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的临床新用途

时间:2022-08-05 06:42:26

乙酰水杨酸的临床新用途

乙酰水杨酸别名阿司匹林、醋柳酸,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并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此外,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治疗胆道蛔虫病

乙酰水杨酸治疗胆道蛔虫病效果显著。用法:乙酰水杨酸片1g/次,2或3次/d,连用2~3天。当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即停药,然后再行常规驱虫。

用于中枢性镇痛

近年发现,阿司匹林除了外周镇痛作用外,还具有中枢镇痛作用。如对癌症性骨痛患者,每日使用120~720mg阿司匹林。用于慢性腰痛和疱疹性神经痛的镇痛,均取得较好效果。防治腹泻

有的患者对特定食物不耐受时,血液、粪便和肠液中的前列腺素E2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排便呈正相关。大多数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可预防食物不耐受性急性胃肠症状,如腹泻、腹痛、胃肠胀气和恶心、呕吐。此外,阿司匹林对防治放射性腹泻、婴幼儿腹泻和其他原因腹泻也有较好效果。

治疗乳糜泻

在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中均含有麸质(面筋),部分人食用后可引起一种过敏性肠病――乳糜泻。该病过去常采用去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最近有人用阿司匹林治疗,就餐前5~15分钟口服阿司匹林650mg。结果发现服阿司匹林后不论再摄入多少麸质,均能完全遏止乳糜泻,若进餐后再服用阿司匹林则完全无作用。

治疗春季结膜炎

据报道,傅氏等叫试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顽固性春季结膜炎患者,效果较为满意。治疗方祛: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其剂量标准:儿童5mg/(kg・d),分4次口服;成人50mg/次,4次/d。2周为1个疗程。

治疗黑症

用阿司匹林治疗黑症患者,可使黑发作消失。用法:阿司匹林500mg/d,分3次口服。笔者认为,此症发生可能与视网膜动膜栓塞有关。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不正常的血小板聚集,从而用之有效。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次,3次/d,口服,1周为1个疗程。有人认为其机制是皮肤受凉引起血管收缩和儿茶酚胺从感觉神经末梢释放,导致血小板聚集,引起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释放而致瘙瘁。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血小板聚集,从而控制瘙痒。

神经保护作用

据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神经毒性有保护作用,并可减轻缺氧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动物实验表明,用大鼠颈总动脉联合大脑大动脉结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结扎前2小时或30分钟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天后处死动物,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提示阿司匹林在15mg/kg及以上剂量时可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其机制为:①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蛋白激活而减少NF-KB诱导的脑损伤;②减少自由基生成和清除自由基:③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释放;④抑制氧化磷酸化反应,延缓ATP消耗;⑤抑制炎症反应。

安眠作用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前3晚中,可大大增加总睡眠时间,主要作用在后半夜。机制为阿司匹林置换了血浆中的色氨酸,而使它更好地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在后半夜产生更多的5-羟色胺,其安眠作用要延迟4小时。对偶发性失眠至少在用药前3晚效果最显著。一般用量为650mg。

注意事项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本品。长期大量服用或误服本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高热、脱水、虚脱、昏迷、谵妄、呕吐、大量发汗而危及生命。本品可引起胎儿异常,妊娠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饮酒前后不可服本品,因可损伤胃黏膜屏障而导致出血发生。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忌用本品,否则可能诱发Reye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

上一篇:基层医院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下一篇:卫生部通报第二季度食物中毒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