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4 07:25:33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被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特别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本文主要对高支模的概况、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高层建筑;施工流程;概况

一、高支模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的有房住以及住得下的房屋居住要求逐渐的转变成为了一种以个性化、美观化为主的居住模式。在这种建筑要求的促进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跨度以及高层建筑工程涌现了出来,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核心重点,更是建筑施工的关键。基于此,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人们对于高支模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以可靠、先进的施工质量为基础的施工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成为当前工程施工的核心标准所在。

高支模施工技术就字面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其施工要求所在。在施工的过程中高支模技术就是一种在高度较高的地方搭设模板的支撑结构和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技术由于在施工中,其高度都在5m以上,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与总结,使得工程项目中各种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支模支撑体系作为一种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结构模式,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我们对各种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并且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其各方面连接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与设计,使得其各方面要求都能够达到人们预计标准和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的流程

1、钢管支架的搭设顺序

轴线及梁位放线在地面上水平标高控制梁板竖向支顶安装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钢管顶托托板上梁底模板及梁侧模安装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钢管顶托托板上楼板模板安装模板、支顶验收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在安装高支模支架时, 必须设置临时的防倾覆设施,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钢管材料、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②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上横下,在立杆的底部, 必须设置垫板和底座, 立杆的顶部可以设置可调支托, 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须≯150mm;③每隔1.5m应设置1道纵横的水平方向拉杆, 并按@5~6m加纵横Φ48钢管交叉撑。同时所有的水平拉杆均应与四周固定牢靠。当无处可顶时, 应在水平拉杆的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力撑;④紧固扣件时,可以使用力矩扳手实测,同时注意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⑤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佩戴安全帽, 操作工具均应放置在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内,在吊装工具下方不允许有人。⑥立杆接长可以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能在同步内,每隔1根立杆的对接接头在竖向的间距应该比规定的长度要长。接点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也应该符合规定;⑦钢管支架搭设时, 其规格、材料、间距、扣件等均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⑧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停工后再使用脚手架时,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才施工。

2、混凝土浇捣施工

浇注的墙、柱和梁板的竖向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其施工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实时监测,符合规定要求后再进行浇注;要如实地填写混凝土委托单,委托单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施工部位、外加剂、强度等级等信息;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使其符合规范的要求。施工时,应避免水平振动荷载,也应避免在浇注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堆载过大的现象;施工时,要保证模板支架均衡受载;严格保证施工荷载在设计荷载的范围内,对超过最大荷载的情况要提前制定预案。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检查支架的支承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

3、支架拆除

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最后一道水平拉杆应和立柱同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一步,应逐步拆除;当必须超过一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门架)时方可拆除;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当上层楼板的混凝土还没浇筑时,下层楼板的立柱不能拆除。否则必须根据下层楼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才能确定是否能拆除。

4、骏工验收

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必须通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验收依据主要是高支模的施工方案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立柱底部基础是否符合要求;底座、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底座位置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从支撑设计、支撑搭设、混凝土浇捣各个环节加以保证。必须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韩智辉,牛淑红.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 建筑与预算. 2015(05)

[1] 戚积岩. 高支模施工在某建筑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5)

[3] 陈守辉,吴帆明,刘锦和.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7(09)

[4] 何凯华,林启荣. 超高、超重、大跨度结构高支模系统的设计探讨[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2(10)

上一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与探究 下一篇:论连接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