫过于红军穿草鞋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了对草鞋的了解,她对开发草鞋市场的信心更足了。

李惠月对父亲说:“爸,你给我编20双草鞋吧。”父亲问她要干啥,她说:“我拿出去卖。”父亲吃惊地说:“草鞋也能卖钱吗?开玩笑!我不编。”然而,她不依不饶,父亲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于是,她和父亲一起到地里割了两背篓青草;回家后:把它放在院子里晒干:两天的工夫:父亲就编好了20双草鞋。②也许这是条不错的路。然后再用一根长绳串起来,挂在李惠月的自行车上。

吃过午饭后,李惠月骑上自行车,满怀希望地出发了。她先来到一个村庄,进村就开始叫卖:“草鞋!卖草鞋!”她这一喊,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人嘲笑她说:“啥不能卖,卖草鞋?真是想钱想疯了。”有的则议论说:“现在农村人谁还穿草鞋!”听着这些话,李惠月的脸霎地红了。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50多岁的男人,说:“到这里来卖草鞋?真是没长眼,你问问这村上有几个人不会编?”③

李惠月心情沉重地回到家,迎来的是父亲的训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说不行,你还不听,这下死心了吧?”回到屋里,她扑倒在床上,任伤心的泪水长流。但是,哭过之后,争强好胜的李惠月想:农村卖不出去,我就不信到城里也卖不出去。

亲朋齐上阵,草鞋竟然赚大钱

在城里叫卖了一段时间后,有两个做鞋生意的老板竟然找到李惠月,问她的草鞋是从哪里进的货。李惠月说是自己编的,两个老板顿时都对她投来羡慕的目光,还要去了她家的电话号码。

李惠月刚回到家里,父亲就乐呵呵地告诉她,西安有人打电话来了,说要50双草鞋,还留了电话号码,让三天后给送过去。李惠月兴奋得又跳又喊,她立即打电话叫来伯父、舅、姨妈、姑妈帮忙。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李惠月又印制了一些名片,上面写着:“最新时尚,草鞋专卖,适脚疗病,艺术欣赏,送人收藏,馈赠佳品。”并留下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鞋子编好后,她以每双lO元的价格卖给了西安的那家鞋店。送完货后,她兜里有了500元的收入,她捂着这些钱,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沿着布满小店的大街往回走。

看见鞋店,她就进去发名片,还把剩下的几双鞋子作为样品给店主看。店主都对她的鞋子很感兴趣,但只答应做代销,而且要等销售完了才能与她结账。李惠月觉得这个条件不过分,同意了……没有想到,她一路走一路联系,竟谈妥了十几宗代销生童。

做生意就像玩多米诺骨牌,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干了一个月,月底一算账,除了给亲戚们发的工资,李惠月卖草鞋纯赚了5000多元。之后,为了满足编鞋的需要,李惠月又招了20多名工人。

一天,李惠月从代销店收完货款,走进西安市威龙鞋城。在一个柜台前,她和店主李女士聊起了天,问李女士愿不愿意试卖草鞋。李女士答应后,第二天,她就把草鞋发到了李女士的店里,结果两天之内就卖出了40多双。尝到甜头的李女士赶紧打电话催货,而鞋城里其他经营者看到草鞋卖得这么疯,也纷纷找上门要货。这样一来,每天生产300双草鞋都供不应求,她不得不组织工人连夜加班加点,后来天天送往西安的草鞋达到1000双以上。

迎难而上。草鞋系列风靡城市

正当李惠月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天冷了,用于编草鞋的草已经开始发黄。没有草,拿什么编鞋子呢?

鞋子没有销路,李惠月只好给员工放假。看到往日热闹的院落现在空荡荡的,她的心很难受。父亲劝慰她不要着急,说完,戴上草帽就预备出门去找草割。看着父亲那编织得非常精致的草帽,李惠月眼前一亮,急忙喊住父亲,问道:“爸,编草帽的麦杆能编鞋子吗?”父亲想了一会儿说:“也许能编吧。”

第二天,李惠月醒来一眼就发现她的枕头边放着一双用麦杆编的鞋子。原来,父亲为了编成这双鞋子,试了整个晚上。⑤由于麦杆太干,很轻易折断,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麦杆上洒上水,增加麦杆的韧性。编了几双鞋子后,他又发现单根麦杆编的鞋子不结实,又把3根浸过水的麦杆拧成一条编鞋子,直到编了8双鞋子之后,他才找到了成功的窍门。李惠月既感动又兴奋,父亲的这个创举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原料天地,在农村麦杆无处不在,用麦杆代替青草,彻底摆脱了冬季没有原料的威胁。⑥

很快,李惠月又恢复了生产。改变材料后,鞋子的销量又迅速增长,连兰州和太原的客商也找上门来了。

一次,李惠月到太原做市场调查,晚上住到宾馆,她穿着宾馆里的纸拖鞋预备去洗澡,谁知一沾水,纸鞋全烂了。

她忽然有了主意:全国有这么多的宾馆,假如能让草鞋打进宾馆,那该是多大的市场!她急忙找到这家宾馆的经理。经理听了她的游说又看了她带来的鞋子,觉得不错,但因为价格太高了,双方没有谈成。可是,她依然看准了宾馆这个巨大的市场。

回家后,她马上组织编织能手成立了新鞋开发部,针对宾馆设计出了一种物美价廉的拖鞋,然后亲身带上鞋子到西安市延河水宾馆倾销。宾馆经理王跃飞看过鞋子后,很为难地说:“鞋子固然好,就是太贵了,价格上不适应宾客。”李惠月说:“价格上我们可以协商,我先送你们20双鞋子,让客人试穿一下。”

结果4天后,王经理就打来电话邀请李惠月面谈。王经理告诉她,客人很喜欢这种鞋子,他们宾馆每月需要3000双。在谈到价格时,宾馆把价格压到每双5元钱。

李惠月最初觉得难以接受,但后来一想:按这个价格算,每双鞋能净挣2元钱,一个月就可以挣6000元钱;一家宾馆里赚6000元,全市这么多宾馆,假如都能打进,一个月该有多高的收入?想到这里,她爽快地答应了。⑦延河水宾馆为顾客换上草拖鞋后,深受顾客欢迎,宾馆因此还在门口打出“入住我店,免费赠予草鞋”的巨幅广告牌,以此招揽顾客。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西安的其他宾馆也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四下打听草鞋的生产厂家。不到一个月时间,李惠月的草拖鞋就进驻了西安市的20多家宾馆。

接着,李惠月又开发出了麦杆棉鞋。由多层麦杆编织而成,每层麦杆之间加上麦草,棉鞋底子用轻而结实的桐木板做成,桐木底子上还刻上条纹以防止打滑摔跤,冬季穿上很暖和。这种鞋子一投放市场,就成了冬季最热卖的鞋子。

草鞋的销路好了:李惠月仍然没有满足。她又开发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草鞋系列:彩色鞋主要是为崇尚时尚的新新人类开发的;情侣鞋又称对鞋,鞋面上编织有红色图案“LOVE”字样;定做鞋是专门应客户要求定做的,鞋面上可以编上励志语和问候语或者釜种图案……目前:定做鞋子的销量最好,很多人把它当礼物送人,还有不少人把它当定情信物寄托相思。⑧

经过4年的拼搏,李惠月经过一个手无分文的打工妹,一跃成为了百万富姐,并且投资兴建了40多万元的厂房。如今,在干事业的同时,李惠月还抽时间读起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开始圆自己的大学梦。⑨

倚天伴读:

①生活中其实处处有商机,就看有没有发现的眼睛。商人就是卖东西,商人就是辨贵贱、调余缺、度远近。

②流水线上的产品现在基本已经普及,物以稀为贵,反倒是纯手工的东西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③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不过不耍大刀怎么知道你的弊病在什么地方呢。

④生意是跑出来,只有不断的上门去和别人谈,让别人知道你,你才有成功的可能。

⑤家人是最好的支持,不管他们是斥责你,鼓励你还是熬通宵帮你,其实他们内心都是爱你的。

⑥工厂有三个根本问题需要解决,分别是原料、生产和销售。这三个问题慎之又慎,一定要着重考虑。

⑦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有些时候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失去,是为了更多的拥有。

⑧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是一个商人的必修课;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保证。

⑨有这样一句话,3岁时多认几个字会背两首唐诗,根本不重要,但是30岁有没有阅读的习惯,却决定了你一生的质量。

自命不息,学习不止。

上一篇:创业问答 第2期 下一篇:公司有权要求股东转让股权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