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生存法则

时间:2022-08-05 06:56:51

报关员生存法则

打开谷歌搜索页面,输入“21世纪十大最热门职业”,出现的第一条搜索结果是《专家预计:2010年后最抢手的十大热门职业》。点开链接,其中排名第六的职业描述如下:

报关员

年挣10万元很轻松

“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对报关员的需求增加。据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显示的资料,报关员目前的收入每月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而在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报关员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10%-20%,到那时一年挣个10万元几乎不是问题。

曾经默默无闻的报关业,真的已经“华丽转身”?

报关职场原生态

一纸证书不能保证你是合格的报关员。市场更渴望得到的是关务专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贸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外贸总值达到2.56万亿美元,是1978年206亿美元外贸总值的124倍。

2009年,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中国外贸总值同比下降13.9%,但规模仍高达2.2万亿美元。飞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催生了中国的报关业,两者相生相伴,共同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报关超需求

中国的报关员从业分为两大渠道:作为收发货人的外贸企业和报关企业(俗称报关行)。如果报关员是鱼,这些企业就是池塘。池塘有多少,水是否充盈,决定了鱼的生存状态。

根据中国报关协会最近一次对全国报关行业现状调查的结果,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国共有报关单位632114个,其中包括收发货人625659个、报关企业6455个。2007年度全国有实际报关行为的报关单位为18409个,占报关单位总数的2.91%;2007年全年报关单量为5116.44万份,较上年增长13.7%。

根据这个调查,中国企业的报关以报关为主,这样造成报关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8年上半年,全国报关单量为2187.66万份,占报关单总量的84.09 %,在一些口岸,报关业务量甚至达到了当地总业务量的96%-97%。同期,全国自理报关的收发货人为9022个,仅占收发货人总数的1.44%。

但现有报关企业的数量已远远超过市场实际需求。2005年海关总署下放报关企业审批权限前,全国只有报关企业1900多家,这一数字到2008年已增至6455家,是原来的3倍多。相比之下,全国报关单量只增加了30.8%。

与中国的外贸发展格局一样,中国的报关业务相对集中在东部和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绝大部分报关企业也都聚集在此。

此调查还发现,报关单位获得的海关评估等级普遍不高。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632114家报关单位进行评估后,AA类单位仅有3716家,占总量的0.59%;A类单位有9626家,占总量的1.52%;B类单位有612995家,占总量的96.98%。在对6455家报关企业的评估中,A类企业68家,占总量的1.05%;B类6370家,占总量的98.68%。

缺专家,而不是证书

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国累计发放报关员资格证书216775个,在海关注册的报关员有96820人,占持有报关员资格证书人员总数的44.66%;2008年上半年有实际报关行为的报关员为50359人,占注册报关员的52.501%。在整个报关市场上,注册报关员已供大于求,但人才供应两极分化严重:普通报关员的市场供应比较充裕,但如果企业要聘请高端关务人才如关务经理、关务总监,就会发现合格人选十分稀缺。

尽管如此,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竞争强度一直保持在高位。2003-2009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一直在11.5%以下,2008年甚至降到6.6%。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近年来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少一证不如多一证”的想法推高了包括报关员在内的许多职业认证考试。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持证后海关注册的比例只有44.66%,而实际报关比例又只有一半的现象。

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准入标准也在提高。近年来,随着海关对报关员资格考试报名准入标准的逐步提高,高学历人员的比重不断增加,从业人员中,持大专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已超过70%。

注册报关员的从业年限整体偏短,流动性较大,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行业的竞争性。在中国报关协会抽查的46286名注册报关员中,从业年限达到或高于5年的有12502人,仅占抽样总数的27.01%;从业年限为3-5年的有14890人,占总数的32.17%;从业年限不足3年的有18894人,占总数的40.82%。另外抽查的122家专业报关企业、3105名报关员中,2005年以来离职的报关员有1031人,新进报关员1462人,流动性很高。按照行业资深人士、伟创力(中国)公司政府事务总监江小平的分析,“普通报关员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低”是造成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只是将报关职业当作一个跳板,一有机会就转移到其他领域,“这对企业稳定、队伍发展都不利。”

成长的烦恼

2002年12月,中国报关协会成立。不可否认的是,此后整个行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中,企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报关业。

报关市场的竞争激烈,使得部分报关企业铤而走险,采用承包、挂靠等不规范方式以及回扣、压价等不正当手段拉拢客源,这导致报关质量、服务水平降低,进而影响自身效益和行业环境。对海关来说,这增加了海关的行政执法成本、恶化了其外部执法环境。

按照现行规定,报关企业只需有5名报关员即可在海关注册,而且在注册后对报关员的管理力度有限,这在客观上导致部分报关企业资质差、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报关业务少。而此类企业的删改退单率往往较高,会为申报质量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中国报关协会的相关调查发现,当前报关员的业务技能参差不齐,报关行为经常与海关现代化管理要求脱节。部分报关员学习积极性较差,办理业务时往往凭经验或照抄其他类似企业,少数报关员甚至欺骗本公司及货主。报关企业本可通过培训来提高报关员素质,无奈人员流动性太大,培训的投入产出比不高,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2005年,海关推出报关员记分考核制度,这对规范报关员报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常令报关员感到困惑。有报关员提出,有时候货物已通过通关现场关员审核并完成进出口结关的归类认定,但海关职能部门对此给予否定,之后还对报关员进行扣分。“这是不是有商榷的余地呢?”

另外,有些差错并非报关企业造成,但计算机记分系统也会自动扣分。例如:外地企业经营单位代码发生错误,报关并不掌握此信息,在制单过程中也不好核实;企业另一手册超量,但报关员在制单时并不知情,也无从核对;舱单数据缺失或有误,报关企业制单时无从掌握,等等。

调查中还发现,有一定规模的报关企业通常自己的报关员都不制单,只是把制作好的报关单送到报关现场,但一旦发生差错,常被记分而成为“替罪羊”,这令他们觉得“有失公平”。

我跟这行“死磕”了

虽然不能改变领导的想法,周飞也不想改变自己。

2005年周飞本科毕业,应聘到昆山一家新办的外资电子企业工作。他学的是国际贸易,从事的却是关务工作,说不上专业对口。但他顾不了那么多,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作为扩招后的第二批毕业生,能在汹涌的求职大潮中谋得这样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知名代工企业配套生产电子产品,进料加工业务较多,周飞的工作也围绕进料加工展开。

周飞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任务,是为公司申请建厂后的第一本进料加工手册。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咨询机构,一切只能靠自己。外经委、海关、外汇管理局、银行国际业务部,一个月跑下来,周飞熟悉了新办企业开展加工贸易的整个关务流程。看着办公桌上的加工贸易手册,他觉得大功即将告成,接下来无非只是程式化的工作:处理一下深加工结转申请表,走走报关流程,一年后进行手册核销,然后圆满结束。这中间还能抽空看看书,为年底的报关员考试做准备。

这只是一厢情愿。季度末与仓库核对原材料数据时,周飞大吃一惊:某产品的所有保税料件全被生产部门领用,产出的成品已交付国内客户。周飞立刻会同仓库管理人员向公司副总汇报:保税料件必须在得到外经委和海关批准并缴纳税金后方可使用,否则海关将予罚款。副总大笑:“罚款?这个产品我们以后不会再进料件,如果不用,这批原材料就作废了。我不可能为海关一个规定去单独采购开增值税的料件,或者是等十几天后海关批了再用,那时客户早向别人下订单了。”而且,按照副总的说法,“现在不是我们想留在这个地方,是政府要引进外资,想要我们留在这里。”

周飞觉得继续解释已是多余,只好努力说服副总如实向海关解释情况并申请补税。副总不理,周飞只好反省自己:整天待在办公室处理报关单证,很难避免一线工作带来的麻烦。所以他决定:每天都要和采购、销售、仓库、生产等部门进行沟通。

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麻烦。采购觉得周飞没事找事―有新订单时自然会把发票和箱单发给他报关;销售认为周飞十分嗦―每次出货告知数量、单价和总价后,他还要料号、产品用途一类的资料,结果在客户多次催促后还没有报好关;生产和销售都懒得理周飞―同样的产品,只有开不开增值税票的区别,却要分开堆放,明明看到仓库里放着货,还要说“保税料件不能随便用,不能‘串料’”。

周飞还是坚持,只要有机会都会劝说公司及早补税,始终无果。没多久,海关进行新办企业保税稽查,早上发出通知,下午即到企业,仓库账、财务账、报关单证一一查验。两天后,30万元的处罚通知单交到了周飞手上。副总没有责怪周飞,只是和公司其他高层一起上了一堂长达3小时的海关稽查保税课。

受罚后,公司表面上支持周飞的某些保税建议,却不授权他采取相应措施,“串料”问题仍然存在。进口设备时,副总也直接以国外母公司作为间接供应商,由后者降价50%向昆山公司供应设备,以降低实价的方法逃避进口税金。半年后此事被海关发现,公司补缴税款并被罚款。

虽然不能改变领导的想法,周飞也不想改变自己。在这家企业工作的几年里,他不厌其烦地与采购、销售、仓库、财务核对各种数据,还自发编写了《保税料件管理办法》、《仓库管理办法》、《企业核销管理办法》、《报关单证档案管理办法》等流程建议,每次开会时都要自我推荐一番,但收效甚微。

4年后,由于“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也不想违背国家规定为企业谋取利润”,周飞决定离开。此时他精通整个保税流程,知道如何在海关核查前安排料件置换,为企业做一套假账蒙蔽检查,但他“不想为讨好一个外资公司而迷失做关务的行为准则”。离开时,周飞为这家企业核销的手册超过6本,留下了一大堆装订整齐、标识明晰的报关单证和核销单证,以及那些始终未被采纳的管理建议。

周飞觉得,这4年的委屈和坚持,给了他作为一名关务所能拥有的最宝贵财富:与海关、外经委以至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这可以规避风险;全面了解公司流程、技术的系统分析能力,这有助于进行手册核销;站在管理层高度分析问题并制定标准流程的全局管理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规范企业的保税业务。

现在周飞是一家美资企业的物流经理,公司所有与生产、仓储、进出口、保税相关的文件必须经他审核,他源自核销、终于核销的管理理念也得到了实施,企业从进料、仓储、领料到生产、出口的整个流程都因之改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前一家企业的新任副总看到他留下的管理建议后,开始逐步推行,碰到问题时还会给他打个电话。

周飞说现在的单位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因为这家企业管理相对规范,稍加点拨就能比较完善。他现在更想去一家类似第一个落脚处的企业,去面对不规范的进出口和保税管理局面,去对抗那些“知法犯法”的人,改变他们。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我不在报关,就在去报关的路上

再找工作一定要“离家近”,这样就能“睡到自然醒”。

1996年,杨裕华在老家天津找到一份外贸公司的工作。入职没多久,公司派他参加报关员培训。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杨裕华的培训流程其实很简单:学习3个月,在班里考一下,然后领证。拿到报关员证后,他就被调到了公司下属的报关行,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外轮有限公司。一年后,杨裕华参加全国首次报关员资格统考,轻松通过。看到今天8%、9%的资格考试通过率,他觉得“从字面上看确实不容易”,但也未必不好考,因为公司新招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能考过,反倒是一些从业人员考不下来,“可能这个考试的理论和实际有些脱节”。

杨裕华入行的时候,报关工作的技术性和系统化还没有现在这么强。那时候报关现场没有叫号系统,报关员必须在报关台前排队报单,等数据审核完,还要把下货纸送到码头。当时天津新港有四个港区,东方港、一区、二区和批箱区,他们就开着车到处转,一家家把下货纸送到。送完下货纸,通常已是下午六七点钟,有时甚至是晚上九十点钟,然后再开车一个多小时回市区。杨裕华觉得,与那时相比,现在报关员的劳动强度有很大改善,当时报关员的辛苦劲,“现在的人都不能理解”。

工作环境也在改善。杨裕华的单位在港区,当时街上净是拉煤的大货车,白天尘土飞扬,晚上也不消停。大家早上起来互相一看,脸上全是煤灰。“当时我就想,干一辈子这个要少活十年。”但现实如此,而且当时没有太多其他诱惑,所以大家按部就班地坚持了下来。现在新港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建起了“花园式港口”,实现了“硬件升级”。“软件”也在变,海关与报关企业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报关协会也在不断培训报关员,为报关行和海关提供更好的沟通平台。杨裕华所在的公司也引入了沟通机制,每月开一次例会,业务上的难点、思想上的疙瘩、管理方面的建议都可以拿到会上说,目的是“不让员工把话憋在心里,让他们生活得比较快乐”。

杨裕华刚工作时,报关员的收入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货代挣钱很多,“有些人发了”。但杨裕华觉得要摆对自己的位置,不能老看别的行业的“状元”。而且在后来这些年里,报关员整体收入算是稳中有升。“不是说房价那么高了,你的收入还一直没涨,收入也是在涨的,只不过幅度相对小点。”

不是所有报关员都这么想。杨裕华所在的企业,现在的工资待遇是“行业中上层水平”,保险、公积金全上,但有外地学生来实习一段时间后提出辞职。这让杨裕华很纳闷:这么好的待遇,怎么就留不住一个外地来的员工?一打听,原因很简单:员工觉得这里到手的现金相对较少,其他企业不交公积金,保险也上得很少,所以到手的钱多。而所谓钱多,很多时候也就是多给一两百块。这让杨裕华觉得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只考虑比较现实的问题。

更让杨裕华困惑的是:每到年底,总有不少外地员工因回家心切而辞职,来年再应聘到别的企业。公司为此想出一个对策:宁可要没有报关员资格证的本地学生,也不要持证的外地学生。因为在辛苦培养一年后,如果员工辞职,企业就会非常被动。

公司有公司的难处。近年报关企业数量大增,竞争特别激烈,如果技术和服务不到位,很难生存下去。由于竞争激烈,报关费用也被压到了很低的水平,天津口岸的报关费十几年来一直是100元/单-130元/单。2007年几十家企业联议提价,后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搁浅。与十几年不变的报关费用相比,运营成本节节上升,所以报关企业的利润点很低,一些报关企业被迫开展物流方面的项目。杨裕华所在的公司就从事承包工程用料等方面的项目,因为“单纯靠报关挣钱,企业生存空间不是很大”,而公司在开展这些项目时,报关环节都是免费的。杨裕华觉得,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报关行业的前途“并不乐观”。

虽然报关服务免费,但报关的质量必须保证,因为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揽到工程生意,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这个。杨裕华所在的公司算是新港货代领域的龙头企业,涉及环渤海内贸、外贸进出口、过境、空箱申报、空运申报等业务,报关质量较高,也正因为这一点,公司才能顺利地揽到货物生意,然后以货揽船。

尽管揽活相对顺利,但也有很艰难的时候。2009年7月,中铁四局某援助工程的货物清单在货物到港前两天交到了杨裕华手上,涉及两百多个集装箱。按照惯例,物资和工程类的货物应该提前一周把报关清单交给报关行。杨裕华看过清单后,随即安排人手加班制单。好不容易提交了单证,又有人向海关举报:该批货物有夹带。这意味着,二百多箱货物都要被掏箱查验。货主急得团团转,杨裕华四下协调。考虑到企业的难处,海关于当天下午抽查了十几个集装箱后予以放行。经查证,此事为同行因抢单而做出的恶意举报。在杨裕华十几年的报关生涯里,类似事件仅此一次。

杨裕华现在是公司出口部经理和总经理助理,能够做到这个职位,他认为就靠“一个执着劲”。他有时会在公司告诉员工:就算你明天离开,今天也一定把事情做好,这是品质问题。在招聘时,他总是很看重责任心,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认为这是“人品的体现”。但他也认为,“人品”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回报,收入不能凭空去想象。

回顾十几年的报关生涯,杨裕华认为“可以说是坎坎坷坷”。他现在住在天津市内,单位还在塘沽,每天要赶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从业多年,节假日从未休过,现在情况好转,也不过是周日不用加班。有时他会和人开玩笑,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再找工作时一定找个离家近的,这样就能睡到自然醒。“你们觉得这个很容易,对我来说却是奢侈。”

再见,报关

入行像是命运对他开的玩笑,离开却基于“怒其不争”的理性思考。

我一直看跌这行

“报关员这职业对我来说,也许真的到头了。”

联系上绿茵游鱼时,这个以《深圳是纵,东莞是横,一个报关员的黑色记忆》红遍各大外贸论坛的互联网正忙着出书。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做报关员,在我印象中,自己的理想一直是做研究或编辑之类的工作。”读书时,绿茵游鱼最喜欢的科目是历史和地理,高考分数也不错,但他却阴差阳错地与理想中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擦肩而过,到一个理想之外的院校读了外贸专业。毕业后,他在珠三角地区的东莞、深圳等地做报关员。

虽然进入这一行算是命运对他开的玩笑,但绿茵游鱼很快就接受了一切。这并不难――他入行的时候,报关员职业正声威日渐。“报关员考试突然火爆是从1998年开始的,最初在深圳兴起,紧接着在东莞成为最热,2001年左右蔓延至中山,后来又随着台资北扩到苏州、昆山,2004年达到巅峰。”绿茵游鱼回忆说,“当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报关学校,有些大学也设立了报关专业。”

1999年,绿茵游鱼在报关员考试中胜出,之后在这一行里干了近十年。这十年里,他把自己练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报关员”,而且“专业水平非常高”。2006年,正当报关员被热捧为“21世纪十大最热门职业”之一时,绿茵游鱼离开了报关业,因为“在这一职业的发展趋势上一直看跌,至少目前还是这样”。

待遇也分“身份”

对于报关员考试的火爆程度以及人们对这个职业的热情,绿茵游鱼“保持冷静态度和不同意见”。

在他看来,报关员的压力很大。目前就业市场不景气,取得报关员资格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相关工作不好找。在深圳人才大市场和东莞智通人才大市场里,招录报关员的企业通常9点入场、10点即已招满,而且还只是收取应聘材料,是否录用并无定数。前程无忧网放出一个报关职位,很快就有286人应聘,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即便谋得一职,工作也不轻松。报关员常因海关、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差异而“两头受气”,而且这一行的收入也不像媒体炒作的那么高。“排除那些在工厂做得日久的强势报关员,目前珠三角报关员的月收入多在1000-2500元之间。”绿茵游鱼说。

当然也不是人人如此,他“排除”掉的那些“强势报关员”就是例外。这类人主要是一些在工厂干得时间较长、深得资方和管理层信任的报关员,其中有些人拥有当地户籍,甚至身兼厂长职务,收入自然不菲。“报关主管的收入能达到每月2000-4000元,但超出这个范围的人并不多。”与之相对的“弱势报关员”则是打工角色,收入有限。

但绿茵游鱼不太愿意向人介绍这种对比强烈的“强弱”分类,他更愿意依单位性质和业务流程把报关员分为“纵”、“横”两类,他的分类方法能有效区分报关员日常工作内容的不同,但无法解释其间的待遇差异。当地一种对待遇差别更具解释力的说法是:本地户籍的报关员地位和薪水最高,外地户籍的女性报关员次之,外地户籍的男性报关员最差。在这样的“身份制”层级中,最后一类人为数最多,流动性也最大。

“身份制”不仅会影响收入,还会溯及就业机会。给绿茵游鱼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事例是:招聘会上,有些企业打出了“只招本地户籍”或“只招女性报关员”的招牌。这在绿茵游鱼看来“简直是扯淡”,因为“这种地域或性别上的歧视对企业发展没有益处”。

但现实未必会因某个人的看法而不再“扯淡”,即便这种看法对企业“有益处”。在报关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后,绿茵游鱼终于绝望。2006年7月23日,他在天涯论坛贴出《是男人就不要向报关员独木桥挤了》,翌年2月26日又贴出《报关员,一张褪色的职业名片》,以此向过去的十年道别。在回想自己的报关生涯时,他觉得“自己有时候像个民工,甚至在某些方面都不如”。

一碗青春饭

“我看不到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希望。会计有会计员、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职称,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但报关员有什么?一个吃青春饭的角色!所以报关员到了一定年纪必定要转型。”绿茵游鱼说。

转型的原因之一是“报关员入行门槛之低令人难以想象”。在珠三角,有另一种报关员分类能够解释这种局面:有证报关员和无证报关员。前者大多分布于报关公司、物流公司的现场报关环节,少数分布于自理报关的大型工厂企业;后者主要分布在工厂,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三来一补企业。这两类人同时出现,成了报关业入行门槛低的一个注脚:“市场上鱼龙混杂,高学历高素质的有,但低学历低素质的也不少。企业也没有一套招聘准入的标准,有证的报关员上不了岗,没证的报关员到处跑。”

对于这种局面,绿茵游鱼认为应当改革加工贸易制度和报关员制度。“如果主管部门规定:凡报关企业,无论是独资企业还是来料加工厂,也不管企业是自理报关还是委托报关,至少要有一名持证注册报关员,那么报关行业就会规范很多。报关员资格证也会立马变成‘香饽饽’,单东莞一地,报关员需求就真如培训机构所说的‘缺工一万’了。”

但这只是设想。两三年前即已露出风声的报关员等级考试,至今还没有正式推出。即便是在他所谓的“纵”、“横”两类报关员中,流动也不容易:“刚出道的报关员向‘纵’类靠拢,做久了又想向‘横’类迁移,但依然会发现阻力重重。”有点资历的报关员,都想以开办报关行作为提升自己的“转型”途径。绿茵游鱼也想过与人合伙开一家报关管理顾问公司,但终因资金等问题不了了之。“东莞已经有凯诺德、百思维和台资动点三家较大的民营报关管理咨询公司,留给新晋者的空间并不大,创业谈何容易?”

如果转向别的行业,报关员往往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有人认为做报关员工作需要有很高的外语水平,这能为将来转换职业提供便利。但实际上,“除了个别需要同外籍老板沟通的高级报关员外,大多数港台厂的报关员并不需要很高的英语水平。在珠三角,很多报关员只要能看懂装箱单和发票就够了。”

报关员缺乏知识储备也有先天原因。报关专业适用范围较窄,教出来的学生就业空间仅限于报关行、物流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这和会计专业不一样,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可以做。”绿茵游鱼说,“报关专业幸好被院校加上‘国际货运’四个字,成了‘国际货运与报关专业’,否则只能死翘翘。”但即便如此,这个专业仍然不能让他看好,因为“学生出来时是一堆半成品”。

由于行业竞争和企业内部矛盾等原因,很多报关员在一家工厂只能待一年左右,如此高的流动性又让很多“半成品”失去了接受培训的机会。

发展空间有限,技能储备不足,让“其实很爱这个行业”的绿茵游鱼“怒其不争”起来。

谁在造神

“也许我有些偏激,但你在百度输入‘报关员’、‘东莞报关员’、‘苏州报关员’几个字,搜出来的都是‘热门’、‘缺工’等字眼,这绝不正常。”绿茵游鱼觉得舆论对报关员有点“狂热”。

人才招聘网站、培训机构、学校、媒体都是这种狂热的煽动者和追随者。绿茵游鱼“可以理解”这些机构对报关员这一“21世纪十大最热门职业”的炒作,但也认为它们都是“高高在上的机构”,只有真正从事过这一职业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他所见的职场中,报关资格证并没有媒体鼓吹的那么“火”,也就是在求职面试时起到“一定作用”。而且,对持证报关员需求量最大的机构主要是报关行和物流公司,大多数企业都是委托报关公司代为申报。而在为数较少的自理报关企业中,报关部门只是一个现金流出部门,不能像业务部、财务部一样为老板带来利润或守住利润,所以“往往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对于自己曾经“挥洒过青春和泪水”的报关员市场,绿茵游鱼的总结是:“已经饱和。”

我想成为报关员

2004年,向国莲从公司人事部调到报关部。人事经理问她为何选择报关部,答曰:“我想成为报关员”。

2004年,向国莲在东莞一家生产保健按摩器的台资企业工作。这家企业算是当地的创汇大户,成品全部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每天进厂的货柜车络绎不绝。她那时做人事工作,与各部门打交道很多,一来二往,就和一些管理人员混得烂熟。闲来无事,这些人会为向国莲指点迷津:做人事没前途,老板最看重报关和财务。她仔细想想也是,做人事就是成天收发考勤、清点人数,没一点技术含量,难道真的要做一辈子?

曲线救国

当时公司的报关部总共5个人。一个是对外的报关员,说是报关员,其实只是报关资料的运输员,她没有报关证,也不会做报关资料,因为是本地人,所以顺理成章做了报关部的主管;另一位来自湖南,因为是男生,所以负责装柜;还有两位各自全权负责进口和出口,都是向国莲的重庆老乡;最后一位是新人,比她早一天进厂。向国莲被“指点迷津”后,常常去“看望”两位老乡。

十几天后,电话里传来老乡急促的声音:“你快来吧,她离职了……”放下电话,向国莲骑车从分厂直奔总厂。从老板办公室出来时,她成了一名报关内勤。

如果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一个成功报关员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甚至一群埋头苦干的报关内勤。但就是这一份“背后”的工作,也让向国莲兴奋得一夜没睡。

在报关部,向国莲的工作主要是给两个老乡帮忙,所以进口、出口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一些。老乡的帮助真不小,她们总是很耐心地教,向国莲填好的报关单、五联单、发票、装箱单,她们也会帮忙检查。填单很不容易,除了细心,还要有“手力”:单证大多一式几联,如果不用力写,下面的单页就无法辨认。所以在报关部的日子里,向国莲总是感觉“手酸溜溜的”,时间久了,还长出厚厚的老茧。就这样做了一年多,她在报关内勤这一行算是熟手了,就跳到了一家日资企业。

到新单位后,向国莲的职务没变,但工作内容却大不一样。以前的公司很大,分工非常细,但是在这里,进出口关务都是她一个人负责。这方面的业务以前没有专人处理,加之事情繁杂,又没有可以商量的人,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从预计订单、安排生产、材料采购、实际生产到仓库建账、不良品和边角料管理,向国莲把涉及的环节逐个规范。在刚入职的几个月里,她晚上总是睡不好,半梦半醒之间想的都是做资料的事。好在各部门同事十分配合,半年后这项工作基本完善,向国莲的收入也翻了一番。这个收入比一般文员要高,但与一线报关员相比,差距尚大。

这不是她的终极目标。

一战考场

2007年是高中学历人员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的末班车,向国莲必须赶上。虽然“前辈”们总说这考试何等之难,但此时她工作稳定,准备全力以赴。7月初拿到书,因为忙,居然一直没有看。到8月底,向国莲甚至一度准备弃考,被室友冷静制止。

2007年8月31日,向国莲生平第一次翻开报关员考试教材。之后每天下午6点半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痛饮一杯苦咖啡,之后洗漱,晚7点看书,凌晨2点睡觉。周末和节假日决不外出,并谢绝一切来访。走神或疲惫时,她总是告诉自己:“只有努力才能通过考试,要不然就只有永远做‘背后’之人……”有时也会假想通过考试时的喜悦,她管这叫“假想成功勉励法”,并且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效的自我鼓励法。

就这样超强度学了63天,临考时向国莲觉得学得还不错。考试时,试卷一到手她就乐了:真不错,都会做。按顺序答题,一切顺利。就在做到最后一个商品编码题时,监考老师突然说考试时间到了,她脑子里嗡的一声:后面40分的报关单题没做呢。利用最后30秒随手涂些答案,然后悄然离开。

两个月后成绩公布,及格线110分,向国莲考了99分。这意味着,她和理想之间,隔上了一堵厚厚的“学历墙”。

我的学历可以复制

2008年1月,向国莲报考了某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3月通过入学考试,交过第一学期2200元的学费后,她成了一名“在校生”。接下来的日子更辛苦,去买了《新概念英语》一、二册,想补补英语,但终究耽搁太久,无法赶上老师的进度。两年半的“大学生活”,她都在担心无法毕业的惶恐中度过。2010年,向国莲终于在一片“抄”声中毕业,领到一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证书”。1万多的血汗钱总算没白花,她又能报考报关员了。

虽然拿到了大专学历,向国莲还是对报关员考试门槛的提高有些看法。“报关员考试是我经历过的最严格的考试,是一种能力的见证。但身边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从事着这个职业,却要花重金去‘抄’来一个学历。我们这些在社会底层努力与命运抗争的人,能不能得到一个可以让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机会?”

二战考场

2009年,向国莲以“在校应届毕业生”身份再次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原以为凭着2007年的基础和十足的干劲,可将报关、报检两证一起拿下。可谁曾想公司突然被海关查厂,工作量骤增,夜夜都要加班。由于近两年工作、学习紧张,她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患上了肩肌劳损、颈椎生理曲线变直、颈椎骨刺等职业病,有时苦不堪言。上班时强撑而过,下班后只能躺在床上举着书看,时间久了双手承受不了,就翻身趴着看,一晚上不停变换姿势,感受只能用一个字形容:苦。没办法,只得放弃报检考试。

在床上挣扎3个月后,终于迎来报关员考试。试卷不太难,都是大纲考点。吸取2007的教训――先做报关单大题。但这更耗时,刚刚做完这部分,广播就宣布考试时间还剩15分钟,向国莲又是一身冷汗:完了,今年又白忙活了。赶紧做商品编码题,但双手却不停地哆嗦,慌乱中只查了7个编码。

考试结束,她的强项商品编码题仅得8分,总分96,再次与理想失之交臂。

再战考场

虽然两度失利,但向国莲还是准备2010年卷土重来。“报关员资格考试虽考题较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但我认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在复习时,我会有一颗爱它的心,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不完成目标就不做其他事。对看过的章节要循环复习,再结合练习,以此掌握知识。”她说。

支撑她走下去的理由是:热爱并且看好这个行业。

虽然现在全国拥有报关证的人数很多,但向国莲认为“也有很多人有证不从业,只是凑个热闹;还有一些人有证从不了业,因为书本知识不等于现实操作,不是所有持证人员都能找到报关工作。”此外,她认为报关工作能把人锻炼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为“销售和业务跟单需要‘嘴皮功夫’,财务需要细心和对数据的敏感,人事需要良好的协调能力,但报关需要以上能力的综合。”她也坚信报关行业仍有大好前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中国的进出口业务量肯定会随之增加。

“报关内勤是报关工作中非常重要却不为人知、不被老板看重的群体,作为一名报关员背后的人,报关员职业不是我唯一的出路,却是我首选的出路。”向国莲说。

某报关员的一天

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客户和单证,每天都是一样的辛苦和充实。

7点:起床、洗漱、去公司。

8点:上班车,在车上吃早饭,打盹。

9点20分:抵达机场海关大楼,司机师傅喊“起床啦”,下车。

9点35分:整理昨晚到今晨的十几票货物单据,包括提单、发票、装箱单、合同、小提单、报关和报检委托书,等等。

9点50分:发现某票单据的发票未填写“成交方式”一项,打电话通知客户,请他添加后传真回我处。

9点53分:电话响,某客户问:货物清关进展如何?我方答复:最快下午清关。对方不放心,继续叮嘱好几遍。我方声明:若无特殊情况必按时完成。对方挂机。

10点:抓紧时间制录入单,狂敲键盘,仅用十分钟搞定。一票货物品名超多,只好花费更多时间。期间电话铃响,客户称某单证税号需改,遂改。

10点15分:制单结束。集中精神核对全部单据,发现某委托书号少打了个0,改正。暗自庆幸并重新核查,期间分别接听、拨打四五个电话,与客户商讨数据。

10点25分:确定无误,将单据发单,等待过机。

10点30分:伸懒腰。大多数单据已过机,其中两票需人工审单。将已过机的报关单及整套单据交给放行员,请他去海关大厅办理清关手续。

11点:将放行员交来的税单传真给客户,并通知尽快将税款打入我公司机场缴税账户。另有几票货物需代作网上支付税款,将其报关单号发至财务部,请其办理。

11点20分:缴税完毕,到海关办公台核税放行。

11点25分:从放行员处拿到已由海关盖章的报关单和出门证,暗自庆幸未遇上海关随机查验或布控查验。

11点30分:回到办公室,致电所有放行单据的客户,问清其何时提货,以及是否由我公司车队代为送货。

11点50分:在微波炉里加热带来的饭菜,然后开吃。

12点10分:吃饭完毕,有点困意,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12点25分:核对单据、制单,如此等等。

12点50分:某票货物发票上的成交方式为CIF,合同却是FOB,立刻致电询问,对方称不清楚,请其代为询问领导。

13点30分:对方来电,以合同为准,成交方式为FOB。

14点:连打数个电话,与客户沟通单据问题。

14点20分:去海关大厅,与海关关员沟通问题。

14点25分:早上两票需人工审单的单证尚未返回,客户来电催促。14点30分:连接数个电话,客户询问货物清关进程。

14点30分:连接数个电话,客户询问货物清关进程。

15点:人工审单单证货主再次来电催促。

15点10分:连打数个电话,与客户沟通单据问题。

15点30分:人工审单单证货主来电催促,有点生气。以委婉语气向其解释:我们无法控制此因素,请耐心等待。

15点45分:客户要求垫付大额税款。我方解释:公司规定不可。对方不解,怒。我方解释:可网上支付或汇入我方账户,以加快通关速度。对方缓和。

15点55分:去海关大厅,与海关关员沟通问题。

16点10分:人工审核的单子通过,因客户已将预付款打入我公司机场账户,故与现场统计员立刻办理缴税和核税放行相关手续。

16点30分:去海关大厅,与海关关员沟通问题。

16点40分:办完今天最后几票单子的清关手续,确定今日不用加班。

17点:处理货物清关后续工作。

17点30分:上班车,在车上听MP3、看夕阳。

报关员:冷暖自知

“压力大”成最常见字眼,但大家普遍对前景表示乐观。

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认知和困惑。为了解报关员群体的职场问题和倾向,本刊与中国报关协会对北京、上海、厦门、南京等地的报关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从收入分布看,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报关员占调查总数的34%,其中超过4000元的占15%;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66%,其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者占59%,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仅占调查对象的7%。可见报关员行业的整体收入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么高,但分布相对集中,极端情况并不常见。

报关员对收入的整体认可度不高,41%的调查对象认为收入较低,37%的人认为收入达到了社会一般水平,仅有11%的人认为收入较高,无人认为本行业收入很高,但有11%的人认为收入很低。

近半数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压力较大,37%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处于社会一般水平,另有11%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很大。因此从总体上看,报关员对行业压力感受较为明显。在描述职业感受时,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采用了“辛苦”、“压力大”、“节奏紧张”等词汇。

报关员对本行业的前景预期普遍较高,认为前景较好、很好的各占15%,认为前景一般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59%,对前景预期较差、很差的合计仅占11%。可见报关员尽管对当前的工作压力、收入评价较低,但大多看好将来,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坚持不跳槽的原因。

报关员的职业满意度较为中庸,职业满意度达到一般水平的占总数的63%,满意度较高者与较低者各占22%和11%。因此从总体上看,大部分人对报关员职业持“难置可否”的态度,但满意度较高者略占上风,比满意度较低及很低者的合计占比高出7个百分点。

此次调查中,报关员群体的职业忠诚度较高,约2/3的调查对象3年内无跳槽意愿,但这与样本中多数人有3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有关。而且大部分调查对象的职业理想都是在本行业内取得进步,力求发展成高级报关师、归类师等。但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另有部分人认为在与海关、客户沟通时存在困难,也有少部分人因收入问题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老板们怎么说?

职业修炼的秘诀永远是:方向清晰、坚持做好每件小事。

对报关员来说,最理想化的职业进阶路线如下:现场报关员――企业制单人员――业务主管(如供应链主管)――出口(进口)部经理――总经理(或关务总监)。

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最终通往金字塔尖的总是极少数人。报关业是一个十分重视积累的行业,经验与坚持在职业生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从报关员开始摸爬滚打,职业修炼还可以怎么走?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听听公司老板和职场“大牛”们的见解。一方面,他们已经站上塔尖,有很多经验之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板最渴望得到的、市场上最缺乏的,往往就是你我努力的方向。为此,本刊抽访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报关及关务咨询公司的老板和高管。

从总体上看,老板和高管们对本企业的员工表现和公司业绩评价较高。同时,他们都经常接触一线报关业务,对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比较自信。但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端关务人才缺乏”。

注意了!在前面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报关“持证族”很多,但高端人才匮乏。现在的关务已经不局限于制单、提交等具体事务,比如,准确申报意味着必须有非常丰富的进出口相关知识,尤其是商品归类和估价方面的专业知识。虽然要成为关务全才几无可能,但把自己打造成税则、归类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似乎是条阳关大道。此外,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都需要对通关事务进行总体筹划,如果期望在该领域有所作为,就要注意自身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了。

从调查来看,老板们普遍重视员工的责任心、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他们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素质。此外,工作经验、外语水平和协调能力也是企业高层评价员工的重要指标。

多数老板认为当前的报关员学习能力较强,但其缺点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团队精神差、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有欠缺、动手能力不强、浮躁,如此等等。

几乎所有管理者的职业理想都是关注于推动行业发展,或为推动行业专业化,或为提升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无人局限于本企业的利益。在此不得不感叹:大牛们就是高瞻远瞩!

企业高层对行业的感悟各有不同,涵盖团结、诚信、专业、学习、沟通、感恩等各个方面,但多为职场上已经“达成共识”的基本素质。可见报关与关务行业的成功者并非三头六臂,只是埋头做好基本功而已。但具体到企业操作的成功经验,高层们的建议十分“琐碎”:守法、接受新技术、与企业分享政策优惠、慎重对待简单的事情,如此等等。

许永焱,2000年10月涉足关务,现任广州智联兴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员工16人。

最看重的员工素质

专业工作经验、专业英语水平、专业统筹能力

当前报关员优点

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团队精神相对较好

当前报关员缺点

专业实践经验不足

经验分享

争取客户认可、海关认可

天津津通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运,42岁,入行12年,公司规模78人。

最看重的员工素质

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专业知识,勇于开拓的信念

当前报关员优点

学历高,聪明,理解能力强,理论水平高

当前报关员缺点

浮躁,娇惯,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不过硬,集体观念差

经验分享

守法,强化业务水平,体恤员工;勇于改变观念,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建立诚信体系,将海关给予的荣誉及便捷通关条件延伸服务于生产企业

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基中,从1992年便进入报关业,公司拥有700名员工。

最看重的员工素质

努力学习、吃苦耐劳、积极进步

当前报关员优点

愿意学习、积极进步

当前报关员缺点

合作精神较差

经验分享

成绩来自团队合作;最值得珍惜的经验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虽然阻力很大,但推动学习非常值得投资

江小平,供职于全球500强企业―伟创力(中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政府事务总监,从事相关工作27年。

最看重的员工素质

通关业务知识、协调组织能力、综合管理能力

当前报关员优点

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当前报关员缺点

专业发展道路缓慢曲折

经验分享

熟悉业务原理,善于沟通

南京宏康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青,1993年进入报关业,如今管理着161名员工。

最看重的员工素质

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专业业务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当前报关员优点

现场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强

当前报关员缺点

综合素质不高,受岗位限制较大;专业知识不足,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经验分享

诚信、坚持、专业、价值、超越、感恩

上一篇:中流击水 第8期 下一篇:出口潜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