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写字的困难及对策

时间:2022-08-05 04:10:21

针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写字不规范、不端正并且写字水平逐年下降的现象,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了一条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每天10分钟随堂写字”成为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喜者有,忧者也有。喜的是这样一个规定,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坚持下去,学生的写字水平必将会有大幅提高。忧的是真正落实起来困难却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一忧认识到位难。写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学生的沉着、镇静、耐心、专注等品质的养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老师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受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对学生书写姿势是否端正、字形是否规范、笔顺是否正确、结构是否美观等关注不够,普遍存在着“重对轻好”现象。尽管新版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建议,但笔者仍担心实施起来会打折扣。

二忧教师素质跟不上。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写字方面存在两块短板:一是自身写字水平偏低,起不到示范作用。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大量的课堂板书、作业批语中带给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自发模仿中就能提升写字水平。但能写一手漂亮规范字的老师却不是很多,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指导技能薄弱,教师缺少一定的书写理论知识,仅能进行“注意左窄右宽”等空泛的提示,对汉字的结构、布局、位置等进行分析指导则显得力不从心。

三忧教学实施困惑多。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量,就那么短短的40分钟,写字若占用10分钟,留给阅读教学的时间就仅剩30分钟了,很多一线老师担心时间不够用,课文难以讲深讲透完不成阅读任务。此外,10分钟时机如何选择,如何有效指导写字……很多的困惑摆在一线老师面前。

如何落实新版课标提出的每天10分钟随堂写字,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宣传、评估到位,破解认识误区

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教师切实认识到写字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写一笔规范、端正、整洁的字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系。要把写字教育和书法教育区别开来,让广大教师从育人的角度,从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切实重视写字教育。其次,要发挥评价考核的导向作用。笔者以为,作为语文课程五项重要内容之一的“识字与写字”,在学生语文素质测试中,除了保留已有的识字考核之外,还应适当增加汉字书写的考核,以引起师生对写字质量的重视。

2.培训、考核到位,补齐素质短板

针对教师自身书写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写字示范这一问题,除了学校要加强教师写字基本功训练以外,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一定的考核机制带动教师书写水平的提高。可以像普通话等级测试那样,对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提出相应的书写等级要求,以书写等级的刚性标准促进教师书写基本功的提升。

针对不少老师指导乏术的问题,一是要积极开展随堂写字指导的研究,让广大教师明晰要点,掌握指导的分寸;二是要加强教师写字指导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对汉字的笔画、结构、布局等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对字的书写分析指导更为精准。

3.方法、措施到位,释解实施困惑

具体到每一天,10分钟写字该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

一是借时得法。10分钟写字时间从哪里来?减少教学任务或者两课任务变成三课完成的机械加减肯定是不可取的。正确做法首先要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切实做到:学生会的不选,教了也学不会的内容不选,只选符合课标年段要求且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其次,要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上切实做到简单、朴实、高效。这样,优化教学时间的配置,给写字留下时空,杜绝写字成为蜻蜓点水式装点门面的现象。

二是借机指导。教学中要抓住一切可以练习写字的机会,如板书课题师生共同写,复习生词听写,教学生字指导写,课尾生字巩固写等。在这些动笔写的教师环节中,教师都应尽可能发挥示范、指导、评价的作用。教师应树立学生写字及时指导的意识,无论是抓重点字的具体指导,还是对写字姿势的提醒,都应不失时机。要让学生切实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并养成习惯,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做到认认真真不马虎。

三是借力《习字册》。和教材配套的《习字册》与课文生字同步安排,按照“识写结合,描仿入体”的规律,为每个生字提供的蓝字为样字,红字供描红,淡红字供仿影,另外留有空白田字格供临写。所谓“识写结合”就是识什么字,就练习写什么字,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生字的过程;所谓“描仿入体”,就是通过描红、仿影,使学生的字逐渐“入”楷书之“体”。“识写结合,描仿入体”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宝贵经验,因此,用好《习字册》可以使写字教学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将《习字册》定位为课外作业,将整课书写内容集中在一个时间完成,由于小学生手指肌肉群不够发达,书写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的写字兴趣,书写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应将《习字册》一课的练习量进行分散。笔者的做法是将《习字册》与每天随堂写字指导相结合,围绕教学内容,选择两三个重点生字,进行示范引领,科学指导,学生依据《习字册》要求进行描红、仿影、临写。这样既减轻书写负担,又使随堂10分钟写字有了得力的抓手,提高了随堂写字的效益。

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直面困难,积极探索,切实用好随堂写字10分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迎来写字教育的春天。

(曹艳常,睢宁县梁集中心小学,221245)

上一篇:PowerPoint2007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 下一篇:自护,让现代公民从这儿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