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语音制作中的拾音和录音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04 10:08:34

电视节目语音制作中的拾音和录音技术分析

摘要: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的广泛应用下,本文主要针对电视节目语音制作中的拾音和录音相关技术技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于电视节目的语音制作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电视节目语音制作,拾音,录音

1 电视节目声音制作的意义

随着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的广泛应用,传输多个信道的C D(压缩光盘)声音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相随之下搞好在不同条件下音频信号的拾取、录制和回放的难度也在增加,因为电视节目的声音制作是一个把语音、音乐等电视节目中需要的各种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光、电、磁转换设备进行拾音、调音、录音、还音等一系列技术处理,来完成电视节目中语音的摄录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摄录和播放效果,就人为因素而言主要体现在拾音和录音这两个环节,摄录操作过程中对拾录设备的应用技巧自然是高质量电视作品制作的关键所在[1,2]。

2 拾音

拾音就是把语言音乐的声能信号经过换能器转化成电磁信号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话筒声音,再经过一定设备记录存储,所以要搞好拾音就应对声源、声场和拾音话筒的知识做一些了解。

声源是发出声音的源头,声场的环境对拾音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录制的声音是由直达声和反射声组成,直达声是话筒直接拾取的声音,而反射声是指同边物体反射后声音。在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声场的特点,也很难对声源做出质的改变,但我们可以根据声场和声源的特点(如摄录制现场的弱点区,有颤动的回声区,声聚集区、声影区),来选择合适的拾音位置和话筒,并进行合理的效果处理,为录制及后期、缩混打下良好的基础。

拾音时,首先要根据拾音场所的条件和语音录制的特点,选择话筒并且进行合理的放置。如声乐演唱,有音量大、声源范围广、音域宽的特点,录音的要求是提高清晰度,所以要根据演唱者的发声特点、演唱风格、伴奏乐器分布,声压及动态范围等来选用话筒。实践证明:录制现代流行歌曲选动圈式话筒,录制民歌选用电容话筒拾音,效果较好。

在现场独自录制,没有人员配合时采用摄像机随机话筒或外接话筒非常方便实用。在野外使用配有防风罩的强指向性话筒效果要更好一些。

拾音话筒设置的方向和距离,直接关系拾录语音信号的效果。在拍摄电视专题片《殷玉珍》时,为了体现主人公唱着山歌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语音效果,我们利用录音系统调节音量和音质使其产生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话筒的配置上可根据要求及具体声学环境选用手持,随机、胸麦、头戴、无线、悬挂等不同种类的拾音话筒,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拾音。理论上讲,拾音点的直达声压与拾音距离成反比,距离加倍时声压为l/2,距离增大4倍时声压为1/4。以声乐录制为例,拾音话筒的设置可采用单路或多路话筒设置。单路设置适用新闻报道,电视讲话采用单指向话筒,拾音距离在(0.2~0.5)米为宜,太近可能将呼吸声输入,太远也会影响清晰度。小乐队伴奏独唱节目采用主辅话筒拾音,使用单指向性话筒为主话筒,设在前方(3~5)米处,用于拾全部声音,辅助话筒也用单指向性话筒,分别拾取演唱者和乐队的声音,拾音距离视情况而定,但要在调音台上进行一些技术处理,合成后录制。多数专业音乐录音,采用多轨分期录音方式,录音现场要特别注意多路话筒的声源隔离,以减少串音,合理使用主辅拾音话筒,突出主话筒的效果。另外,单指向性话筒又分为心型话筒和超心型话筒,心型话筒对于正向140度至160度圆锥形宽范围声场内的入射声音拾取的灵敏度很高,而对话筒正向两个侧面的响应随着角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在话筒正后方l 80度时,灵敏度最低。而超心型话筒对正向入射的声音灵敏度要更窄一些,指向性更强,在话筒正前方距离很远的声源,也能很好的拾取。在野外录制地面上发出的声音,最好将话筒放在地面上拾音。

3 录音

录音就是用话筒拾取声音,经录制人员在调音台上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节、加工、处理,再进行混合分配,使音频信号记录在录音机等设备上的过程。调音台就是音频混合控制器,它把各种声音信号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均衡、延时、混响、压缩、扩展等效果处理后送给监听系统及录音系统。节目制作中我们要通过调音台将太弱的低电平语言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处理,或将可能造成削波失真的高电平过载信号进行衰减,以避免信号失真。对多路输入信号进行缩混时,用调音台上的音量衰减器来控制它们的电平及比例,把缩混后的信号送入录音设备,用调音台的主音量衰减器对送入到录音设备的信号电平进行控制,以避免信号过载或信号不足而造成信噪比恶化。

随着电视节目的制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台先后使用了YAMAHA-01、SONYMX-21、SONY-AUDID MXER SRP-ⅥIO调音台、SONY DVCAM-DSR-1600P、1800P等数字录像机、调音和录音设备。这些设备的生产厂家各不相同,设备之间的性能也相差很大,相比之下这些设备在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中稍显不足,但我们电视制作人员在制作节目的实践中要不断掌握这些设备的性能和一些制作技巧,才能制作出好的电视语音节目。

根据本人的多年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室内、外演播室和配音室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语音信号录制的体会。

(1)室外录音。

主要是室外现场采访录音。室外采访录音要特别注意高性能话筒的选用并使用好的防风罩,必要时要在防风罩话筒上再加一些纱布或将防风话筒绑扎在鸡毛掸之类的挡风物上,而且要将话筒背向风源,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杂音、噪音进入音频系统。

总之,室外录音环境复杂多变,条件千差万别,与室内录音大不相同,需要应对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其中很多的技巧还需要不断摸索。

(2)室内录音。

主要是室内的同期声录音,因为普通房间吸声条件差及易产生回声和反射声,所以也必须选择好有关的话筒,一般采用指向性领夹话筒或钓鱼杆话筒。话筒的放置采用拍手法测定混响时间,找出最佳录音位置,具体方法是,在某一位置拍手,掌声很快减弱,但又不是太快,没有回声,没有变声的位置就是放置话筒录音的较好位置。在一般房间的角落里都能找到的,还可以采用靠近窗帘,找几块毛毯或窗帘等吸声率大的物品放在录音者附近墙壁、家具或天花板上,也能大大减少反射,也可打开门窗改善录音效果。

(3)演播室和配音室录音,电视制作的演播室

和录音室,无论是隔音、吸音条件还是调音台和话筒的配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一般都能录制满意的节目,但录制过程中也还有一些技巧。演播室录音的音频信号调控非常重要,话筒的选用以超指向型电容话筒为好,话筒放置距离一定要掌握好,既不使话筒暴露在镜头之内,又要与声源保持适当的距离。话筒太近会增加低频效应。话筒太远,混响增加,声音空旷模糊,不清晰,所以要多次试验确定合适的距离。在配音、录音时一定要控制好录制电平,达到标准电平要求,避免出现过载失真。

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现象。演播室和配音室录音,调音台的频率均衡器、移频器、激励器、反馈抑制器等也要掌握好,录制时尽量保持在中频,将100Hz以下和6kHZ以上的信号切除,或将6kHZ以上的信号衰减5dB左右,以减少干扰,保证清晰度。

总之,电视节目的语音制作不同于图像摄取,声音录制的环境复杂多变,条件千差万别,其中有很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素。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也很有必要进行广泛交流,才能制作出更好的语音艺术电视作品。

参考文献:

[1] 刘毓敏. 影视音响制作中话筒的选用[J]. 影视技术, 2004,5.

[2] 李翔. 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的声音制作比较[J].现代电视技术, 2007,(12).

作者简介

姓名:李梦光,性别:男学历:大专出生年月:1960年2工作单位:天津电视台制作部

上一篇:天然气管线中电子跟踪清算器的应用 下一篇:腈纶毛条缩率的控制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